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流速,成就「韧性」自我。专访 马欣 X 李毓琪|2022南西会员之夜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刚过清明、太阳下山还有点凉的周末夜晚,我们和作家马欣、艺术家李毓琪一起迎来2022的诚品南西会员之夜,在「任性女子俱乐部」讲座里漫谈着女孩独有的率性,也透过阅读捕捉人性的纹理,从哲学到BL(Boy's Love),无边际展开彼此的共同感官,颇具省思的对话一来一往,彷佛一本美食指南,伴读者品嚐日子里的醍醐味。
选你想听的,其他一律技术性失聪!
▲2022南西会员之夜_李毓琪
在这个人生旅途,坚定自己的目标总是很难,有时我们会觉得与周遭格格不入,或因被体制束缚着。心中那些魔鬼与天使的声音,本该只是本我与超我的抗衡,长大以後,当天线开始逐渐关闭,凡事考量都变得世俗,尽管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自我」,却从来无法感到自在。
李毓琪表示,认为现在重新打开天线的方式就是「累积」或「取舍」,比起那些过多而无谓的考量,不要後悔才是更重要的,无论再困难都要做做看再说。
马欣则透露,常觉得自己是异世界的人,没有融入状况过,但透过说服自己的方式,宛如来到地球卧底,到处考察、蒐集资讯,以玩游戏的方式忠於自我也不错。
换句话说,任性只是对自己坚持
▲2022南西会员之夜_马欣
讨论到自己对於「任性」的定义,马欣直言:「我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任性,唯一追求的生活是自己在自转、然後地球在公转。」就像这宇宙的形成,是种经年累月後,毫不刻意的一种现象,即使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卫星,也从来不影响我们运行;马欣忆起童年,那个常被说不合群的孩子,在一次自由发挥的作文过程找回平衡,当她洋洋洒洒写下「石头的一生」,也赫然发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多快乐:「我其实是在追求我的生存之道,而不是任性。」
身为群居动物的人类,这也许是种本能,因为内心的存在感危机,凡事都害怕落单:「我常常无来由地紧张和焦虑,朋友在追什麽剧我也要追,常常想这样也太累了吧,事实上大家在各方面都正受到这种迫害。」李毓琪分享,太多网路讯息让我们的大脑受到制约、渴望成为某一种群体,但没有这些你也可以过很好,过於在意别人说的话,反倒令我们自己的人生失焦。
「人焦虑时,很容易被时间追杀。」这两年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时光让我们「不得不」回头关注那些很小的日常,比如定心写一篇文章、熬一锅咖哩,慢慢训练自己去做一些不具效益的事,却意外凸显了时差的美好。马欣说:「这世界本来就是很荒谬的,就像很多人以为任性就是一种叛逆,要与全世界为敌,但你生气其实没有意义,世界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李毓琪也说:「你应该是要学着关掉一些东西,因为很多事你无法控制他们怎麽运作。」
世界不是屈臣氏,毋须将自己市值化
▲2022南西会员之夜_马欣
在快速变动的时代中,每个人都有乱流期,马欣和李毓琪则以缓慢的文字和黑白相片循序渐进;对谈过程提到人要如何跳脱世界的噪音?如何泯除自我厌恶?甚至身为一名女性,如何在定位的同时放下社会上许许多多的放大镜?
「我觉得要先把『性别』抽掉。」李毓琪说:「觉得不对劲时,是思考身为一个人哪里做得不好,而不是身为一个『女人』哪里做得不好。」,因为观念会塑造你往後的思路,以及你长成的样子。
回想过去在世俗的价值观下,我们都不曾历经一段「成为怎样的人才会被喜欢、跟上怎样的潮流才能被接受」的拉扯,把自己的价值操控在他人手上。面对如此提问,马欣回应:「我又不是开架式商品,当然可以本性的反抗!」她说:「过去教育总要我们先认知自己的性别,再去找自己,追求一致化再不同,但我的想像则是我先当好一个人,大家喜欢我又怎样,很累之外,你终归要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怎样、了解你的TA是谁,想清楚以後再去调整会比较有清楚的轮廓,而不是一味跟着大家共鸣。」
▌编辑总结
把自己从乱流中拉起,确实会有很多挣扎,就像减肥,迎合世界或许让你拥有安全感,但这种不安全感却也给了他人打你分数的机会,既然都会难为,找到自己的平衡就好。
▌讲座来宾
李毓琪
新锐摄影艺术家,生於台北台湾,世新大学广电系毕业。
作品主要关注人的精神层面与感知状态,以拍摄作为主客体间的交流手段,并透过田调、访谈以及不同的媒介去探索社会与个体作用下所生成的气质与外貌,尝试理解人内在不同的精神面貌与组成。
马欣
曾担任金曲奖、金音奖评审,有多年娱乐编采经验,擅长观察电影、音乐与人文现象,近年从事专栏笔耕。
着有《反派的力量,有你避不开的自己》、《当代寂寞考》、《阶级病院》和《边缘人手记》等书。
▌关注更多迷人物专访
专访摄影师.影像导演奥山由之:最接近自我本质的瞬间,就是摁下快门、心弦触动的那一刻
人生一路到最後,都是在追寻童年的自己:专访李沐《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把自己全然的交给生命,让生命去带领你。专访演员简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