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那不真的是我——读年森瑛《N/A》
撰文 放棄與標籤搏鬥(下略三萬字)的小說家/劉芷妤一个人身上,可能没有任何标签吗?
这是在阅读《N/A》这部小说时,经常回绕在心头的问题。《N/A》是第167届芥川赏的入围作品,作者年森瑛是当届全女性的入围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事实上,单单是这段简短的介绍,其中就包含了不少标签:年份、奖项、性别、职业与年纪,这样一连串看似客观中立的介绍所传达的,便是「标签」与其背後的既定印象无所不在的铁证。
然而,《N/A》这个故事想表达的,却正是被贴上了不属於自己的标签、也找不到真正能代表自己的标签时,那种无以名状的不适感。
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个高中女生,「圆香」这个圆圆香香的名字,一如所有人认知里的可爱少女,然而她本人却致力於不超过40公斤,为此,她甚至会在饭後催吐,极力让自己尽可能少摄取一些热量与营养,因为体重太轻,她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月经了。
这样的描述,可能让许多读者心里浮现「厌食症」这个名词,也可能眼前已经描摹出一个为了让自己瘦得时尚漂亮而以激烈手段减肥、甚至赔上身心健康也在所不惜的少女,这样的标签与随之而来的形象实在非常便利,也很类似(想像中)时下少女会做的事,搭配起来简直毫无破绽,然而这就是真的吗?事实上,这个刻板印象中的几个形容词与动词稍微改变一下相对位置,或许能够更贴近真相——圆香是为了「不想要有月经」而拚命抵抗热量与营养,在她心中,没有黏腻月经扰人的身体更符合她想要的身心健康,而这样瘦下来是否时尚漂亮,那并不在圆香的考量里。
世人的标签与她的真实情形只是「看起来」很像,然而仔细探究,却是倒因为果的推测,这样看起来很像却实际上背道而驰的标签,贴上身之後,比其他完全无关的标签都更难以撕下来,也更令人倍感厌恶,那种夹藏在标签里,「看起来很像但完全不是我」的难以厘清,想要解释却可能愈描愈黑的窘境,根本堪比在大庭广众下,腿间流下湿热黏腻的月经,还得装作很正常不在意。
而书中这类型的不适,还不止如此。《N/A》藉由圆香与她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恋人,交织出平淡生活中,各种标签与真实间的细小战争,彷佛藏在棉质领口间的细微木屑造成的芒刺在背,在别人眼里可能全是不痛不痒。从象徵性别二分的月经开始,往性向认同的边界延伸。这一切不对劲,因为圆香的高中女孩身份,似乎显得特别合理,彷佛这样年纪的女孩本来就是介於许多可能性之间摆荡,而从无发现这样的想法,本身或许便是一种标签下的理所当然。
瘦到没有月经,几乎没有女性性徵的高中少女,在学校里被视为「大家的男友」那样的存在,所以这样的女孩与另一名女性交往,就是「传说中的女同志」吗?就是大家想像中那种必须面对社会眼光、承受家人压力、渴望迎向同居人生的那种关系吗?原本就在各种可能之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少女时期,渴望被认同的孩子或许会拚命将想要的标签贴在身上,但也有这样的孩子,会看着自己身上的标签,想着「可是,那不真的是我」。
然而不被认同以及被错误地认同,其实都同样让人无所适从。最有趣的,或许是故事最末,深受不属於自己的标签所困扰的圆香,也不自觉地使用了某种既定思维去看待分手之後还温柔以待的前女友,这段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将「标签」的特质描写得淋漓尽致,也回应了即使自身被不适合的标签所困,也难以避免透过标签去看待他人的现实。
许多理所当然的想像,即使不带恶意,也让圆香感到彷佛月经那样的黏腻,但就如同她的同学们擅长以各种标签来处理人际关系那样,对於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标签」的存在几乎不可或缺:新班级、新工作、新群组,无论线上线下,为了快速建立新关系,我们都需要很快地将几个标签贴在身上,方便他人识别,也方便识别他人;即使在旧有社群里,我们也得不断在逢年过节的亲戚聚会、老同学群组中更新自己身上的旧有标签。这些标签多数是某种模板,比方说性别或职业;有的与社会文化既定印象相关,比方说老家在哪里、读什麽科系;人类甚至创造了更多更多的标签,比方说星座、MBTI人格这样的标签游戏,远从圆香所处的高中之前就已经开始,到了数十年後的漫长人生中也会依然存在。
标签很重要,标签不可或缺,我们手上已经有许多标签,而且有更多标签还在被发明出来的路上,就连性向的区分法则,都已经从LGBT延伸到LGBTQIA+。因为我们是群居生物,需要识别他人,而其实有更多时候,标签的存在是为了识别与理解自己,甚至经常成为展示自己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或许「贴标签」这件事经常被视为负面,但在这个我们需要标签以维持社会关系的时代,或许更该做的是理解标签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便是「边界」。
标签必须有其边界,有其形状,才能达到与他人区别的目的,然而正因为有其边界,许多不同的标签之间难免多少会有重合,也很可能恰巧有个角落有所遗漏,没有任何标签能够识别,甚至是远远尚未被世人理解的领域,也所在多有——理解了这一点,并且在每一个撕下或贴上的动作之间,更有意识地关注标签边界所带来的作用与副作用,或许比大声疾呼「不要标签」更为实际,也更能拥抱所有在标签重叠、空隙或不及之处的人们,包括像是圆香这样,仍在宽广的光谱上寻找舒服位置的少年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