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隐的他们,与远方的我们:读房慧真《草莓与灰烬》
撰文 陳又津(作家)房慧真的散文除了描摹形色各异的边缘人、旅途中的颠簸处,自身成长历程与记者生涯所窥见的斑驳衰朽,更深入历史现场,将视线延伸至纳粹集中营、德国百万大驱离的牲口列车;直击车诺比核灾血肉如尘灰翻飞,同时青草仍疯长,花怒放,水自流。作者自鲜丽洁净的表面窥见向阴之处,如同草莓上无法漠视的灰烬,大多时候灿亮与毁灭同时并存。
最新散文集《草莓与灰烬》凸显了文明与罪愆互会交织的对比:在七彩爆炸云朵扬起的尘灰中、在光洁城市的腐臭巷弄,皆带出现世被美好掩映的颓然暗面。
{本内容由撰文者及麦田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Photo by Nikolay Trebukhin on Unsplash}
很久以前,我采访过房慧真。
那是她记者初入行时,而我根本不懂得打逐字稿,只是好奇所谓的新住民二代是怎样的一群人。房慧真慨然允诺,让我问了一些前後不怎麽相关的问题。但采访创作者的好处(或坏处)是他们有一套叙事系统。印象中,那是个不那麽愉快的童年与青春期。而我就拿着自己和她的故事,放在部落格,藉此说服更多的受访者。最後成书时,询问她的授权,她的答案是,有一天想要自己写下来。於是这篇采访就消失在部落格、书中与这个世界,成为只有我最初的几个受访者看过的作品。但这条路,无疑是她给了最初的助力。
严格来说,我是《河流》跟上的读者,看着房慧真在河边、在桥下、在巷弄,走进Google地图上根本不会出现的冷摊——明知不好吃,但仍希望存在的店舖,甚至也掏腰包消费了。那已经超过好奇心的境界,而是什麽迫使她一次又一次走去。
《河流》/印刻文学
这可能是因为,她习惯了远方。
她童年的返乡就是一顿在热带国家拖着行李箱的大狂走。我曾经在雅加达住宅区晨跑,一到八点,赤道的焦灼阳光就会刺痛皮肤,一点都不夸张,只能躲进房子。其次,有轮行李箱在1990年代才流行起来,她们一家很可能提着裸壳就很重的行李箱,在颠簸的泥路走。对於幼小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酷刑。
但她和父亲最和平的时光,也在行走,高中考到了一间远得要命的学校,相较於多数从别处到市区求学的同学,她从市区移动到边陲,几乎可说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但这可能也是她最初且不得不的旅途。父亲领她搭公车、走上坡——或许是因为,父女两人这样就不用说话了。毕竟父女若要沟通,说的必然是父亲最讨厌的「国语」。而父母都是客家人的这个家庭,家中也不说客语。不会说闽南语、客家话这件事,必然让记者在采访的路上吃尽苦头,而要通晓(更别说精熟)一门语言,是更需要资本的一件事。结果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使用父母都不熟悉的语言,写作他们可能从来不曾关心的事。
写作,是一趟《神隐少女》接近山口洋父亲的旅程吗?在这个台北城里打杂,学习国语、观察陌生人、释出稀薄的善意、详实纪录,才能稍稍接近那个父亲鲜少提及的婆罗洲。
1960年代的印尼华侨留学生,一旦出国,就等於放弃国籍,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无国籍者。所以他们必然拚命留在台湾,也为印尼家族留一条生路。只是总有某些时刻,对於自己离乡被迫前往台湾(或任何地方)的这个选择,怀抱深深的恨。
《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房慧真的人物采访与记者私语》/时报出版
从作者到记者这条路,房慧真缴出掷地有声的报导,走得很远,很远,差不多是人生的抉择关头了。远到让作为读者的我怀疑:写散文的房慧真会回来吗?实质的经济收入、之於现实的影响力考量到这些,确实没有什麽回来创作散文的必要。忽然,她又回到纯粹读书写字的世界。在不必出差远游的日子,她还是在行走,衡量今天要跟谁买枯萎的玉兰花、追上那个一跛一跛跟她借钱搭车的人甚至是想好了有朝一日穷途末路,每天将往返於图书馆、运动中心、大学食堂、便利超商。(这跟我平常的路径几乎一致。)我总想,如果人生有幸吃到蛋糕上的草莓,这辈子好像就不太苦,但房慧真凝视草莓时,她问的却是:「草莓为什麽要清洗?」为此,她凝视着草莓孔隙所堆积的灰烬,翻找书页层层叠叠的历史,找到那些曾经有名有姓的人。
当我们贴近陌生人的身世,溯及更早的过往,试图救回自己想救的人比起千寻,一直在路上行走的房慧真,可能更接近跟汤婆婆学习魔法、被掩埋的河川主白龙。河流也是有名字的,就算它现在不在了。
这本书,带着人们逼视被层层抹去的,裸命者的眼神《草莓与灰烬》
关於房慧真
七○年代生於台北,长於城南,台大中文系博士班肄业,重度书痴与影痴。曾任职於《壹周刊》、《报导者》,获调查报导新闻奖若干。着有散文集《单向街》、《小尘埃》、《河流》;人物访谈《像我这样的一个记者》;报导文学《烟囱之岛:我们与石化共存的两万个日子》(合着)。数次入选年度散文选,以〈草莓与灰烬─加害者的日常〉获2016年度散文奖。
▌撰文者简介|陈又津
1986年出生,专职写作。生长於台北三重。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硕士、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驻村作家。
着有《我妈的宝就是我》、《少女忽必烈》、《准台北人》、《跨界通讯》、《新手作家求生指南》。
▌延伸阅读
没有人真的懦弱,亦没有人真正高尚|《幸存者,如我们》
这是因为我们还能够假设 张亦绚谈《九歌109年小说选》
起一座虚幻高楼,建筑现实百态——专访作家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