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旅行就在生活的另一端:城市電影推薦
撰文 Kristin(一頁華爾滋)「旅行讓人發揮想像,餘者就只有失望與疲勞。完全出自想像,那就是他的力量,從生到死,人、動物、城市、事物全是想像,是一部小說,是虛構故事。利泰不曾說錯,況且誰都辦得到,只需閉上眼睛,它就在生活的另一頭。」
電影《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片頭引用自法國作家塞利納《長夜行》,那也幾乎是現在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於自己的內在時空,透過文字或影像展開一場探險、一次邂逅,或是一趟神遊——閉上眼睛,旅行就在生活的另一端。以前,一有時間便拉著行李箱到處闖蕩的日子,深感滿足的一刻,往往是回到住處的隔天早晨,凝視平凡無奇卻異常美麗的街景,手中緊握樓下小咖啡廳沖出的溫熱咖啡,帶來一股難以言喻的安定與踏實之感。
▲《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劇照
在啟程與歸返之間,在未知與熟悉之間,在相遇與別離之間,在變動與恆常之間,旅行於天平兩端讓人心矛盾取得平衡。例如雋永的愛在三部曲,勇於跨出舒適圈的《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甚或歷久彌新的無數公路電影,諸如此類「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靜靜等待願意相信的人來到此處,就像稍縱即逝的綠光。往往一個人、一部電影、一段往事,成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也代表了某座城市在我們心中的情感印象,有時全然想像,有時恍如隔世,影像在我們大腦裡留下的畫面始終都是雙向流動的,成為每個人無論是否親身經歷,甚至虛實交織的獨特情節記憶。
▲圖片來源:IMDb
猶記得,那年復活節泡在義大利的假期,不但從南一路玩到北,亦留了整整四天用雙腳走完了羅馬與梵蒂岡,興匆匆按照丹布朗《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進行路線規畫,觀賞無數傳說中的建築、古蹟與藝術品,清晰烙印心中的,卻一直只有那不起眼的昏黃路燈與閃耀糖霜色澤的石子路,蒙太奇般與傑普漫步夜色壟罩的羅馬街頭的身影交錯,重疊,盤旋。
保羅.索倫提諾承繼著導演費里尼的創作內核,《絕美之城》捕捉一個曾經夜夜笙歌,觥籌交錯,恣意遊走在權貴階級的作家 Jep,不但縱橫上流社會,更是經驗豐富的情場老手,總是衣著講究,自詡紳士,一派氣定神閒的模樣,就如這座永恆之城,以及沉默矗立於自家陽台畔的巍峨競技場,隱隱散發著華麗與蒼涼,神祕與虛無,莊嚴與絕望。
▲《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劇照
余秋雨《行者無疆》形容羅馬是「隱隱然的偉大」,靜靜安踞在並不明亮的高位上,從城市散落的每一扇舊窗、每一塊古磚、每一束荖藤溢出。而羅馬是永恆的眷戀,普立茲小說獎得主安東尼.杜爾在其著作《羅馬四季》感嘆道:「人們說,窮極一生,也難以盡攬羅馬」。彷彿自 Toni Servillo 的 Jep 身上流露的氣質,有著不合時宜的表象,但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謎,無法解釋曾經的不朽風華,亦難以看清如今的一片廢墟,走過白晝和黑夜,美麗和醜陋,永恆存在於那一瞬,用靈魂按下快門的一瞬,為死亡、可悲的人性所不能觸及,在時間流逝的痕跡下,從人的角度沉默凝視羅馬過去,現在與未來。
▲《戲夢巴黎》(The Dreamers)。圖片來源:IMDb
「在巴黎,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眾所皆知,巴黎這一席流動的饗宴,由數不盡的人文底蘊穩穩撐起。細數林林總總關於法國的電影,《愛在日落巴黎時》的美好一隅、《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的流金歲月、《戲夢巴黎》(The Dreamers,又譯:巴黎初體驗)的迷惘不安、《出走巴黎》(Synonym)的自由之反向,或是2019年《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被種族、體制與暴力壓迫的巴黎之陰暗面,一針一線建構出我們想像中屬於花都的立體輪廓。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圖片來源:IMDb
然而,無論是否親眼見識這個浪漫之都的想像與現實存在多少落差,絕大多數的人仍會為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感到心馳神往。午夜夢迴時,回到逝去的玫瑰色美好年代,談一場如夢似幻的異國戀曲,漫步於拿破崙長眠的塞納河畔,與一群只聞其名的傑出藝術家聊得酒酣耳熱,那是真正存在於巴黎之中的巴黎。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圖片來源:IMDb
「人都恐懼死亡、質疑自己的定位,藝術家不該屈服於絕望,而是要想辦法找出那個時代空虛的解藥。」當時巴黎藝文界的核心人物,被譽為現代主義教母的葛楚史坦,讀完男主角的小說後給予了如此受用的評價。那時才發覺,無論生於哪個時空,面對哪種現實,都有最好的一面與最壞的一面,都有絕望環伺的一面與充滿希望的一面,當我們無法選擇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尋覓一個方式與虛無及現實抗衡。對應至疫情肆虐的當下,或許單單是持續觀影、閱讀,乃至創作不懈,珍惜眼前所有,並持續保持對未來的憧憬,便已在企圖找尋屬於這個時代空虛的解藥。
日本更是一個曾以為近在咫尺,而今遠在天邊的熟悉國家,那些是枝裕和電影中的溫暖情景,往往不屬於異鄉人。
過去無論旅行或是留學期間,走著晃著,時不時會產生一股無以名狀的恍惚感,近似「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宛若被透明泡泡包覆,一道關乎語言、文化、民族等的無形屏障,隔絕了自我與外界,一目了然被歸類於「外來者」的行列,身旁一切都是失焦而遙遠的,難以真正融入身旁熙來攘往的人群之中。直至觀賞蘇菲亞柯波拉《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才驚訝發覺,原來如此孤寂,疏離,沉默的喧囂,是能夠被影像捕捉下來的事物。異國待久了,難免會因此深覺無力,但矛盾的是,故鄉待久了,有時候甚至會思念這種抽離此時此刻的飄忽感,而不停遊走於去與歸之間。
▲《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圖片來源:IMDb
發生於 Bob 和 Charlotte 的一切,是所有曾經旅居國外之人都能理解的幽微情愫,似愛而非愛,無意從對方身上索取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但那卻又是唯一真實存在的事物。相較於談感情,人心更迫切需要的是陪伴與聊天,不止表面的對話,必須是擁有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語言習慣的人,方能達到陪伴與聊天的真正目的,好比有人理解你的顧忌,有人理解你的困惑,有人理解你的無所適從,即便未曾明言,即便隸屬不同世代。
侯麥《綠光》(Le Rayon Vert)裡的黛芬存在於他們和我們的靈魂裡,沒有那麼多人可以全然享受一個人旅行、自在與陌生人相處,因為「越清楚自己是誰、想要什麼,就不會這麼容易受外界影響」,Bob 和 Charlotte 更清楚的是,自己不想要什麼,這也體現旅行更深層的意義:學會如何獨處,如何將彼此的人生看得更透徹。
▲《綠光》(Le Rayon Vert)。圖片來源:IMDb
電影所能帶來的時空之旅,更是三倍長的人生,還包括無數條平行時空,藉由電影以及文學的牽引而無法自拔墜入的時空更包括了戰爭,尤其是二戰與越戰。就如《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或是《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絕大多數的人應該不願親自走一遭戰場去體會何謂戰爭,只能從這些不停還原、拍攝出的故事來認識納粹,來認識西貢。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圖片來源:IMDb
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以康拉德《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為故事原型,將背景從非洲移到越南,透過一場以自由與獨立為名的虛無之戰,貫穿文明包覆底下人性難以理解的瘋狂,從戰爭層層深入恐懼與死亡繚繞的黑暗之心,那煙霧瀰漫逼瘋人心的西貢叢林,混雜原始、荒謬、迷惑、戰慄、濕溽的黑暗生存夢境,拍攝《現代啟示錄》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如假包換的多年戰爭。
虛無與瘋狂兩種無以名狀的情緒自始至終貫穿了《現代啟示錄》,戰爭就如同一種夢之本質,既是群體的喪心病狂又是個體的孤獨絕望,但當夢境消散時,痛苦卻依然持續下去。科波拉的鏡頭彷彿康拉德的文字,一步一步深入穿透黑暗中心,一層一層褪去文明包覆的人性,從凝視他人陷入瘋狂,到自己被瘋狂所凝視的過程。在恐懼如影隨形下,這份旁人看來的瘋狂、暴力與殺戮並不具備是非對錯,帶著宗教、原始的強烈色彩,那就是所謂「忘卻的本能」與「醜陋的激情」。
《黑暗之心》的 Marlow 為了滿足自我貪婪來到剛果,《現代啟示錄》的 Willard 則無法逃離戰爭所帶來的人心瘋狂,無人秉著偉大情操意圖透過自身文明啟迪民智、教化蠻夷,但每個人再自然不過地將文明視為光明、將野蠻視為黑暗。當我們隻身來到陌生國度,在先進國家中會毫不猶豫盡快入境隨俗,設法學會當地的生活模式與文化習慣,但當前往一個比較落後的蠻荒之地呢?則會冷靜的區分著他們與我們的差異,以看似憐憫,實則歧視之心,慶幸自己生在一個不至於被歸類為尚未開化的國家。
如今波平如鏡,穹蒼輝煌,萬里無雲的泰晤士河,都曾是世界的黑暗之處,諸多冠冕堂皇的正當理由,上承殖民思想下啟戰爭瘋狂,過去的帝國視野催生了《黑暗之心》,而後虛無越戰重現了《現代啟示錄》。人性持續被陰影扭曲,康拉德難以言傳的朦朧與困惑卻促成人們對於西方霸權的反思,曾以為文明、道德、禮教的星火可以燎原,卻沒想到,心中長期以來四平八穩的那把尺實則不堪一擊,而現代社會依舊虛無,黑暗之心依舊黑暗。
當我們認識了這些故事,閉上眼睛時,旅行的不同面向才會真正出現於生活的另一端。
✦
▌撰文者簡介|Kristin(一頁華爾滋)
☞閱讀更多Kristin@迷誠品專文
FB粉絲專頁《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版主。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文章散見各網路媒體。著有電影文集☞《光影華爾滋》,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同情者》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迷誠品專欄|一頁華爾滋】
☞顛覆性別意識的電影推薦|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5部記憶主題經典電影: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迷誠品專欄|葉郎電影徵信社】
☞解凍美國隊長:病毒碼過期的超級英雄
☞戀夏35000日:冷氣機如何改變電影產業
☞盧卡斯《五百年後》(THX 1138):一場左右電影史的片廠竊盜案
【迷電影|Netflix影劇推薦】
☞《愛x死x機器人》:我們改變不了痛苦,但能改變看待痛苦的能力
☞《窺探》心底的黑洞,是撲火般的救贖。不斷燒自己的腦來翻轉人生
☞無法廝守終身,仍值得付出真心相愛:從感情切面看《角頭:浪流連》
☞《我是遺物整理師》我找到那些沒說完的故事,讓你能把眼淚收在裡面
☞劇荒請進!NETFLIX上一不小心就通宵追完的3部推薦日劇▌#1
【迷電影|長大再看一遍才懂!吉卜力動畫推薦】
☞《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4個情感練習,讓我願意跨出第一步
☞《神隱少女》是我們終該面對的成長痛,每次都不合時宜來了
【迷測驗】
☞選一個電影場景,測你的內心有多孤獨? feat. 誠品選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