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漫画的跨界组合——专访剧作家冯翊纲╳绘者林一先
撰文 李屏瑤.攝影|簡浩淳访问一开始,冯翊纲率先说明,所有问题都要让林一先先说,有某种口考的企图,却又不时带着老师对顶尖学生的欣赏。一位是语言专长,一位专攻图像,相差年龄二十来岁,谈起漫画,两人的喜好差别颇大,却不时有共鸣之处。
林一先喜欢竹内友、大友克洋,作品的话有《西夏恶灵》、《空想邮便局》,在使徒来袭的这年,她首度读起《新世纪福音战士》。她是会把漫画杂志整本看到尾的人,有的是因为画风,有的是受故事吸引,遇到喜欢的,就会追这个作者的整个系列。冯翊纲则是立即说了浦泽直树,从《MONSTER》到《BILLY BAT》都有读,他特别喜欢向前辈致敬的《PLUTO》,认为是个浪漫的事情,让成年後的他感觉被漫画家照顾到,没有被抛弃在童年。
在课堂上相识,於是课堂外的两人也有种亦师亦友的气氛,不过谈起各自的领域,另一方都会饶富兴味地专心聆听。那麽多学生,为什麽偏偏注意到林一先?除了才华与认真之外,冯翊纲笑说,跟林一先的外型也有关,林一先非常高,身形瘦长,走在书店人潮中仍旧会让人多看几眼。冯翊纲笑说她是一个进教室就要被看见的人,太突出了,加上出席率又很好,一发现她的才华正盛,无论如何都要推着她往梦想前进。
林一先:
我们认识的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在课堂上。我去上老师在师大的两门课,课堂中老师对我的作品有兴趣,我就把手头上的东西寄给老师。
冯翊纲:
他们美术系的描述法是素描,而我戏剧系说起故事来就得加油添醋。记得最後一堂课报告的时候,她跟她同组的同学选了一个对於戏剧、人类,对於我这个老书生而言很重要的作品《等待果陀》(注1),讲得非常好。他们一开始就选《等待果陀》,所有人都轻松了,像是《伊底帕斯王》(注2)、莎士比亚、易卜生的其他作品,都比《等待果陀》要清楚得多。我认识她,正是她把她的智慧跟用功提炼出来的时候,又被我瞄到她笔记本上随手画的东西,才跟她要了正式的作品。这样的人,不请她出来好好画怎麽可以。
林一先:
选择《等待果陀》是误打误撞,我是美术专业背景,对戏剧的看法,就像完全不懂数学的人,看待加减乘除跟微积分难度是一样的。
文字或图像都有叙事使命。
林一先:
第一次拿到老师文章的时候,坦白说有点吓到,因为是不好处理的题材。如果是小说类型,跟漫画合作的前例是多的,比较有着手点,但老师的文章比较像语言跟语言之间的翻译,是那个意思,却又无法明确传达。这次的合作经验开始让我去思考,什麽是文字叙事、什麽是图像叙事。像其中一篇原本想过让男主角保持故事中的独白,但画成漫画後我自己加进女性角色,让互动感更强烈。可能牵扯到我自己的喜好,我喜欢漫画有伏笔。
冯翊纲:
这次的短篇发想,都是从简体字跟正体字的差别来的,爱人要有心,写字却不写那个心,我恰巧觉得那个国家爱人是无心的,就是因为不好好写字,长久累积下来不好好写字,让人都简化了。我写点这样的文章,很妙,登联合报,一下子就有读者来检举,说有简体字,结果联合报回函,说冯先生就是在对抗简体字。这是我创作上的符号,必须把简体字呈现出来,才知道在讽刺什麽。照我原本的想法,如果可以把这本书创造出来的每篇极短篇小说,都让一先来画,会过瘾得不得了,但由於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出版,有剧本、有小说、有漫画,我就先挑出我偏好的四篇给一先画,发现一方面画的压力很大,书也会太厚,所以改成两篇,也顺便引出下一个我们进行中的构想,就是一部以漫画为主的作品:故事是我的原始构想,漫画由一先来执笔,明年就会推出,预计是三本漫画。名字是《玳璃魔》,有玄怪、历史、社会奇情,若是农历年完成基本角色设定跟世界观设定,一先就会开始做场景设定了。这个原创也许可以勾引出别的连锁创作,现在还不知道。
林一先:
通常的合作方式是,我会先给简单的场景设定跟人物设定,老师给的创作自由度非常高。因为我蛮喜欢看小说的,看到某个篇章会一直想像画面,有时候会沈浸在文字中,在取舍的时候,如果有画面,就直接画在老师给我的草稿旁边,挑选比较好处理、有画面的来进行。
冯翊纲:
在这之前,好多年来【相声瓦舍】的节目插图都是一先画的,对我而言,她很懂得我在说什麽,或者是说她的聪明才智很懂得别人在说什麽。通常在沟通上没有不对的东西,来的就是对的,再精美化就可以,她的解析能力非常好。她一定要成为好漫画家,我要逐步让她成为这样的人!
才华是宝剑,闯荡各自的江湖。
林一先:
我自己念师大,当老师曾经也是选项之一,现在被剔除了,想要专心画漫画,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小时候读漫画,长大也想创造自己的故事。以前只要顾好每一笔一触,让老师满意就好,但现在有想说的事,我就很直觉地想画成漫画。
冯翊纲:
她说的是一个师大毕业生的规格发展,研究所毕业後,应当成为中学美术教师,之後开个展,得到国际大奖肯定。可是漫画是一个「江湖」,如果有行走江湖的能力,为何不把拳法跟宝剑拿出来行走江湖?我从戏剧系毕业,是不是应该也在个学校当个老师、系主任、院长什麽,每隔一年两年发表作品?但我也选择了我的江湖,我的江湖是「相声」。我们这样的人容易互相看见就在这里,有正统学习,又有江湖浪漫,我五十出头还在玩这个,真是太幸运了。
专业是自我要求,而不是要求环境。
林一先:
我通常都在家里的书桌画画,习惯手绘,不是自律很高的人,但不太能熬夜,熬夜就画不出来,所以要乖乖地排时间,以一天三张的速度前进,希望能再快一点,有时候想的时间比画的时间还多。如果要靠画画维生,却需要舒服的沙发、轻松的音乐才能画出画,那当兴趣就好,因为很多事情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就会发生,做就对了。我自己以前也是万事俱备才想把东西弄出来,但不想太多、直接去做,才能确切知道自己需要补足的是什麽。
冯翊纲:
这是我第一次听一先聊这个,怪不得我们会投缘。我断言他一定能成为职业漫画家,没有在挑工作地点,该写就写、该画就画,没有养成非要怎样不可,这样门都没有。我是自我要求成为专业演员,於是我有这个荣幸成为职业演员,然後我找到一个长久的方法,我自己写,当我能够产生文本的时候,我就不用等case。从专业演员,到职业演员,到能够写出专业文本,有时候一年就要写出一个或是两个全新的文本。这本书里的小文章跟剧本的形成,都是很有纪律的状态,早上四点钟起床,起床写字,完成一篇小说,或是一段剧本的需要,晚上八、九点就睡,一个农民的作息状态。对戏剧有兴趣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很好的读书计划,建议大量地看票房电影都好,跟世界接轨的惯性至少养成了。
───────────────────
(注1)
《等待果陀》
法国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於一九四九年完成,被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英语戏剧」,描述二人徒劳地等待果陀的到来。戏剧因为果陀的不在场,而产生了许多诠释。
(注2)
《伊底帕斯王》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於西元前四二七年所创作,以神话中伊底帕斯的故事为蓝本,是希腊悲剧的代表之作。
───────────────────
以上内容刊载自《提案on the desk》V.030「相约火车站,圣诞节的六人同学会」2015 Nov.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全台发送量2万册。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旧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提案》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丝专页|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