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乘载着梦想与希望,儿时阅读童话都认为是积极正向的故事。眼前都是着眼於最後的完美结局。直到长大後,才发现现实不如童话中美好,也并非每个人都是主角。彼时,再度回味童话,才惊觉当中的角色和我们落入相同的处境。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给大人的童话心理学》以童话故事为基底,转化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窥探过往我们不曾想过的另一观点!理解每位童话角色真实想法,与生活形成连结,从建议中找寻解方,获得心灵上的释怀,让生活过得更愉快!
{本文内容由大好书屋提供;仅反应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
◆ 有重大的事情拜托他人时,就先从小事开始
〈太阳与月亮〉的得寸进尺法
从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母亲和一对年幼的兄妹,还有个婴儿嗷嗷待哺。
某天,母亲去一户人家帮忙办喜事,工作一整天後,获得了满满一整篮的糕点。她用头顶着糕点篮,走在回家的路上。然而,就在越过第一座山岭时,一只老虎「吼」的一声,突然跳出来挡住她的去路。
「孩子的妈,给我一块糕点吧,不然我就把你吃掉!」
母亲赶紧扔了一块糕点给老虎。但是,就在她越过第二座山岭时,老虎又出现了。
「孩子的妈,把剩下的糕点交出来,否则我就把你吃掉!」
就这样,老虎把所有的糕点都抢光了,然後对母亲说道:
「孩子的妈,把你的左手臂交出来吧!」
「这样我以後怎麽洗衣服?怎麽割稻子呢?」
「不给的话,我就把你吃掉!」
於是,母亲只好把自己的左臂献给老虎。下一次,则是连右臂都给了出去,千辛万苦地才跨过山头。然而,先前那只老虎又再度耍赖,装成其他老虎的模样坐在山岭上。
「孩子的妈,给我一条腿吧!」
「把腿给你的话,我要怎麽回家?」
「用一只脚跳回去不就行了,不给的话我就把你吃掉!」
母亲不得已只好把腿交出去,用剩下的一只脚辛苦地往前跳。这时,老虎又舔着红通通的嘴说道:
「孩子的妈,连那只蹦蹦跳跳的脚也给我吧!」
「把剩下的一条腿都给你的话,我还怎麽越过山头回去找孩子呢?」
「用身体滚回去不就行了?」
最後,母亲连剩下的一条腿都给了老虎,她想用身体滚回孩子们身边,但老虎却连她的身体都吃乾抹净。接着,老虎穿起母亲的衣服乔装打扮,朝孩子们在的地方走去……
狡猾又狠毒的老虎,从母亲那里夺走了所有东西。但是,老虎并非一开始就直接把母亲吃掉,而是从相对不重要的部分依序下手。每当母亲越过一座山岭,老虎就强迫她交出一条胳膊,接下来再要求她献出自己的腿。换句话说,老虎的强取豪夺是一步步进逼的。
然而,母亲满足了老虎的所有要求。
按常理来说,交出双臂的胁迫根本很难答应,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母亲愚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也经常遭遇类似的情况,因为老虎使用的说服技巧,就是所谓的「得寸进尺法」(Foot-in-the-door technique,又称登门槛效应)。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得寸进尺法」是能够获得对方应允的一项说服技巧,方法相当简单。首先,提出对方肯定不会拒绝的微小要求;假如对方答应的话,下次就再提出更大一点的请求,然後设法让对方点头。
在〈太阳与月亮〉这则故事里,母亲似乎也被「得寸进尺法」给绊住了。假如在第一座山头时,老虎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母亲献身,那麽她为了活下去,就会想方设法地予以抵抗。但是,老虎却狡猾地只向母亲索讨一块糕点。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可能会觉得「不过是块糕点而已」,於是就答应老虎的要求。以此为起点,老虎逐渐向母亲提出不合理的胁迫,母亲虽然有些抗拒,但最终都还是点头应允。
有人说故事里的老虎象徵着「诱惑」,亦即从小事开始提议,然後一步步蚕食对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受到各种诱惑,有时明知苗头不对,却还是一脚跨进去,最後才狡辩道:「我是逼不得已。」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童话故事里的母亲很可能这麽想:「如果不把胳膊献给老虎,我整个身体都会被吃掉,那麽就不可能回到孩子身边了。」但是,这种妥协的态度,和掉进诱惑里没什麽区别。「只交出左手应该还好吧?总比被直接吃掉来得强。」
这种想法,不过是自我合理化罢了。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虽然以母亲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都想活着见到孩子们,然而,一味地满足老虎的要求,说到底仍是致命的失误。在童话故事里,母亲把四肢都给了老虎,打算用身体慢慢滚回家。或许这可以解释为母亲对子女的执着与关爱,结果却让老虎发现了家人居住的地点。
陷入诱惑本来就不对,把他人也一起拖进陷阱里,更是严重地失策。若想保护孩子,母亲就不应该选择回家。
那麽,假如想活用「得寸进尺法」,就要每次都从小事开始提出请求吗?不是这样的。与「得寸进尺法」相反,心理学中还有所谓的「以退为进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又称闭门羹效应)。闭门羹的意思,指的是对方在拒绝要求时,於委托人面前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如此一来,关门的人在内心会感到抱歉,针对日後的请求也就相对容易接受。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研究「以退为进法」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行销心理学系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及其同事们。在进行实验时,他们请大学生花两个小时和青少年犯罪者一起参观动物园。但是,在没有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只有约百分之十六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委托。接着,研究人员决定试试看使用「以退为进法」。
「我们正在寻找愿意於少年观护所担任志工的大学生,每周至少要工作两个小时,且必须维持两年的时间。请问你有兴趣吗?」
这种无理的要求几乎没有人会接受,而实际收到邀请的大学生们也确实全都拒绝了。於是,研究人员马上接着说道:
「我们也需要有大学生志愿和少年犯们一起去参观动物园两小时,请问你有兴趣吗?」
令人惊讶的是,收到提案的大学生当中,有百分之五十都点头答应了。在没有任何铺陈的情况下,一开始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人同意,因此,这可以说是透过「以退为进法」取得的成果。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童话〈太阳与月亮〉中,如果老虎一出现就想把母亲吃掉,她肯定会顽强抵抗。但老虎看似有所退让,只说「把你的左手臂交出来吧」,母亲才可能因此乖乖就范。
其实,这种说服技巧并不难,但神奇之处就在於大部分的人就算知晓,仍然会陷入其中。假如有人提议每个月向慈善团体捐款两万韩元,大概很少人会欣然同意,而是为难地表示:「虽然出发点很好……」反之,如果先从在问卷上贴贴纸这种微小的请托开始,人们签署定期捐款同意书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图片来源:《魔镜梦游》剧照
倘若碰到需要说服他人的情况,不妨试试看「得寸进尺法」或「以退为进法」吧!肯定能够得偿所愿。但是人际关系有来有往,切记要注意使用的时机与次数。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们会成为与自己心中预期的角色相去甚远,可能在某些时候我们已成为被吞噬身体的母亲却不自知!
▌用心理学破解反映现实的超真实童话!
生活中有时会觉得不对劲且心里觉得不舒服吗?其实这些心灵上的歧异点在童话中早已反映出来。
当我们小时候阅读时不会这麽认为,长大後才惊觉自己面临相同处境。
《给大人的童话心理学》以耳熟能详的童话作为切入点,透过分析角色带领读者无负担认识心理学理论,剖析日常生活遭遇的困境,让人生的焦虑获得解方。
▊作者
柳惠寅
抚慰人心的心理谘商专家。比起分析文章的体裁,更想成为一名能与学生产生情绪共鸣的教师。於忠南大学教育研究所攻读谘商教育,通过聘用考试後,目前於忠州的某间高级中学担任谘商专门教师。
一直以来,柳惠寅不断苦思是否有方法可以更简单、有趣地传达心理学,後来她发现若藉由大众幼时读过的童话来传递新知,每个人都可以毫无负担地与心理学变亲近,本书就是作者积累的成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