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诚品|meet eslite
- 主题专栏
- 给下一轮AI盛世的(孤独)备忘录——专访导演林奕华
给下一轮AI盛世的(孤独)备忘录——专访导演林奕华
撰文 鄧九雲 攝影|楊雅淳
还记得疫情时的生活吗,那些对病毒的恐惧与无力,隔离在旅馆的封闭,被迫适应萤幕的人际疏离;这样的变调,让香港剧场导演林奕华,开始探索创作与人类的新关系,不管是有别於以往的发想过程、呈现形式,或是探问本质的反思,他将带来经历疫情时期的全新作品「一一三部曲」舞台映画。
总和观者一起问问题的林奕华,及曾合作过舞台剧的作家邓九云,在台北重聚,聊作品与想法。
采访当天,全台正经历大地震的混乱。我坐在红茶馆有些不安等待着Edward,这二十年演艺生涯里对我最重要的导演。他参与了我的许多初始──第一次的百场大剧场,第一次写剧本,还有这第一次的采访。
Edward抵达时,我们拥抱。他说自己清晨四点就醒了,因为要见我。我说因为紧张,昨晚梦到了他。我与Edward的记忆依然停在2020年告别敦南诚品那次未实现的演出遗憾。没想到他的印象却是2019年我编导的读剧演出。我们对彼此的记忆,停在不同的时间点。
「疫情这些年,同时是偷来的,也是被偷走的。」Edward说。改编杨德昌导演《一一》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出音乐剧──近十名的演员,一场「约翰凯吉」式的音乐会。疫情取消了这个版本,却让我们拥有了洋洋、婷婷与NJ的「一一三部曲」,从香港的剧场版,到台湾五月在诚品电影院独家上映的映画版。
如果说音乐剧形式是林奕华导演擅长的经典再创,这以Covid生成的三部曲才真正能与电影《一一》的「经典性」相呼应。「我第一次看《一一》时,只想着这是一个中年危急的男人故事。经历这三部曲的过程,我才明白是在讲人生。从社会关系到伦理关系,却又不止停留在伦理层次,而是在伦理中人的个体性是如何消失的。」Edward双手捧着肤色的冰奶茶,露出一种童趣的喜爱。
「如果洋洋是一个机器人?」
这是早期排练时彭铠立女士(杨德昌导演的遗孀,在这次三部曲里担任首席创作顾问/监制)随口提出的问题。「以现在的说法,就是AI。」Edward说。我好奇《一一》里那麽多角色,为何是这三位?「他们就是那个谜语:什麽生物,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晚上是三条腿?」人类。我听过这比喻。於是洋洋、婷婷与NJ代表了人的不同阶段,分别是未来、现在与过去──洋洋想去的地方还不存在,婷婷则是被困在此刻此地,而NJ有个明确想要回去的记忆时刻。
多年跟导演合作最大的收获,是懂得在各种作品里探索对「时间」的处理。「我可以用剧场的走位与画面处理时间,而影像能做得更澈底。」我立刻想到《雕刻时光》,如同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林奕华导演也在讨论关於生存本质的问题。我谈起角色的孤独感,指出挪威哲学家在《孤独的哲学》里提出孤独不代表缺乏社群,而是社群理想无法实现。「我希望观众明白孤独不是负面的。与其提供解答,我更想提供一场经验。」而这经验是主动、自发,最好充满好奇,才会发现孤独之中有一个缝隙,能让视线穿透进去。
舞台剧与映画版的空间幻变
身为演员的我始终认为舞台剧最迷人之处,就是每次演出都无法被复制。观赏录制下的演出(尽管是英国国家剧院技术纯熟的NT Live),对我来说都是不得已的选择。林奕华导演向来对媒介的使用充满意识,镜头绝对不会只是服务纪录、放大视觉的功能,它会成为一个角色。Edward说:「剧场版是一个建筑结构,内含吴嘉彦丰富的影像创作,而映画版则是从拍摄下的舞台影像为素材,再由袁锦伦再创。我称这样的作品为『永续戏剧』。」
於是林奕华取消了舞台剧每次的绝无仅有,却生成了新的戏剧品种。我几乎很难再用「戏」来描述这样的作品。这几年在他的作品里,我也察觉到演员的存在产生质变──与其说让演员找戏演,更多时候是让他们找事做。我说真实在现今成了个体的一种经验,而虚构其实是一种补偿。「因此对现在的我来说,努力模仿真实的写实表演是一种过时。」Edward说。
艺术在现实里注定是失败的
Edward一向都走得很前。这也是为什麽重看他的旧作,每每都还能有新的启发。但观众来说,要理解他的创作挑战是愈来愈大。Edward对趋势敏感,却对盲从过敏,当此刻全世界的创作(包含剧场、电影与当代艺术)充斥在议题与政治正确的氛围之下,他依然坚持走向探问最本质的「存在」问题。政治涵盖在哲学里面,而我们的戏剧养成一直缺乏哲学的核心。
然而创作与现实是永恒的拔河。就算我们节节败退,依然紧紧握着手中那条染血的粗绳。导演悠悠地说,「艺术在现实里注定是失败的。」我认真凝视着他的眼睛,这是当演员时我看不到的一面。他是必须笃定、远瞻的向导。
「时间是拿来雕塑,而非反应。时间是创造。」Edward说。而现实会过去,艺术会留下来。我相信「一一三部曲」会在後疫情的艺术里留下一道性感的刻痕。
剧照 | (右)《一个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 (左)《三个人的一一:NJ的热海旅行》
舞台映画是创作「新品种」,更多影像角度的供给,打破传统剧场空间限制的观看视角。
林奕华
香港知名导演与编剧。编导电视、舞台剧作品超过七十部,为「非常林奕华」艺术总监。
邓九云
作家、演员、剧作家。着有《女二》、《暂时无法安放的》等。
总和观者一起问问题的林奕华,及曾合作过舞台剧的作家邓九云,在台北重聚,聊作品与想法。
采访当天,全台正经历大地震的混乱。我坐在红茶馆有些不安等待着Edward,这二十年演艺生涯里对我最重要的导演。他参与了我的许多初始──第一次的百场大剧场,第一次写剧本,还有这第一次的采访。
Edward抵达时,我们拥抱。他说自己清晨四点就醒了,因为要见我。我说因为紧张,昨晚梦到了他。我与Edward的记忆依然停在2020年告别敦南诚品那次未实现的演出遗憾。没想到他的印象却是2019年我编导的读剧演出。我们对彼此的记忆,停在不同的时间点。
「疫情这些年,同时是偷来的,也是被偷走的。」Edward说。改编杨德昌导演《一一》最初的想法,是想做一出音乐剧──近十名的演员,一场「约翰凯吉」式的音乐会。疫情取消了这个版本,却让我们拥有了洋洋、婷婷与NJ的「一一三部曲」,从香港的剧场版,到台湾五月在诚品电影院独家上映的映画版。
如果说音乐剧形式是林奕华导演擅长的经典再创,这以Covid生成的三部曲才真正能与电影《一一》的「经典性」相呼应。「我第一次看《一一》时,只想着这是一个中年危急的男人故事。经历这三部曲的过程,我才明白是在讲人生。从社会关系到伦理关系,却又不止停留在伦理层次,而是在伦理中人的个体性是如何消失的。」Edward双手捧着肤色的冰奶茶,露出一种童趣的喜爱。
(左)采访者 邓九云 (右)受访者 林奕华,许久未见的两人,碰面不似采访,反像是彼此近况与观点的电路交流。
「如果洋洋是一个机器人?」
这是早期排练时彭铠立女士(杨德昌导演的遗孀,在这次三部曲里担任首席创作顾问/监制)随口提出的问题。「以现在的说法,就是AI。」Edward说。我好奇《一一》里那麽多角色,为何是这三位?「他们就是那个谜语:什麽生物,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晚上是三条腿?」人类。我听过这比喻。於是洋洋、婷婷与NJ代表了人的不同阶段,分别是未来、现在与过去──洋洋想去的地方还不存在,婷婷则是被困在此刻此地,而NJ有个明确想要回去的记忆时刻。
多年跟导演合作最大的收获,是懂得在各种作品里探索对「时间」的处理。「我可以用剧场的走位与画面处理时间,而影像能做得更澈底。」我立刻想到《雕刻时光》,如同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林奕华导演也在讨论关於生存本质的问题。我谈起角色的孤独感,指出挪威哲学家在《孤独的哲学》里提出孤独不代表缺乏社群,而是社群理想无法实现。「我希望观众明白孤独不是负面的。与其提供解答,我更想提供一场经验。」而这经验是主动、自发,最好充满好奇,才会发现孤独之中有一个缝隙,能让视线穿透进去。
舞台剧与映画版的空间幻变
身为演员的我始终认为舞台剧最迷人之处,就是每次演出都无法被复制。观赏录制下的演出(尽管是英国国家剧院技术纯熟的NT Live),对我来说都是不得已的选择。林奕华导演向来对媒介的使用充满意识,镜头绝对不会只是服务纪录、放大视觉的功能,它会成为一个角色。Edward说:「剧场版是一个建筑结构,内含吴嘉彦丰富的影像创作,而映画版则是从拍摄下的舞台影像为素材,再由袁锦伦再创。我称这样的作品为『永续戏剧』。」
於是林奕华取消了舞台剧每次的绝无仅有,却生成了新的戏剧品种。我几乎很难再用「戏」来描述这样的作品。这几年在他的作品里,我也察觉到演员的存在产生质变──与其说让演员找戏演,更多时候是让他们找事做。我说真实在现今成了个体的一种经验,而虚构其实是一种补偿。「因此对现在的我来说,努力模仿真实的写实表演是一种过时。」Edward说。
剧照 | (右)《两个人的一一:婷婷的14首摇篮曲》
艺术在现实里注定是失败的
Edward一向都走得很前。这也是为什麽重看他的旧作,每每都还能有新的启发。但观众来说,要理解他的创作挑战是愈来愈大。Edward对趋势敏感,却对盲从过敏,当此刻全世界的创作(包含剧场、电影与当代艺术)充斥在议题与政治正确的氛围之下,他依然坚持走向探问最本质的「存在」问题。政治涵盖在哲学里面,而我们的戏剧养成一直缺乏哲学的核心。
然而创作与现实是永恒的拔河。就算我们节节败退,依然紧紧握着手中那条染血的粗绳。导演悠悠地说,「艺术在现实里注定是失败的。」我认真凝视着他的眼睛,这是当演员时我看不到的一面。他是必须笃定、远瞻的向导。
「时间是拿来雕塑,而非反应。时间是创造。」Edward说。而现实会过去,艺术会留下来。我相信「一一三部曲」会在後疫情的艺术里留下一道性感的刻痕。
剧照 | (右)《一个人的一一:洋洋的一封信》 (左)《三个人的一一:NJ的热海旅行》
舞台映画是创作「新品种」,更多影像角度的供给,打破传统剧场空间限制的观看视角。
林奕华
香港知名导演与编剧。编导电视、舞台剧作品超过七十部,为「非常林奕华」艺术总监。
邓九云
作家、演员、剧作家。着有《女二》、《暂时无法安放的》等。
非常林奕华 舞台映画2024「一一三部曲」
诚品电影院
5.17-5.19/5.24-5.26
改编自杨德昌导演原创作品《一一》
首席创作顾问兼监制|彭铠立
导演及改编|林奕华
影像导演|袁锦伦 吴嘉彦
音乐及作曲|陈建骐
特邀声音演出|吴念真(三个人的一一:NJ的热海旅行)
演出|路嘉欣 王宏元 黄人杰
场次、购票请洽 诚品电影院
诚品电影院
5.17-5.19/5.24-5.26
改编自杨德昌导演原创作品《一一》
首席创作顾问兼监制|彭铠立
导演及改编|林奕华
影像导演|袁锦伦 吴嘉彦
音乐及作曲|陈建骐
特邀声音演出|吴念真(三个人的一一:NJ的热海旅行)
演出|路嘉欣 王宏元 黄人杰
场次、购票请洽 诚品电影院
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月一日,可至全台诚品书店和商场免费索取!
太棒了
你已关注提案 on the desk
取消关注
你已取消关注提案 on the desk
提案on the desk
艺术生活
诚品电影院
-
赞 5
-
大心 14
-
哇 8
您已經按過囉!
迷商品
联络我们
加入诚品LINE好友
回列表页
上一则
下一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