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不婚女子相談室,《為了幸福, 我選擇不結婚》:人生沒有正軌,只有更多不同的可能
撰文 金愛順、李珍松先步上不婚道路的金愛順與李珍松透過這本作品相遇,成為一起走在這條未知道路上的朋友,並與大家分享各式各樣的故事。她們走在其他人不走的不婚路上,對話內容不只真實痛快,偶爾也很一針見血。
在擊破這世上的偏見之際,也互相交換了彼此不婚生活的狀況,甚至還設想了需要引入的社會政策。兩位與談者的對話內容似乎能為那些對定好的方向有所質疑,或是走上未知道路的人送上力量。
{本內容節錄自《為了幸福, 我選擇不結婚: 不婚女子相談室》,由堡壘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為《一定要結婚嗎》劇照。}
我不結婚的這個決定經常被他人視為不成熟的象徵,他們認為我並不是真的想一個人過一輩子。要是能遇到「還不錯的男人」,搞不好就會改變心意。
我總是成為他人說服及籠絡的對象,大家認為我是因為「年紀還小」、「還不懂」、「還沒有充分愛過」、「尚未遇見真愛」等原因才會如此。這種想法跟社會大眾認為「女性要是不結婚生子就等同於自私不懂事」的觀點可說是一脈相承。
圖|《一定要結婚嗎》劇照
起初或許會表示可以理解,但到頭來那些老派人士還是會忍不住埋怨,並把錯都怪在選擇不婚的我身上。在他人的視線之中,沒有結婚念頭卻談著戀愛的我,瞬間成了「敲詐」對方時間及資源的女人。
搞不好針對我的那些批判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也說不定,也許是因為我愛對生及未來;比起浪漫的新婚生活,我更在意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加以改善的結婚制度,而這些矛盾讓我感同身受。
但我偶爾也會擔心會有某個人讓我喜歡到足以放棄賭上一輩子所做出的這個決定,因此變得更心生畏懼,害怕這個「認同結婚才是伴侶攜手度過終生的方式」的社會。
圖|《一定要結婚嗎》劇照
另一方面,我也對大眾所制定的「適婚年齡」感到不滿,彷彿只有女性得在婚姻中面對更多失去。彼此不同的兩人能在一起生活的方式或制度就只限於結婚這個選項,而這個「適婚年齡」也成了判斷兩人戀愛至結婚的時間長短是否合宜的基準。
光憑我不想結婚的這個理由就能讓人產生罪惡感,最後只能在邊挨罵邊感到愧疚的同時,選擇是要延續這段戀愛關係或是就此分道揚鑣。
名為婚姻的這座橋,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死路一條,但對某些人而言也可能是互推一把就能通過的地方。希望那些想結婚的人都能自由自在,無須受到性別制約,也不會因為生兒育女就得中斷工作,期盼大家都能在毫無恐懼的情況下走入婚姻。希望這些人不會被強迫賦予應有的角色或該盡的義務,都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圖|《一定要結婚嗎》劇照
希望不想結婚的人都能自由自在,無須狠下心做出決定也能維持目前的狀態。希望除了結婚之外,也能有更多的可能性讓兩人得以在一起。希望我不婚主義的這個決定能被視為成熟的選擇並獲得大家的尊重。
.
.
.
▊即使不結婚,也能擁有豐富的人生
不結婚不代表孤老終生,結了婚也可能遺憾終身,明明結婚只是選項之一,但為什麼好像人人必選?
跳脫結婚與不婚的人生二分法,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
☞ 《為了幸福, 我選擇不結婚: 不婚女子相談室》
▊作者
金愛順
自建國大學政治外交學系畢業後,成為社會福利領域的公務員,之後也曾於雜誌社及出版社工作。
為了讓拒絕結婚及對抗偏見開拓人生的單身者得以齊聚一堂,組織了韓國國內第一個獨身女性團體「韓國女性同心會」,讓這個社會得以知道單身女性們的存在及生活方向。著有《獨身,其無限的自由》、《獨身,其帥氣及魅力》以及《單身者們的天堂》。
李珍松
曾就讀於梨花女子大學國語國文系,主修女性學,並完成同所大學研究所的韓國現代小說博士課程。
二〇一三年發行了談論「不戀愛的自由」的《單身季刊》創刊號,目前仍繼續發行中。著有《不戀愛的自由》、《就算不那麼做我也是女人》以及與他人合著的《討人厭的小夥子》等作品。
✦
▊延伸閱讀
☞ 專訪蔡詩芸的婚姻哲學:不用在意他人的想法,自己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妳是妳,不是誰的附屬品;《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能無所畏懼地表達感受
☞ 拒絕成為討厭的大人,《我們,MZ新世代》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