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每天一早都要来杯咖啡提神吗?
喝到一杯顺口的咖啡可以为清晨带来一丝丝光明,近期也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在家手冲咖啡,增进生活的仪式感。
但学习手冲咖啡的初学者会面临的烦恼像是水粉比例、使用器具、萃取时间诸如此类的疑问,而这些问题也会大大影响到咖啡的美味程度;蓝瓶咖啡创始人詹姆斯.费曼(James Freeman)从在小盆栽棚贩卖自家烘培的咖啡豆,到目前成为知名咖啡品牌。
蓝瓶咖啡以细腻的手冲技巧、浓厚香醇的咖啡闻名,詹姆斯.费曼透过《蓝瓶咖啡解密:从烘豆、萃取到品饮,引领全球第三波咖啡风潮的明星品牌》以家中皆能获得的道具进行教学,在家就能品尝美味咖啡。
{本文内容由是方言文化出版提供;仅反应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Blue Bottle Coffee 粉专}
有时,我会在课堂上示范蓝瓶制作手冲咖啡的方法,让大家看看这个方法有多麽简单。若能经常练习,手冲技术就会越来越进步,并发现每杯之间的细微差异。
图片来源:《要来杯咖啡吗》_株式会社テレビ东京
不过,就算是最简单的做法,也可能因为各种变因而产生千变万化的风味,各位尽管全心全意去做,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咖啡、好好品尝、慢慢享受,然後想想如何让风味更上一层楼即可。
如果你想继续钻研(意思就是变得和我一样宅),那就勤做笔记或设法记住。你的直觉最终会带领你找到心目中最美好的味道。
以下,先让我们来看看制作手冲咖啡时可能会冒出的几个疑问。
例如,350毫升的水,对上35公克的咖啡粉,水粉比就是10:1。而适当的水粉比,始终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虽然大家各持己见,但最终评断何谓真正的好比例,还是依据纯粹的主观见解。
事实上,单独考虑水粉比并没有意义,因为除了水粉比之外,水温、萃取速度和颗粒大小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最终成品的风味。话虽如此,我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关於水粉比的参考标准。
图片来源:《要来杯咖啡吗》_株式会社テレビ东京
若是深焙咖啡,通常适合采用较为狭窄、紧密的水粉比制作,意即每份定量的咖啡粉只需要加入更少量的水。此外,研磨较粗的颗粒、较近期的烘焙完成时间,及较低的水温,对於深焙咖啡的风味也有正面影响。
蓝瓶其中两种最受欢迎的配方豆都是偏深焙,我们会在烘焙完成後的2~5天内,用大约87°C的水,以10:1的水粉比冲泡。若是密度大、高海拔生长、精心采收加工的浅焙单品豆,则可采用宽松的水粉比、较高的水温,以及更长的冲泡时间,制作出最令人愉悦的美妙风味。
以上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反覆尝试,并做了大量详尽笔记才有的结果。在日本,10:1的水粉比可谓制作标准,但我也看过许多其他的比例,从4:1~15:1都有,只要水粉比例、手冲的技巧、冲泡的温度与时间等要素互相妥善结合,就能创造出广受喜爱的风味与口感。
滤杯有以下几种选择:单孔滤杯、三孔滤杯和大孔滤杯。我们比较喜欢日本Bonmac的陶瓷单孔滤杯,能让咖啡粉与水接触的时间达到最合适的状态。
图片来源:《要来杯咖啡吗》_株式会社テレビ东京
在每趟日本的旅行中,每间令我备受启发的当地咖啡馆也都是使用单孔滤杯。它简单、便宜又经典,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若是大孔滤杯,一般多用日本Hario的V60,这种滤杯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它能快速冲出一杯咖啡;缺点是很难让水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咖啡粉(但也并非办不到)。
有趣的是,我没有在日本的任何一间咖啡馆看过V60。另外,日本的Kono滤杯外型与V60相似,底部都有一个大滤孔,但内部的几何设计并不相同。Kono的滤杯比较容易萃取出美味的咖啡,也比较容易持续复制成功冲泡经验。
我通常会在3分钟~3分半钟完成萃取,平均每毫升大约花费1.5秒。
大家可以透过手冲速度来改变萃取率,但咖啡粉研磨的颗粒大小也是一项关键因素。
图片来源:《要来杯咖啡吗》_株式会社テレビ东京
无论手冲速度多快,当颗粒越细,萃取得就越慢。如果你使用的磨豆机磨出了大量细粉(fines),细粉就会堵塞滤孔,并减缓萃取速度。
手冲咖啡每个步骤都藏有细节,时间控制、水量多寡都会造成咖啡产生不同的味觉体验。
依据口味差异,每个人认为顺口的咖啡也大不相同。藉由制作一杯咖啡的过程,透过一次次经验感受不同咖啡豆和制作差异,也是手冲咖啡的乐趣之一。
风靡全球的咖啡品牌蓝瓶的创办人詹姆斯.费曼的唯一着作。
书中从器具选择、手冲技巧再到不同品种咖啡需要搭配的甜点都一一揭密!让咖啡豆可以发挥最大优势,也能体会手冲咖啡的美好。
蓝瓶咖啡的创办人与负责人。多年前,蓝瓶咖啡从奥克兰一座小盆栽棚起家,如今已是美国顶尖的自家烘焙咖啡品牌,全美已有60余间分店;东西岸皆设有烘豆所;全球据点更突破百间。
蓝瓶咖啡的甜点主厨,曾任旧金山米耶特(Miette)甜点店的负责人。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美食版专职撰稿长达十年,曾荣获美食界盛事「詹姆斯比尔德奖」(James Beard Award)的最佳专栏奖项,也曾以专题报导获得该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