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住宅商品化, 我们将何以为居?——从小说与人文着作谈欧美居住正义
撰文 蘇逸如技术移民排挤原住者,年轻世代无家可居
《The New Urban Crisis 》与《How to Kill a City 》二书不约而同聚焦於都会区透过都更逼走原来居民,造成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西雅图与矽谷等高科技产业集中的地区,居住正义不彰更为明显。高科技产业以高薪与优厚福利吸引拥有专业技术的新移民,使得房地产市场供需严重失调,房价与租金飙升,例如去年一幢摇摇欲坠的小屋一天内以天价二百万美金成交,这背後其实潜藏着许多社会隐忧。原居民与在地教师等薪资不同等级的职业面临房租调涨,甚至被迫搬离该区,通勤时间增加,俨然变相驱离,唯共享经济的概念让几位老师共居一屋而成为解药。
甫毕业的社会新鲜人,即使有能力在这些企业里任职,却也面临高额房租与学贷的双重重担,无怪统计直指年轻人是无家族中成长最快的一群。四月出版的《Live Work Work Work Die 》便是在探讨矽谷超高薪资、高工时, 却无生活品质的窘迫轮回, 而《Young and Homeless 》与《Homeless Youth and the Search for Stability 》更同时聚焦於讨论年轻世代流浪街头的社会新隐忧。
公共住宅也未必能解的居住议题
居住大不易显然是全球共享议题,从伦敦公共住宅大火凸显劣质施工品质,到北京清除低端人口的策略,再到Airbnb共享经济的获利模式造成租赁失衡,立法不公、歧视与贫穷等议题与之相生相息,这些再再挑战立法者的智慧与良心,然而,如《 In Defense of Housing 》一书指出,当住宅商品化,牺牲的唯有市井小民的权力。即便立意良善的公共住宅政策在无利润前提的窘境下,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美国作家Ben Austen的《High-Risers 》 便是以芝加哥Cabrini-Green区公共住宅策略失败变成废墟的实例,预言了美国公共住宅的灰色未来。
——延伸阅读——
《下一个家在何方?》
作者|马修.戴斯蒙
出版|时报文化
来自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带读者走进米尔瓦基最贫穷的社区,诉说八个边缘家庭的故事,改变我们看待美国贫穷现象的观点。
线上购买
永远记得首次造访仁爱圆环诚品心里的憾动。历经书店采购与出版社业务的洗礼,现居美国纽约,依然徜徉书海。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全台发送量2万册。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旧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提案》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丝专页|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