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人最近读什麽】《厌女》
撰文 提案 on the desk讨论性别议题不再仅仅是关注男与女的差异,面向现实生活,权力往往也是重要成因,有着掌控的力量,左右大众的想法,影响身在事件中的人。今年的事件关键字少不了厌女、女性主义,两者早已潜藏在日常之中,等待人们更多的对话。
只有女性才会被「厌女」?——读《厌女》
撰文|本田华子(诚品生活时光林口文化店 书店职人)
距离东京大学性别研究者上野千鹤子於刊物连载《厌女》中的部分篇章已十五年余,二〇二三年身在台湾的我们如何理解「厌女」(mysogyny)这个词?
今年台湾遭遇了两大事件:《芭比》上映与#MeToo运动爆发。如果说《芭比》这部全球现象级电影中的粉红浪潮和「女性主义」四个字足以劝退某些人,那麽#MeToo运动只是提醒了我们,厌女和女性主义从来没有自我们生活中消失,遑论某些人说的电影夸大不实、女权「过高」。
或许有人会说,男性也会被性骚扰或职场霸凌,但如同上野所指出的,性骚扰以及所谓「厌女」并不只是性/别的问题,也关乎权力。厌女的「女」,指的其实是在一系列二元对立中,与女性挂勾而被次等化的一方。这就是何以恐同(homophobia)也是一种厌女——同性恋当然包括女同性恋,但即使是男同性恋也受阴柔、滥交等刻板印象所苦,而同性恋在上述的二元框架下,更是对立於异性恋的「次人种」。
除了恐同与厌女的关系,上野在书中也辟一章节谈「圣女」与「妓女」背後共同的厌女机制。讲白话,前者是纯洁的女神,後者是自甘堕落的神女。这样看似鼓励众女性自爱的说词,事实上依然挪用了二元框架,并试图制造女性内部对立。而藉由让女性弱弱相残,男性更得以站稳立场,彷佛事不关己。上野在书中指出,圣女脱离、而妓女导向性愉悦。这种女性对立之所以是被建构的,是因为两者都是将女性与「身体」绑定,次於「心灵、精神的」男性。由此我们再回头看男同性恋滥交(也就是性化)的刻板印象,以及女同性恋的性常被消音(也就是去性化)的现实,当更能明白个中原由。
《芭比》并不是专给某些人看的电影,#MeToo运动也不是以塑造男女对立为终极目标。以异性恋男性为主的人常觉得女性主义与自己无关,或是主张自己没有厌女、"Not all men"。然而厌女当然也作用於异性恋男性(觉得自己必须比妻子努力养家活口,或要展现强硬姿态亦是),同时也不是只有异性恋男性才会厌女,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所说的莫过如此。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全新增订版)
作者|上野千鹤子
出版|联合文学
出版日期|2023/09/20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Current Issue_完美身体求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