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却不受理解的美丽:读毛姆《寻欢作乐》
撰文 朱嘉漢(作家){本内容由撰文者及麦田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或是《剃刀边缘》与《人性枷锁》,毛姆擅长的说故事方式往往是传记式的。相较於专注於情节、事件里的人物与其关系,传记式的视野,较利於将人物的生命史摊展在长期的时间之中(往往是数十年,乃至一个人的半生以上的时光),让所有的际遇与事件,以个人生命周期(少年、青年、晚年等)的刻度来展现。这样的形式,不仅是将一个人物的故事相对完整的呈现,也是让人物能以回顾生命之姿,重新梳理过往足迹。於是,他的小说,往往结束於一种体悟,无论过往(尤其年少时)有多少的愚蠢、误解、向往、幻梦,有多少缺憾,或有多少欢乐,最终都可以在回顾生命的整体眼光中重新安放,取得某种理解或谅解。
毛姆笔下的主要角色,往往不是最为聪明与特殊之人,更多时候是相对平凡的。这也许是他能打动广大读者的原因。即使不是天赋异禀之人,也是因幸见证特殊与美丽的人,而测量了生命的质地,有那麽一点点不一样。如同《人性枷锁》里,去巴黎学习绘画几年,彷佛一事无成地回归时,这位受当时兴起印象派洗礼的主人翁说:「至少我现在知道影子不是黑色的。」换言之,经验能带给我们真正珍贵的事物,未必是可见的功成名就,而是受到洗礼的崭新眼光。
热爱毛姆的读者如我,在读《寻欢作乐》时,除了满足於对这位作家风格的期待外,更有一种终於完整认识毛姆的感觉。《寻欢作乐》与其说是以知名作家哈代为人物原型,毋宁说是以一个作家谈论另一个作家的角度,透露了他对於文学的诚恳看法。尤其,对於文学名声当中的虚假与实质,给予许多中肯又幽默的评论。
《寻欢作乐》相较於其他作品,令人惊艳之处,在其迂回与克制,到了最後,我们才知道他是以一个已有名望的作家的角度,去回顾年少时代的爱慕之情。
故事起於年轻窜红但才华普通,不过善於打理人际关系的作家洛伊,受到知名已故作家卓菲尔遗孀所托,要为之立传。为此,洛伊则找上了「我」,希望打探卓菲尔鲜少谈论的年轻岁月。
小说的前半部,顺着叙事者的少年回忆,侧写了後来成为英国文学代表人物卓菲尔成名前不受理解的岁月。小镇的人如何不欣赏他尚未被认可的作品,对他当时迷人又大方的妻子萝西亦有各种流言蜚语。而叙事者我,一方面为这对夫妇独特风采着迷,另一方面又在意小镇居民的观感。这正是毛姆擅长探讨的,关於世人肤浅的压力,以及人内心中的自我追求。
到了小说後半部,叙事者才透露他最深切的秘密,其实是萝西。所有在卓菲尔成名後才认识的人,没有一人能够理解萝西的特别与迷人之处。於是小说最美丽的部分,其实在於这份不需受他人认可(譬如在传记中帮萝西翻案),却难以比拟的回忆。
书名的典故来自於莎士比亚:「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吗?」而萝西才是这本书的灵魂,也让叙事者在作家遗孀与洛伊面前辩护。说明她在世人眼中被视为不贞洁的行为,「是她的天性」。她乐於给予他人欢愉,无论做什麽事,「她依然很真诚」。
透过同为作家的叙事者之口,毛姆间接说明自己处理人物的体悟:「有时,小说家自觉像上帝一样,准备好描述笔下人物的一切,有时却反过来,不采取全知的观点,改为描述自己所知点滴。既然年纪愈大愈不认为自己像上帝,小说家岁数愈长愈容易局限於自我生命经验」
毛姆如此擅长描写特立独行、难以被世人理解的纯粹心灵,某个程度上来说,可与《月亮与六便士》做为对照。作为一名作家,尽管必然命运多舛,但也如他所言,是唯一自由的人。如此,才能为我们辟写出一块特殊的文学空间,将这些不容於主流价值的人事物,以甜美又苦涩的秘密形式,将之安放,美丽如初。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930年代全球最高版税的作家。逾20部作品改编电影,创立毛姆文学奖,鼓励英国35岁以下小说创作者
生於1874年,十岁之前都住在法国巴黎。曾就读於坎特伯里的国王学校及海德堡大学。毛姆曾经想要从医,并於圣托马斯医院服务,但他於1897年出版的小说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Liza of Lambeth)成绩斐然,因而弃医从文。他第一本代表作《人性枷锁》(Of Human Bondage)发表於1915年,随後出版於1919年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更加巩固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他身为剧作家暨短篇小说作家的成就也同样粲然可观,不仅诸多剧作成功搬上舞台,更於192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一片叶子的颤动》(The Trembling of a Leaf),副标题为《南海岛屿的小故事》(Little Stories of the South Sea Islands),其後还陆续出版了七本集子。其他作品包括旅游书、散文、评论,以及自传性质的《总结》(Summing Up)与《作家笔记》(A Writer's Notebook)。
《寻欢作乐》出版於1930年,因书中对於英国文坛的影射与犀利评论,曾引起热议。这部作品受到美国兰登书屋推崇为毛姆最高小说成就,且《大英百科全书》赞誉为奠定其经典地位的四大代表作之一。1974年改编同名影集,入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并且获得IMDb 8分好评。
▌撰文者简介|朱嘉汉
1983年生。曾就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班。现为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写小说与Essays。着有《在最好的情况下》、《礼物》、《里面的里面》,文哲学导读书《夜读巴塔耶》等。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麦田出版】
想像力是飘荡在万事万物间的神秘物质|专访《夜晚的潜水艇》作者陈春成
灿烂的羽毛:从《想像的动物》重新发现作家中的作家——波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