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聚场|大稻埕戏苑:粉与墨的崭新涂妆 戏曲身体在现代时空的创意延伸
撰文 撰文者:楊涵硯 攝影師:張景堯▲大稻埕戏苑前身为活动中心,座落在全台知名的永乐市场建筑中,有监於大稻埕一带与戏曲之历史因缘,台北市艺文推广处便於此设置大稻埕戏苑,达到戏曲、偶剧推广目的。
从清朝到日治时期因活络的商业活动,大稻埕码头周边有着多元移民风格,沿淡水河岸丰饶的庙会庆典,带动大量戏剧、歌曲崛起,使大稻埕成为密度极高的商业剧场所在地, 1920 年代高峰期,大型华丽的淡水戏馆、永乐座等戏院皆位在大稻埕一带,使其享负「戏窟」盛名,影响力不仅限於台北城西,更由此扩散至全台湾。
▲大稻埕戏苑剧场负责人叶玫汝认为,台湾的青年演员需要更多表演机会,倡导以当代意识融入传统戏曲,实现戏曲以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进行转型。
▲分布在淡水河一带的戏院,前後最多甚至将逾 20 家,显示戏剧、歌曲在台湾的重要性。
「大稻埕最令在地人自豪的特色在於,我们拥有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力量;而大稻埕戏苑的作为就是要为传统戏曲注入新式题材,达到贴近人们生活的目的。」叶玫汝剧场汝负责人一语道出当代戏曲转型的重点。大稻埕戏苑透过人才媒合、多元演艺尝试甚或跨界合作。以 2019 年青年艺术节为例,其「旧典新诠」主题将经典文字典籍立体化,并以戏曲转化诠释,包含以歌仔戏诠释《聊斋志异》、将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以京剧唱腔表现、以苏轼《江城子》的文本讲述同性爱恋……,戏曲身体的唱腔身段结合现代剧场灯光、音效等表现手法,碰撞出出乎意料的结果。
▲大稻埕戏苑设有回廊常设展,当中囊括三大偶戏:「布袋戏」、「皮影戏」及「傀儡戏」,配合文化局与教育局办理的「育艺深远计划」,为全台北市的小学二年级生开启接触传统戏曲的窗口。
叶玫汝认为,现在的戏曲市场断层较大,同时青年演员面临缺乏舞台的问题,培养青年团员、协助剧团媒合创作者,是大稻埕戏苑最大的工作项目与成就感来源。「我期待大稻埕戏苑能落实推广与传承的生活化,同时顾及创新与现代观众的喜好。」叶玫汝期许,除了剧种平衡,人戏、偶戏市场也能均衡发展,保存既有观众并拓展全新客群。迈入第 6 年的青艺节,大稻埕戏苑也与诚品合作,成功达到品牌形象经营并落实创新概念,是异业结合的有趣例证,透过艺术与文创的滚动,从戏苑走向商圈、走出大稻埕,用崭新的行销模式,让戏曲如百年前般在艺文界产生莫大影响。
▲人偶身上的戏服设计相当精妙,由国宝级操偶师陈锡煌老师制作,材料则取自楼下永乐市场的布料,与在地连结相当紧密。
▲9 楼的剧场是歌仔戏、京剧、崑曲等人戏专属,8 楼的曲艺场则是偶戏演出的剧场,更包含专业排练室与多功能教室。
大稻埕戏苑
地址: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段21号8-9F
电话:02-2556-9101
服务时段:周二-周日9:00-18:00/周一休馆
详细资讯:https://www.facebook.com/dadaochen2011/
诚品生活南西代表着「跨时代与文化的生活聚落」,由故事的集会、选物的寓所与人情的窗景构筑而成,由此翻开一落融合丰富故事、多元文化的扉页,在一幢传递生活想法、品味风格的所在里上演一出有你、我和他演绎的生活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