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季春四望夜雨愁》——用音乐写下台湾声音
撰文 羅大佑〈雨夜花〉发表於一九三〇年代,那是台湾黑胶初起的黄金年代。之後太平洋战争爆发、政权更替,语言政策让它沉寂。但旋律早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即使媒体禁播,仍靠口耳流传下来。这首歌总共只有十个小节,旋律与语言发音完美契合,凄美动人,终於在一九七〇年代被重新唱起,成为真正的「台语民歌」。而〈望春风〉,毫无疑问是他最广为传唱的一首。李临秋用独创的七言五言对句写词,结合旋律後,有如诗词的气韵与节奏共舞。每位成功诠释它的歌手,方式都不尽相同——在歌曲的明确结构中,却给人一种无限大的情感表达空间。
从流行歌曲昇华成为一首经典的民歌,这是「歌」的最高境界。邓雨贤在台湾流行歌曲刚刚开始的一九三〇年代,就已经帮我们创造了台语歌曲旋律生成的最高门槛的标准。这次我和朱敬然及音乐团队,将《四月望雨》的几首作品重新整理,写进了具有旧时代感觉的新世代歌词,也找来志同道合的编曲家,尝试为这些旋律重新安顿。这些新写的作品无法单独存在,都是对邓雨贤原作的延伸与致敬,希望能将邓氏音乐中追求生命延续所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与美感,真诚地表达出来。
假如没有邓雨贤这些旋律在我的脑海里存在的那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年的酝酿:我也不会有这样的胆子,敢把自己写的东西跟邓先生的歌曲放在一起。我们尽力保留邓氏原来「台语正路」的创作章法,这件事很困难,也很值得。录音技术改变听觉美感,也重新塑造我们对音乐的想像。但科技再怎麽进步,也无法润饰或改造灵魂中的美感创作。
邓雨贤,笔名「唐崎夜雨」,他怀以大时代动荡局势下的文人情怀,用音乐写下了台湾的声音。
更多黑胶资讯──

《季春四望夜雨愁》
演出|罗大佑
发行|大右音乐事业有限公司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