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故事開箱】以疤痕作為執業跡證的製刀&建起鼻上世界的眼鏡產業—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撰文 蔡昇融/編輯 迷誠品內容中心公視風格節目《我在工場拍拍手》,帶你第一線直擊台灣製造的深度美學。最新一集介紹「製刀」與「眼鏡」產業,一起來看他們為台灣綻放的耀眼光芒吧!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高溫之下淬鍊出耀眼鋒芒,累累疤痕是他們的驕傲的戰果
#《我在工場拍拍手》EP.15 千錘百鍊的鋒芒 - 製刀
南投竹山打鐵巷,百年鐵舖的匠人拉開斑駁的門板準備上工,自十四歲開始學習打鐵,周遭有許多同業,如今年過七旬,打鐵店沒落,琢磨一輩子的工夫,如果放棄還剩下什麼?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爐火燃起熊熊烈焰,鐵鉗夾起製刀的鋼材(左右包覆兩塊鐵片),伸入焰中熔融,加熱時間依賴經驗拿捏,一瞬間不留神刀馬上熔斷;熔不夠,刀子形狀打好,削鐵時又不夠密合,一來一往僅是幾秒鐘的差別。
早年物資缺乏,大多收集廢鐵當原料,刀口以泥土燒熔黏合;現今改用焊接,相對便捷迅速,只是傳統手藝面臨失傳。匠人慢慢調整刀身,榔頭瞄準標的搥打,迸開絢麗的火星。他指稱雙手灼傷的疤痕,是歲月的跡證,不是骯髒忘記清洗。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機械手臂夾起鐵塊,經由高溫熔融擠壓成型,製刀廠的自動化設備製程已見成熟,平均二十至二十五秒產出一把刀,每月產量五至六萬把。民國八十八年遭遇九二一地震,高達百分之六十的廠房設備毀損,一度考慮外移設廠,最終基於長程的遠景,毅然決定深耕台灣。即使自動化,絕非一成不變,刀刃形體千式百款,刀廠持續研擬進化生產方式,保持市場競爭力。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刀廠副理說,過往老師傅很兇,必須唯命是從;現在的總經理面對艱難的製程,即使失敗多次,依然願意給予最大協助,尋求突破的方法,和同事共同培養革命情感。
資深總舖師在餐桌上展示刀、鏟、勺,其中一把殺豬刀身經三百年歷史,他不禁感嘆,隨著打鐵店沒落,未來要找一把手工好刀,恐怕難上加難。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百年鐵舖的匠人,日日持續上工,他稱勞動慣了,出外旅行比工作更累,製刀不光只是形體,要把功能與美感合而為一,遇見沒看過的刀具,他會費心思索,連睡覺都在推演製作的流程。如今孩子回到鐵舖,算起來是打鐵第五代,悠久的歷史若沒能延續著實可惜,於是離開職場,回鄉將打鐵精神傳承下去。
老匠人說坐在長凳四、五十年,像猴子一樣屁股紅通通,這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為打鐵付諸一世光陰的烙痕。
《我在工場拍拍手》| EP15 千錘百鍊的鋒芒:製刀 預告
細細打磨出黃金比例,為遠近視者打開視野的兩扇窗
#《我在工場拍拍手》EP.16 鼻梁上的世界-眼鏡
人與人來往,習慣留意對方眼睛,面對戴眼鏡的人,勢必先通過眼鏡再看到眼神,當中往往承載許多訊息。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打造眼鏡的匠人,過往曾是香港人,如今當了三十年的台灣人,從事手工眼鏡長達十二年,桌面上裁切成片的材料,取自印度水牛,待其死亡摘下牛角,每一塊擁有獨特的紋路,水牛角親膚性好,含有天然毛細孔,製成鏡架不易鬆動滑脫。
根據顧客臉型修改 3D 繪圖,接續設計刀路,以電腦模擬產出的成果,核對確認無誤,最終著手實際製作。切割後的牛角纖維密、毛邊多,必須細細打磨,倒邊方便後續填裝鏡片,再以模具塑形一星期,勾勒順應臉部弧度。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匠人說打磨難,沒有專磨牛角的機器、沒有文獻數據,只能自己摸索不同規格的馬達,轉速、力道須恰當,施力過度耗損太多會毀掉作品,經過無數嘗試與改裝,才體悟打磨牛角的最適角度與狀態。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鏡頭轉往鏡片工廠,原料塑膠粒經過乾燥除塵,此道工序攸關鏡片品質:乾燥不良,射出產生白點,鏡片不清晰;乾燥過頭,射出易脆化,降低鏡片衝擊的防禦性。
鏡片度數由前、後面彎度搭配形成,以不同模具組合製作,射出製程可產出一千五百種度數,為了追求高清晰度,歷時十年鍥而不捨精進調整。
光在鏡片反射產生分光效應,造成視線不清,必須透過鍍膜濾掉分光,四十年前條件有限,施做難度極高,如今拜科技所賜,鍍膜技術成熟到位。
公視《我在工場拍拍手》
一副眼鏡,不單單只是讓人看得清楚,也凸顯個人品味,匠人光是考量牛角的花紋,就要耗費好長時間。他說手工本身就是慢活,讓心靜下來思考人生,打底做不好,牛角就無法拋亮,必須一再重複來回修練,直到達成德國牛角同等美麗的光澤,才會願意放下眼鏡,同時放過自己。
手工的美妙在於獨創,印表機打印文書,規矩而工整,手工眼鏡如同揮毫,一筆一畫皆具巧思。技術能夠傳承是一件快樂的事,倘若能夠青出於藍便是加倍美好。
《我在工場拍拍手》| EP16 鼻樑上的世界:眼鏡 預告
#《我在工場拍拍手》節目資訊
即日起每周四晚間九點播出、公視+同步上架,該節目走訪全台 16 個工「場」,包括:飛機維修廠、遊艇製造廠、酪農場、螺絲廠、麵包廠、伐木場、米酒廠、玻璃工廠、家具工廠……等等,內容彰顯產品製造的細節美學、以及職人們追求精進的態度,將生硬的產業題材提煉出溫柔的故事。
每週四晚間 9-10 點,連播兩集:
☞ 公視 13 頻道、YT 同步首播 >> 公視 YT
☞ 公視+ 同步上架限時 7 天觀看 >> 公視+(註冊後登入即可觀看)
✦
▊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
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
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
讓大家看見,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 《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
▊透過公視節目,開箱更多台灣故事
☞ 台北捷運交通網的工程守護者&科技養牛生產優質鮮乳的酪農業。
☞ 為家注入溫度與美感的木椅工業&組成食衣住行用具的沖床產業。
☞ 守護大眾安全翱翔天際的機務&點石成金的廢棄蚵殼再生。
☞ 與山野和諧共舞的伐木製材&擔起工程關鍵環節的螺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