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剧作家魏于嘉的剧本曾获得无数奖项,充满想像的奇异世界,搭配写实的人物设定,在异想与荒谬之间轮转,将不同的社会议题融入其中,却仍然充满戏剧性,展现其独一无二的特性。
《我跟世界有着时间差:魏于嘉剧本集》一书中,收入魏于嘉经典的五部代表作品,分别为:〈城堡里的公主〉、〈现世寓言〉、〈妈妈歌星〉、〈大动物园〉与〈空袭警报:贰零肆玖〉,创作历程分别横跨 2013 年至 2019 年,从中能够感受到剧作家关注议题的改变、还有创作历程的转化。
剧作中叠合人类与动物,交织出复杂的情感流动,描绘被社会所忽视的小人物在人生不断挣扎,显现人类的无助、慾望,如何扭曲、重塑,继续坚韧地存活。此次特别邀请到台湾剧作家施如芳,透过他专业的视角,带领我们感受魏于嘉剧本的魅力与特色。
{本文经授权转载秀威资讯,首图由秀威资讯提供}
▌从边缘发现光明的存在
荣获无数奖项的台湾剧作家魏于嘉的剧本集,当中收入五部最精典的代表作品。
从疯狂无边的剧本中,看见每个小人物的人生与种种挣扎。
▊作者
魏于嘉
台湾剧作家,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研究所硕士,主修剧本创作,历来作品包括一般戏剧、音乐剧、电视剧本及跨界展演,曾获台湾文学奖、台北文学奖、新北市文学奖。
多部作品已译成英文,并於纽约演出。
魏于嘉剧本引发共鸣的社会议题
图片来源:秀威资讯提供
创立一年的「序场」剧本发展中心今年举办首届「焦点读剧节」,聚焦剧作家魏于嘉,也促成了剧本书《我与世界有着时间差》的出版,华文世界的读者终於有机会捧读传说中不易懂、不好演的魏氏剧本。
魏于嘉的剧作多年前就被译成英文出版了。先有 2013 年拿下台湾文学奖首奖的〈现世寓言〉参加了国际笔会世界之声的读剧节(PEN World Voices:International Play Festival),後有〈大动物园〉入选纽约 New Ohio Theatre 作品发展计画,2022 年在纽约大学上演。《我》所收录的作品横跨前後十二年,除上述两出戏,另有作者第一部长篇剧作〈城堡里的公主〉,2019 年以战争主题写成的〈空袭警报:贰零肆玖〉,以及描写单亲妈妈非法移民日本在歌舞伎町讨生活带大女儿的〈妈妈歌星〉(今年下半年将重新制演成台语版哦)。
图片来源:秀威资讯提供
国际剧场界对魏于嘉的兴趣,显示这位台湾剧作家用中文写作的剧本跨越了性别、地域与国族文化的差异,说着能引发共感的世界性语言。我所认识的魏于嘉,不曾见「猎」心喜,乘「胜」追击,剧本诞出後,她几乎就「放外外」了,她的编剧动机(差不多也是她的人生态度),让我想到小说家西格丽德·努涅斯获颁美国国会图书奖时说的话:「我成为作家并不是为了寻找同好,而是我以为,这是一个可以独自躲在房间内完成的事。写作过程中我被世界抛弃,却也同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这是多麽难得的奇蹟。」
▌更多剧场艺术背後秘辛
魏于嘉剧本不同角度诠释边缘人物
图片来源:秀威资讯提供
既是同行,又有私交,我以为我认识魏于嘉。她的生活与一般人没啥大不同,但她的剧本,能让我每读一次惊异一次:怎麽她看进去、玩出来的世界会长成这样?听读剧的时候,没有舞美的极简阵容,只要乘上她时时刻刻的思辨心流,导演演员就能变得神乎其技,给听者带来高 CP 值的感官享受。
〈妈〉是我读魏于嘉的入门作,角色都是「人」,主角极难得的有名字,所以最为可亲,也容易吸引人投射自己的生命经验(须知魏非但不想建立连结,还着意切断连结,例如声明自己家庭是单亲蓝领没错,但〈妈〉和〈城〉纯属虚构,不是她的故事,她写〈大动物园〉但没特别爱动物,爱动物的是当初委托命题的导演),其他作品有兽人、鸟人、树人横行,太多天外飞来一笔,你没法循逻辑脉络测中下一场她会出什麽角色、「闹」出什麽情节来!
大动物园(序场剧本发展中心提供,廖行宽摄影)
闹到极致就是末日了。你以为世界末日是某一天?魏于嘉肆无忌惮,把时间空间打开开,教你悚然一惊,原来随时可能世界末日。〈现世寓言〉有段戏,一家人(状似)赶热闹去看个黄色小鸭,瞬间被地震引发的海啸冲散,丈夫当下决定弃太太救女儿,女儿抱紧爸爸坐在鸭子便器上,「爸爸奋力划着,好似一对亡命鸳鸯」。
城堡里的公主(序场剧本发展中心提供,廖行宽摄影)
魏于嘉擅长为即时新闻、生活场景注入末日感,情节与情感同时抵达高潮,这是戏剧的魔力时刻,不可多得,魏却彷佛俯拾可得。
魏于嘉分明懂得人生是探不到底的深渊,她的故事常可见所谓底层、边缘的弱势,但没人在哀爸叫母,反而有掌控别人他物的原力。魏于嘉创造的情境,永远在苦中作乐,她把苦乐推到极限,结果不生悲,往往 high 到最高点,过程中有大大小小的反转供你心领神会,观演者多数会被操到只顾着「活着」,浑然放弃再去辨析其中的真假善恶,是苦是乐?
魏于嘉剧本中人类与动物的奇异世界
城堡里的公主2(序场剧本发展中心提供,廖行宽摄影)
相较於小说和影视,舞台剧原本就更为「活在当下」,但魏氏剧作的这股力道,又非比寻常。
魏于嘉一写「动物」,创造起脑洞大开的奇观,狂野程度更甚於写「人」——《城》穿乳牛装的贩售员算啼声初试吧,《现》的经典角色,伪装成人进入鱼罐头工厂、听最後一个地球人说老半天话的 Polar,当观众後知後觉牠原来是吃了黑熊爱人活下来的北极熊时,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像「人」与「动物」共舞的〈大动物园〉,虽有写实的地基,魏于嘉虚虚实实从绝种的云豹写到 AI 机器人概念的水母,还不让戏终结在动物园飞灰烟灭的感伤中,非让 PARADIES 的酒保出来大篇 SOLO,说出「人是被撕了翅膀拔了皮毛刮了鳞片的动物」不可。
空袭警报(序场剧本发展中心提供,廖行宽摄影)
我在「有完没完」的不耐烦体感中,电光石火地意识到,对魏于嘉来说,「人」不管几岁不管男人女人,动物就是动物,是动物就能不想过去、不猜未来,拿全副力气与当下肉搏对战时,就无所谓失败╱胜利、边缘╱中心。
原来于嘉是这样看世界的啊……(我已经听见她嘿嘿两声,「你不必来跟我对答案」)
▌纪录更多艺术家背後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