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行星论│来自木星的人文导师 吴亿盼
撰文 提案 on the desk《提案》提问(以下简称提):在二○二一,世界为你关上了哪扇门,又为你开了哪扇窗?
吴亿盼(以下简称吴):
这可以回到我刚刚提到那句话:The future is fiction, the pass is also fiction, you could only focus on the present. 这句话会让我印象深刻,也很符合疫情下的状态:它把我习惯的步调跟反应方式——无论是在工作方面,还是在与朋友、家人的相处上——强迫停止下来。特别我们在职场上,总会觉得「因为我要赚钱,所以……」而错过了人际、生活本身的经营。
比方我的朋友在疫情之後终於告诉我,以前跟你约碰面,时间就是以一小时计,时间到我就是下一个行程、再下一个行程,中间完全没有余裕。但进入疫情後,因为时间比较多了,我可以坐着多聊十分钟,对他们来说这就算很大的变化,但我自己完全没意识到这件事。
二○二一年也在调整我的肌肉记忆。去过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如果你习惯了不正确的姿势做运动,要调整到对的就很困难。疫情之前,我的工作经常需要我到国外出差,但疫情之後,一切移动停摆,只能待在家里工作,引发的焦虑就是「我是不是都没有认真在工作」、「要怎麽做才能让人家知道我有在认真工作?」後来是我在疫情期间看了一本Remote, Inc.(Robert C. Pozen, Alexandra Samuel),它说你必须将自己想成个人品牌的CEO,当你既是自己的CEO、人资主管、财务长,以及行销长,你要如何向你的客户:你的老板、你的同事,讲好你要达交的事情与验收的标准?转换成把自己当作一个事业体经营的心态。
提:一路累积下来的能力,如何在这几年帮助了你?
吴:大量阅读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开外挂,但我没办法告诉你是哪一本书连结到哪件事情。这是一种习惯、一个心态,而非因为看了A所以就能有B的过程,而且出了社会之後,这样的学习就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威盛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这二十二年的工作经验里,我的责任范围与工作内容也换了很多次。第一位老板很严格(之後的每一位老板都教了我许多事),从一开始就奠定好了我的工作态度,敬业、尽心尽力、做得更多而不是只求刚好;公司也很鼓励学习,老板、同事都会彼此推荐书,而看书是可以广泛学习最便宜的方式。
提:身为来自火星的导师,想建议大家补强哪方面的能力吗?
吴:我觉得补强、加强,好像是要加一个你缺少的东西上去,但我更希望提出的是「重新挖掘」这个概念:我相信每个人内在都有想要学习、探索的动机——你看小朋友就知道了,哪个小朋友不是渴望着学习、探索?哪怕跌倒了、搞错了,他还是要继续学。不知为何,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动机被压抑了下来,做错了会被嘲笑……就像读书与考试被划上了等号,结果打坏了我们阅读的胃口。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重新像孩子那样,找回你自发性的驱动力,想想自己对什麽有兴趣,再度放手去学、去读、去投入。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诚品书店 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Apple Books《提案》线上读
US帐号
JP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