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杰教授:「後来自己当了爸爸,下定决心不当把漫画「妖魔化」的家长……」|《提案》六月号「大人的分格世界」
撰文 曾世杰我三十年来的研究一直聚焦在怎样帮助孩子学会阅读、爱阅读,而且能大量阅读。因缘际会,我成了台湾以科学方法研究漫画如何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第一个人,还出版了漫画式的语文教材。为什麽会研究漫画?这当然跟我的阅读经验有关。
小时候爱看漫画,但大人们对「尪仔册」有偏见,国小国中,我只能躲在租书店的角落里看叶宏甲的《诸葛四朗》,刘兴钦的《阿三哥与大婶婆》、《机器人与阿金》。到了大学,都二十岁了,还在迷日本漫画《好小子》。後来自己当了爸爸,下定决心不当把漫画「妖魔化」的家长,让儿子们看漫画不必躲。老爸一个月一集地去买刚出版的《射鵰英雄传》漫画版(李志清绘),一页一页地读给儿子听。连外出用餐,都对一家餐厅情有独锺,只因为餐桌旁就是满壁满架的漫画书。网路漫画兴起,我家附近的租书店关门之前,我还赶紧去买了几套我最喜欢的漫画典藏起来呢!
是不是只有我这种玩心重的咖才爱看漫画?非也非也。在文化部委托的一份台湾出版产业调查报告中,我国出版新书之各类书籍类型中,连续三年,第一大类是考试用书,第二名就是漫画,其漫画之受欢迎可见一斑。
从人类的演化来看,文字大约六千年前才出现。但约在四万年前,世界各地的现代智人就有「漫画」了,他们以栩栩如生的洞窟画记录下当时的生活与环境。现代人类的大脑和四万年前的祖先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对漫画的喜好大於文字,完全可以理解。
我从教育科学的文献里发现,国外的语文教育者指出漫画书可以用在学校的语文教育里,用来教导听说读写。在我们的实验里,在完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和「纯文字课文」比较起来,「漫画+课文」可以提升二年级低成就读者26%的阅读理解分数(曾世杰、陈淑丽,2020)。
其实,漫画不只是阅读发展过程中过度到文字的鹰架,漫画本身有文字不可取代的角色。例如,《汉声小百科》里,阿明和阿桃缩成细菌般大小,进到血管里探险。这个过程,文字说明再详尽,也无法如图像般表达出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形貌和功能。而,郑问在《刺客列传》里,以超凡的水墨与素描技法呈现的故事张力,更是令人血脉贲张,让读者同感同泣。
图片来源:《刺客列传》(大辣出版)
2019年我在印度的亚洲读写学会发表漫画研究,一位身穿沙丽,额心有红点的印度教育学者过来,问了我好多问题。最後她说:「看来我们是错怪漫画了。」原来,对漫画的喜爱是普世性的,对漫画的歧视也是普世性的。什麽时候,我们才能翻转这个印象呢?
▌撰文者简介|曾世杰
国立台东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曾任副校长、国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着有《有效读写》、《晨读10分钟:漫画语文故事集.故事文本/讯息文本篇》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诚品书店 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