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56年香港九龙的张国荣,不论是成名後的光环,还是不被外人接受的感情世界,对於当时相较封闭的年代,承受了许多旁人无法想像的巨大压力。缅怀张国荣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成长历程,并从中了解到无论如何,其实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是完美的,不用筋疲力竭的努力也没关系。
你仅只是你,就已足够好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女人迷,首图取自Pinterest}
喜欢同性的你不是怪物,是一个很完整的人
图片来源:女人迷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通过了三项反同公投提案,其中一项是「你是否同意,国中与国小,不应实施同志平权教育?」(全文为:你是否同意在国民教育阶段内(国中及国小),教育部及各级学校不应对学生实施性别平等教育法施行细则所定之同志教育?)
十五年前,帅气也美丽的张国荣对现实感到疲倦,选择离世;十五年後,我们还必须好努力替孩子们在校园留下同志平权教育。如果学校不能讨论同性恋,如何让异性恋孩子知道同性恋一样正常?如何让孩子知道,喜欢同性的你不是怪物,是一个很完整的人,社会不该让你因性倾向受苦。
一同试着去想像,张国荣的成长历程
张国荣出生於1956年的香港九龙,父亲是出名的洋服裁缝,许多大明星常出入他家,马龙白兰度也是客人之一。他从小穿梭於布料间,睁着圆圆双眼,看尽也懂得人可以有的璀璨与风华。
然而他父母感情不睦,家里佣人六姐关照他生活,他更细腻、早熟又聪慧,经常参与学校的音乐节、朗诵及综艺表演,13岁被家人送往英国读中学,考入里兹大学纺织系,後因父亲中风而辍学回港。1977年,张国荣参加电视台举办的业余歌手大赛,获香港区亚军而正式出道。1979年推出首张粤语专辑,直到1983年才终於成名。
图片来源:女人迷
1980年代的香港,同性性行为仍属刑事罪行。尤其在1984年香港首宗爱滋病例确诊後,港人更加鄙视同性恋,甚至以「屎忽鬼」辱骂同志。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1982年,张国荣与唐鹤德相识并逐渐相恋。成名之前,日子总是辛苦,拍戏被打得瘀青、唱歌时嘘声不断,但他说「除非我自己主动光荣退出,否则谁也别想用任何手段赶走我!」流泪之後洗把脸又上台,表情温暖快乐,彷佛什麽也没发生,日复一日。
当时,唐鹤德在银行界也才起步,却把积攒起来的工资全借给张国荣捱过生活难关,後来才知道那段日子,唐鹤德吃着最简陋的便当温饱。
图片来源:女人迷
终於敖到1985年,张国荣凭借歌曲〈Monica〉在华语世界成名,87年凭借专辑《爱慕》打入韩国市场,95年专辑《宠爱》在韩国销量超过50万张。他以华语演唱打入东亚流行音乐市场,站稳东亚巨星的地位。
但在那个年代,只要一个男人喜欢另一个男人,就是低人一等。尽管张国荣很努力,可是他也很怕,最初和唐鹤德传出绯闻时,他否认,甚至说「有人想诬蔑我」。那个时代是这样,再努力,只要你喜欢的对象与你同性别,所有累积就要瓦解於一夕。
他必须不断地更严格鞭策自己,去证明自己是好的,像他这样一个非异性恋典型的男子,能从香港出发,以魅力征服东亚,如今已很难想像一个从来没有张国荣的亚洲流行文化景观。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可以男、女两个性别同在一人身上
直到1991年,同性性行为在香港才正式除罪化,香港的同志社群才得以慢慢见光。也在此时,进入同志运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90年代,张国荣退出歌坛,专注电影表演,在当时的主流电影中,张国荣不时出演性别形象模糊的角色,例如《家有囍事》及《金枝玉叶》,就是以较阴柔的男性主要设定,与带有阳刚气质的女主角擦出火花。
图片来源:女人迷
现在往回看,可能误以为这些文本的思想很前卫,可是事实上这样的角色设定,往往以性别倒置作为笑料,把阴柔男性当作丑角,结局往往还是男女回归「正常」的异性恋样本。张国荣只是选择演出其中几部,较能启发人们超越性别框架的电影。
「香港人对同志的处理太过喜剧化、太过丑化,我觉得并不需要如此」张国荣受访时,曾表达对同志偏见的不满。
1993年,他以阴性气质诠释电影《霸王别姬》恋慕师兄段小楼的程蝶衣。这一次,主角之间没有要回归异性恋角色样本。张国荣在这出剧里的表演,也让人看到阴性气质或阳刚气质,如何可能是性别展演,而男性的阴柔展现,可以被提升至怎麽样的美学高度。
图片来源:《霸王别姬》_IMDb
在普遍厌女的文化中,阴柔气质既是被慾望的,也是受到贬抑的。尤其男性展现阴柔,几乎等於要忍受自己成为受尽嘲笑的「娘娘腔」。「娘娘腔」是美丽的,不该是笑柄,而是与阳刚男人一样值得被爱与珍惜的,他在华人眼前,打开了前所未见的想像。
「艺人做到最高境界,是可以男、女两个性别同在一人身上:艺术本身是没有性别的。」—— 张国荣
这部电影获得坎城金棕榈奖,张国荣的表演功不可殁。
穿越1997年,回顾张国荣当年承受的压力与极限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也在同一年,《春光乍泄》上映,张国荣与梁朝伟饰演一对在阿根廷的香港同志情侣,影评说,王家卫以一对同志恋人流浪他乡的爱情故事,隐喻港人在回归前夕面对的身份认同难题,以及迷惘状态。
图片来源:女人迷
这部片的设定,似乎也与张国荣当时生活状态有些呼应。他喜欢与唐鹤德两人在加拿大恬淡的生活,也想念台下的掌声,他与唐两人决定结束加拿大旅居生活,返回香港,复出歌坛。只是这一次,要以自己本色。
在复出歌坛的「跨越97」演唱会中,张国荣参考英国歌手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演出形式,脚踏一双珠红高跟鞋,妖娆演唱。接着,他换上西装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并表明献给「两位我挚爱的人」——母亲以及「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好朋友……唐先生(唐鹤德)。」
演唱会上的告白,被外界视为张国荣的「出柜」宣言。
这不仅给了华语世界的同志社群极大的鼓舞,同时之间,巨大的社会压力、舆论、各种目光都向他袭卷而来。他一人担负极大压力,於是他告诉自己,必须够好和持续表现完美,否则群众的掌声可能忽然停下来,可能瞬间,他就不再为人们所喜爱。
在张国荣之前,没有另一个张国荣替他走在前面,开荆斩棘。
图片来源:女人迷
一个公众人物选择出柜的勇气是这样的,他必须比任何人都小心翼翼谈感情,不小心换了对象,恐怕媒体要提同志节操了;你必须更谨慎於一言一行,几乎是扛着整个世代同志族群的形象,不论他愿不愿意。
张国荣不只是同志(他其实说自己是双性恋),也是个艺术家,是个歌手和演员,他有自己的艺术标准要超越、有自己生活的难题要疏通。
然而整个社会,几乎没有给他一个可以跌跤的空间,他必须是完美的,才可以超越诋毁同志的既存框架。必须完美,才能安全。可完美是令人窒息的,他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没办法要社会喊停,他只能结束自己。於是在2003年4月1日,张国荣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二十四层楼纵身一跃。
不需要做到处处完美,本来就是值得珍惜的人
图片来源:《胭脂扣》_IMDb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张国荣
让我们去想像一个世界,一个同性倾向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需要被标签出来的环境,知道自己和他人站在同一个立足点,知道自己不会仅因喜欢相同性别的人,就是低人一等,就必须感觉不安全。
这个孩子长大、好努力并且成功了,他可以像其他所有异性恋一样,不必觉得自己好像隐藏着什麽秘密,不必害怕一旦他爱上一个人,被人看到了,就必须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也可以大方公开自己很棒的另一半,不必担心别人拿着他个人的恋情,为其他人的异性或同性恋情代言。
他不需要做到处处完美,社会也能视他为一个值得珍惜的常人。
图片来源:Pinterest
我们能不能打造出这样的环境,能不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正常的,必须要从国中国小的同志教育开始。
如果可以回到15年前,多希望人们能告诉他,「你不需要是完美的,不用那样筋疲力竭的努力也没关系,你仅只是你,就已足够好了。」你仅只是你,就已足够好了。这是同志平权教育,尝试告诉所有孩子的事。
▌回味永远的哥哥张国荣
曾经被张国荣深深吸引的你,想必也忘不了他所演唱过的每一首精曲。
听着专辑,再次回味属於当年的岁月。
▌更多女人迷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