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急也不用怕,就慢慢來──作家廖瞇的2025
撰文 廖瞇邀請作家廖瞇透過清單的方式,回憶今年目前為止的日子,落下的每一筆都記述著「這一年的自己」。

Q1. 今年至目前為止,是個___樣的一年?
廖瞇:2025,是再來一遍的一年。曾經有個朋友問我,「重來」與「再來一遍」的差異。我說假設重來是重啟人生,是回到過去,重來一遍,但現實無法回到過去,我們只能從「現在」,再來一遍。
2025,在結束一段長久且穩定的關係之後,與另一人開啟了新的關係。在自以為認識自己的鏡子前,重新認識自己。自以為懂得愛,重新學習愛。拾起沉澱一年的書稿,直視龐大雜亂,開始動刀。不去害怕寫不好,而是去寫。發現自己非常脆弱,卻也沒有想像中的脆弱。在自以為熟悉的地方,重新生活。
Q2. 為什麼選擇記下這些事物?
廖瞇:幾乎都是沒做過的,或是曾經想做卻不熟悉的。像是生火,我佩服會生火的人,後來知道生火要看柴的溼度、火的溫度、還有風。有時沒火,但有煙,就需要時間。清單中幾乎是需要時間的事,麵包需要發酵,煮飯需要時間。與前任我很少煮飯,因為動作慢,但現在知道不用急也不用怕, 就慢慢來。跑步需要時間,去認識自己的身體與感受。書寫需要時間,修改需要時間。
比預期強大的楊柳颱風吹斷了樹枝、砸破了屋瓦,雨水滴滴答答的傾瀉,停電,與伴侶在颱風來時,感受人類的無能為力,卻有種不可為的安心與羈絆。連結需要時間。與一位友人進行長達約一年的錄音通訊,想跟對方說話時就按下錄音鍵,在可以好好聽話時打開, 我們暱稱「錄音蛋糕」,太忙或沒有時間聽,就先冰起來,想吃的時候再切一塊來吃。沒有非回不可的壓力, 沒有要解決什麼難題,就只是說和聽。
走進一個人的生活,突破自己的心魔,都需要時間。結婚很短, 婚姻很長。認識需要時間,一起生活需要時間。

廖瞇
台北出生,高雄長大,靠父母洗照片養大。現以文字為生。著有詩集《沒用的東西》、非虛構書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近期新作《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個人照攝影來源:賴小路)
✦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留下這一年
The Year in Li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