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體貼的人,時時刻刻關注周遭人的需求,並即時做出回饋與幫助,而大家提到你的第一個標籤總是「體貼」、「很懂得照顧人」、「溫柔」。
然而你其實在這些過程中卻不斷感到厭煩、困擾,卻不敢說出實情,只能掛著微笑面具,在充滿矛盾與自我厭惡的情況下繼續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之上。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本文內容由是由橡實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
在我剛滿四十五歲不久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明白自己正飽受「體貼者的詛咒」之苦,並意識到我若不設法加以打破,日後的下場恐怕會很慘。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那時我表姊的女兒舉辦三十歲生日派對,我和先生盡責地依約出席。
雖然到那間教堂開車要兩個小時,但我決心前往,一來我喜歡這些親戚,而且我很愛跳穀倉舞,那正是這場派對的重頭戲。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當天晚上十一點左右,滴酒未沾的我,熱烈地飛身(這是術語)進舞池的兩排人馬中,卻在隊伍尾巴摔了個狗吃屎。
我無法形容我倒地時的巨響——也許是砰的一聲,甚至像是爆破聲,總之聲音大到讓兩排舞者倒抽一口氣,紛紛出言關切:
「你沒事吧?」我當然立即跳起來站好,歡快地顫聲說:「我很好,沒事,大家繼續!」
儘管那一跤讓我有點想吐,我仍連跳了三支舞,之後又負責開車回家,因為回程輪到我當駕駛。我的手臂抽搐,每次換檔都發痛,但我想說早上就會好轉。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隔天醒來時,手臂變得僵硬疼痛,我仍沒打算看醫生,因為我不想浪費辛勞的急診人員的時間,再說,我從小就學會別小題大作。
當時正值學校放假,接下來的十天我按照計畫帶孩子們從事各種活動。
包括開了三百二十公里的車去薩默塞特郡找朋友,一起到湖上划船。我告訴朋友,我的手臂疼痛,而且嚴重瘀青。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她便勸我不要輪替划槳,而基於某種發神經的「體貼」,我堅持一定要公平,於是有了那張我認為很經典的照片,充分捕捉到了我的舉止和信念背後的瘋狂。
如果圖片附上說明,那會是:賈姬以斷臂划船(並微笑依然)。
等我終於來到當地的急診部門,醫護人員並未責怪我浪費他們的時間,反倒對於有人這樣忽視身體訊息真心感到不解。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這發生在十天前?」他們反覆問我,不可置信地搖頭。(順便讓你知道,我不是骨頭刺出來的那種折斷。不過雖不到那個程度,但我的肘關節橈骨碎裂了。)
醫護人員為我綁上亮眼的藍色吊帶,所以我有權不使用這隻手,這也讓全世界都看得出我確實受傷了,而不是(違規地)小題大作或裝病。
現在我可以理直氣壯地提出要求,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今我這漂亮的吊帶告訴人們:這名女子手臂骨折,幫幫她!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我的繼女,也是我在家的同盟(她本身也很理解體貼者的詛咒是怎麼回事),傳來一則簡訊:「離火柱遠些,聖女貞德。」
我覺得那真是非常好笑,並且一語道破。基本上我領悟到,假如我老想當個烈士,始終把他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需求前面,下次碰到的麻煩就不只是斷臂了。
身為體貼的人,是個良好的特質,但若無法先以自己情緒為基礎,而是專注於他人的情緒進而壓抑自己,就會成為監牢,執迷不悟。
圖片來源:《至愛之花》_株式会社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對一個人好,是出於信任與關心,反之,真正愛你的人並不會因為你沒有按照他的期望,或是沒有給予任何付出因此厭惡你。
你必須挑脫目前的框架,試著學會關注自己的情緒,才能擁有更完整充實的人生。
▌給總被當成濫好人的你
平時總是體貼、溫柔,總是將自己的情緒放到別人之下嗎?
但這樣做的原因只是不想被人討厭,想融入群體,因此你總是感到痛苦不已,卻也無法抑制這樣的討好型人格。
本書藉由實際情境,教你跳脫框架,慢慢打破自己原有的信念,重新掌控屬於自己的人生!
▊作者
賈姬.瑪森(Jacqui Marson)
英國專業認證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學碩士,英國心理學會會員。
目前於科芬園的私人診間執業;曾受過專業記者培訓,經常應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與其他商業電台與電視台之邀,深入淺出為視聽眾講述心理學知識。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