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用即美──我的日日餐桌器物学|《提案on the desk》名人夜读专栏
撰文 葉怡蘭(飲食旅遊生活作家)怡兰老师从坚持信仰多年的「简单,不简单」美学出发,谈东方茶道哲学的「侘寂之境」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形随机能生」的两相对映,以至日本民艺思想的崛起、柳宗理的集大成细细诉说在餐桌见物选物之路上的长年追求、涉猎、理解以及其中徜徉乐趣。
关於 叶怡兰
饮食旅游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与「PEKOE食品杂货铺」主人。写作与研究领域横跨饮食文化与趋势、食材、茶、酒以及旅馆与生活美学。着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红茶经》、《家的模样》、《食.本味》、《隐居.在旅馆》等共十八本书,多数并发行简体版。
这一细思才发现,完全没有美术艺术工艺背景的我,看待与思索器物、设计和美,初始与根本基础,全来自从小到大的阅读。
一路而来,几类关乎不同美学思潮的相关着作明显惠我最多:
首先是发轫於上个世纪初、影响西方当代设计美学至钜的现代主义思维,特别是美国建筑师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於19世纪末所提出的主张:「形随机能生」,将器物的生成目的与存在意义踏实回归到最根本,不仅成为二十世纪初席卷全球的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潮,更是我觅物观物的原点与核心。
叶怡兰/着
写乐文化/出版
日本的茶道,和静清寂充满禅意禅境的高妙空灵里,其实是千百年来从人文哲思到居室器物到生活态度多面向的凝练、积累和反覆淬砺、辩证、演化,以及高度的专注、制约和永不间断的惕励与修行的成果。茶道美学之妙,由冈仓天心所着的《茶之书》可见一斑。他说:茶道「是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事,领悟出伟大的道理来」,将茶「提升为一种审美的信仰」以及「对世间美好事物的一种崇拜」。
所因而一步踏入的形上「侘寂之境」,让我得以在现代主义纯然理性的「简」之外,更开阔也更深刻观照,有与无,生与灭,多与少,加与减,美与瑕,丰富与素朴,人为与自然间,非为二元是非对立,而是相生相共相交融交映的关连关系。
李欧纳.柯仁的《Wabi-Sabi》认为,「侘寂是一种事物不完美、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那是一种审慎和谦逊之美。亦是一种不依循常规的随兴之美」。
他并进一步比较茶道和现代主义的殊途同归处:「两者皆适用於各种人造的物体、空间和设计」,都是「对当时主流、既有感官经验的反动」,「两者都避免使用不属於结构本身的装置」。
《茶之书》
典藏艺术家庭/出版
李欧纳.柯仁/着
行人文化实验室/出版
柳宗悦所着的《茶与美》,可说是他的历来民艺相关着作里,最直入我心的一本。藉由茶道以及日本工艺民艺美学的观照、剖析、论述,完整而深入阐释、呈显他影响後世无比深远的「用即美」、「无事、无心、莫造作」理念;触发我重头省视、思索,继而回归本心,再度印证、确认,对我而言,究竟何为器、何为美,深有共鸣。
还有柳宗悦之子,设计大师柳宗理,厨房里餐桌上长年操持使用、摩挲抚触他的作品,教会我扎实领会、明辨,究竟何为「真正的设计」。他的《柳宗理随笔》彷佛一部精华全收录,理念、作品、家庭与生涯,甚至父亲柳宗悦其人其事其思种种尽皆涵括其中。
他认为:「真正的美,是孕育、产生,而非创造」、「真正的设计是与流行对抗的」、「物品不是靠设计来打造,而是在打造中产生设计」、「由包浩斯运动发展出来的现代设计,在其必须满足的各种条件里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机能』,亦即用途」且「传统是因创造而存在。不可能存在缺乏传统与创造的设计。传统之美不是刻意打造,而是孕育而生」。
将由来西方的现代主义与日本民艺精神完美结合一体,且更进一步藉由设计落实实践、深入你我生活里,影响深远。
柳宗悦/着
日日学/出版
柳宗理/着
大艺/出版
= 延伸阅读 =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诚品书店 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迷诚品Podcast「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