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住宅商品化, 我們將何以為居?——從小說與人文著作談歐美居住正義
撰文 蘇逸如技術移民排擠原住者,年輕世代無家可居
《The New Urban Crisis 》與《How to Kill a City 》二書不約而同聚焦於都會區透過都更逼走原來居民,造成社會不公的殘酷現實。西雅圖與矽谷等高科技產業集中的地區,居住正義不彰更為明顯。高科技產業以高薪與優厚福利吸引擁有專業技術的新移民,使得房地產市場供需嚴重失調,房價與租金飆升,例如去年一幢搖搖欲墜的小屋一天內以天價二百萬美金成交,這背後其實潛藏著許多社會隱憂。原居民與在地教師等薪資不同等級的職業面臨房租調漲,甚至被迫搬離該區,通勤時間增加,儼然變相驅離,唯共享經濟的概念讓幾位老師共居一屋而成為解藥。
甫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即使有能力在這些企業裡任職,卻也面臨高額房租與學貸的雙重重擔,無怪統計直指年輕人是無家族中成長最快的一群。四月出版的《Live Work Work Work Die 》便是在探討矽谷超高薪資、高工時, 卻無生活品質的窘迫輪迴, 而《Young and Homeless 》與《Homeless Youth and the Search for Stability 》更同時聚焦於討論年輕世代流浪街頭的社會新隱憂。
公共住宅也未必能解的居住議題
居住大不易顯然是全球共享議題,從倫敦公共住宅大火凸顯劣質施工品質,到北京清除低端人口的策略,再到Airbnb共享經濟的獲利模式造成租賃失衡,立法不公、歧視與貧窮等議題與之相生相息,這些再再挑戰立法者的智慧與良心,然而,如《 In Defense of Housing 》一書指出,當住宅商品化,犧牲的唯有市井小民的權力。即便立意良善的公共住宅政策在無利潤前提的窘境下,也無法有效發揮作用,美國作家Ben Austen的《High-Risers 》 便是以芝加哥Cabrini-Green區公共住宅策略失敗變成廢墟的實例,預言了美國公共住宅的灰色未來。
——延伸閱讀——
《下一個家在何方?》
作者|馬修.戴斯蒙
出版|時報文化
來自哈佛大學的社會學家,帶讀者走進米爾瓦基最貧窮的社區,訴說八個邊緣家庭的故事,改變我們看待美國貧窮現象的觀點。
線上購買
永遠記得首次造訪仁愛圓環誠品心裡的憾動。歷經書店採購與出版社業務的洗禮,現居美國紐約,依然徜徉書海。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全台發送量2萬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舊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提案》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