你也是每天一早都要來杯咖啡提神嗎?
喝到一杯順口的咖啡可以為清晨帶來一絲絲光明,近期也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在家手沖咖啡,增進生活的儀式感。
但學習手沖咖啡的初學者會面臨的煩惱像是水粉比例、使用器具、萃取時間諸如此類的疑問,而這些問題也會大大影響到咖啡的美味程度;藍瓶咖啡創始人詹姆斯.費曼(James Freeman)從在小盆栽棚販賣自家烘培的咖啡豆,到目前成為知名咖啡品牌。
藍瓶咖啡以細膩的手沖技巧、濃厚香醇的咖啡聞名,詹姆斯.費曼透過《藍瓶咖啡解密:從烘豆、萃取到品飲,引領全球第三波咖啡風潮的明星品牌》以家中皆能獲得的道具進行教學,在家就能品嘗美味咖啡。
{本文內容由是方言文化出版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Blue Bottle Coffee 粉專}
有時,我會在課堂上示範藍瓶製作手沖咖啡的方法,讓大家看看這個方法有多麼簡單。若能經常練習,手沖技術就會越來越進步,並發現每杯之間的細微差異。
圖片來源:《要來杯咖啡嗎》_株式会社テレビ東京
不過,就算是最簡單的做法,也可能因為各種變因而產生千變萬化的風味,各位儘管全心全意去做,用簡單的方法製作咖啡、好好品嘗、慢慢享受,然後想想如何讓風味更上一層樓即可。
如果你想繼續鑽研(意思就是變得和我一樣宅),那就勤做筆記或設法記住。你的直覺最終會帶領你找到心目中最美好的味道。
以下,先讓我們來看看製作手沖咖啡時可能會冒出的幾個疑問。
例如,350毫升的水,對上35公克的咖啡粉,水粉比就是10:1。而適當的水粉比,始終是個值得爭論的話題。雖然大家各持己見,但最終評斷何謂真正的好比例,還是依據純粹的主觀見解。
事實上,單獨考慮水粉比並沒有意義,因為除了水粉比之外,水溫、萃取速度和顆粒大小之間的關係,都會影響最終成品的風味。話雖如此,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關於水粉比的參考標準。
圖片來源:《要來杯咖啡嗎》_株式会社テレビ東京
若是深焙咖啡,通常適合採用較為狹窄、緊密的水粉比製作,意即每份定量的咖啡粉只需要加入更少量的水。此外,研磨較粗的顆粒、較近期的烘焙完成時間,及較低的水溫,對於深焙咖啡的風味也有正面影響。
藍瓶其中兩種最受歡迎的配方豆都是偏深焙,我們會在烘焙完成後的2~5天內,用大約87°C的水,以10:1的水粉比沖泡。若是密度大、高海拔生長、精心採收加工的淺焙單品豆,則可採用寬鬆的水粉比、較高的水溫,以及更長的沖泡時間,製作出最令人愉悅的美妙風味。
以上是我們在實驗室裡反覆嘗試,並做了大量詳盡筆記才有的結果。在日本,10:1的水粉比可謂製作標準,但我也看過許多其他的比例,從4:1~15:1都有,只要水粉比例、手沖的技巧、沖泡的溫度與時間等要素互相妥善結合,就能創造出廣受喜愛的風味與口感。
濾杯有以下幾種選擇:單孔濾杯、三孔濾杯和大孔濾杯。我們比較喜歡日本Bonmac的陶瓷單孔濾杯,能讓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達到最合適的狀態。
圖片來源:《要來杯咖啡嗎》_株式会社テレビ東京
在每趟日本的旅行中,每間令我備受啟發的當地咖啡館也都是使用單孔濾杯。它簡單、便宜又經典,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若是大孔濾杯,一般多用日本Hario的V60,這種濾杯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它能快速沖出一杯咖啡;缺點是很難讓水有足夠的時間接觸咖啡粉(但也並非辦不到)。
有趣的是,我沒有在日本的任何一間咖啡館看過V60。另外,日本的Kono濾杯外型與V60相似,底部都有一個大濾孔,但內部的幾何設計並不相同。Kono的濾杯比較容易萃取出美味的咖啡,也比較容易持續複製成功沖泡經驗。
我通常會在3分鐘~3分半鐘完成萃取,平均每毫升大約花費1.5秒。
大家可以透過手沖速度來改變萃取率,但咖啡粉研磨的顆粒大小也是一項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要來杯咖啡嗎》_株式会社テレビ東京
無論手沖速度多快,當顆粒越細,萃取得就越慢。如果你使用的磨豆機磨出了大量細粉(fines),細粉就會堵塞濾孔,並減緩萃取速度。
手沖咖啡每個步驟都藏有細節,時間控制、水量多寡都會造成咖啡產生不同的味覺體驗。
依據口味差異,每個人認為順口的咖啡也大不相同。藉由製作一杯咖啡的過程,透過一次次經驗感受不同咖啡豆和製作差異,也是手沖咖啡的樂趣之一。
風靡全球的咖啡品牌藍瓶的創辦人詹姆斯.費曼的唯一著作。
書中從器具選擇、手沖技巧再到不同品種咖啡需要搭配的甜點都一一揭密!讓咖啡豆可以發揮最大優勢,也能體會手沖咖啡的美好。
藍瓶咖啡的創辦人與負責人。多年前,藍瓶咖啡從奧克蘭一座小盆栽棚起家,如今已是美國頂尖的自家烘焙咖啡品牌,全美已有60餘間分店;東西岸皆設有烘豆所;全球據點更突破百間。
藍瓶咖啡的甜點主廚,曾任舊金山米耶特(Miette)甜點店的負責人。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美食版專職撰稿長達十年,曾榮獲美食界盛事「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的最佳專欄獎項,也曾以專題報導獲得該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