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用颜料与画笔,书写自由梦想与时代故事:台湾女性艺术家百年群像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 ft.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到当代女艺术家,欧姬芙、草间弥生、芙烈达......这些名字总是耳熟能详。但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台湾,你知道我们也有哪些惊艳国际的女性创作者吗?
旧时台湾受制於社会风气与家庭期待,女性大多被藏在深闺中,难以踏出家门抛头露面,更何况是接受教育。然而,一群才华洋溢的女子们,将「艺术」化作一把钥匙,不仅解开社会沉重的桎梏,开启获得知识的机会,她们的自由创作更进一步翻转画坛。
让我们走一回台湾当代艺术史,认识来自这片土地的宝藏女画家,透过她们独特的笔触画下自我与时代的故事。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皆为撰文者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图片取自台北市立美术馆}
台湾在明清时期之前,「琴棋书『画』」一直属於文人雅士的风尚活动,是少数有钱人的雅兴。直到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引进西式教育,带入继承中国北宗矿物颜料绘画、并在日本发扬光大的「东洋画」(现今定名为胶彩画),以及源自欧洲的水彩、油彩为主的「西洋画」。此外,日本政府为了增强台湾生产力,兴办女子教育,并增加体育、艺术、音乐与家政等项目。尽管就读的女学生占比不多,但仍将女性从深闺中解放,走出家门开始认识世界、打开新视野,台湾从此开始培育出优秀的女性艺术家。
第一位开辟女艺术家疆土的先锋,就是创下历史的「台展三少年」之一:陈进。
东洋画 / 胶彩画台湾女艺术家代表#1:陈进
陈进(1907 - 1998)出生於新竹香山望族,良好家庭环境让她能无後顾之忧,接受完整的女性教育。陈进也相当争气,考上当时女性最高学府「台北州立第三高等女学校」(现 中山女中),与东洋画大师乡原古统习画。乡原古统发现她的优异天分,鼓励陈进
陈进,《悠闲》,1935,胶彩、绢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在日本留学时期,身为当时班上唯一的异国女子,任何行为表现都会被放大检视,尤其是在备受打压的殖民时代,陈进深知自己肩负的期待与使命,咬紧牙关也要拼命读书学画。1927 年,经过几年打磨後的陈进以二十岁新秀之姿,与林玉山、郭雪湖共同入选第一届台展东洋画(胶彩画)部,其余全都是日籍画家,大大震撼画坛,因而称之为「台展三少年」。1933 年,更以亲姊姊为模特范本、绘制充满浓浓台湾民情的《合奏》,入选第十五届日本帝展,成为第一位入选帝展的台湾东洋画家。
陈进,《手风琴》,1935,胶彩、绢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陈进透过笔下细腻温婉的女性日常,强而有力地打破旧时代高高围起的藩篱,闯进殖民地与男性环伺的美术界,建立自己无可取代的一席之地,不让性别与时代阻碍她发光发热。陈进的成功,也带给许多女性後辈希望与鼓励,当时另一位女画家,也在东洋画界即将崭露头角。
↓ 延伸收看 ↓
「台展三少年」还有哪些精彩大作?东洋画变成胶彩画背後藏着曲折的历史?即日起至明年 2/02(日),走进北美馆《喧嚣的孤独:台湾胶彩百年寻道》胶彩展,探寻胶彩与这片土地密不可分的历程。
东洋画 / 胶彩画台湾女艺术家代表#2:林阿琴
林阿琴(1915 - 2020)出生於台北大稻埕,年幼时过继给商人家庭获得良好照护,很早就接受完整教育,并考取最高学府「台北州立第三高等女学校」(现 中山女中)成为陈进的学妹。林阿琴同样师承乡原古统,在每周短短几小时的美术课,便展现相当强大的艺术天分。
然而,受制於亲情强烈的羁绊,林阿琴毕业後并未出国留学,辗转留在台湾进入「女子高等学院」,加入美术班正式投入绘画。林阿琴骨子里也是相当倔强的女性,当别人都画 20 几号的画作时,她直接一口气挑战 100 号大画。不只如此,林阿琴也相当早就瞄准台展,在不到两个月的暑假期间,每天废寝忘食画上 10 个多小时。皇天不负苦心人,林阿琴首次参赛就以《美人蕉》入选第六届台展东洋画部,後来更连连入选三次台展。
林阿琴,《南国》,1933,胶彩、绢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因为绘画,林阿琴曾和黄早早、邱金莲等其他女子画家,一起合租民屋充当画室,显现当时女性身分已能藉由绘画,慢慢从家中深闺往外拓展推向公共领域,与过往相比,拥有更多的自我创作空间。
林阿琴,《黄荚花》,1934,胶彩、绢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林阿琴後来与「台展三少年」之一的郭雪湖结缘走入婚姻,夫妻一共养育六子,让林阿琴每天都被海量的家务事淹没。但她依旧不放弃任何机会,总在忙碌一整天後的尾声,仍执起画笔创作,再待学姊陈进造访郭家时与她积极讨教。光复後林阿琴接连入选省展、台阳展,1978 年移居美国後每一年几乎都有新作,甚至还曾与丈夫、女儿三人联展。林阿琴将她对绘画无尽的热爱,投射在作品中,每一笔每一雕琢都是蓬勃的创作能量。
相较於源自古代中国的「东洋画 / 胶彩画」,涵盖水彩画、油彩画的「西洋画」,也在日治时一同引进台湾,培育出许多本土西洋画名家。
西洋画台湾女艺术家代表#1:郑琼娟
郑琼娟(1931 - 2024)出生於新竹医生家庭,升学期间正值战後台湾光复期,精熟日文的她难以应付中文考题,因此无缘考上目标的台大理化科系。郑琼娟後来受师长建议,改考取师范大学美术系,师承本土知名西画家李石樵、廖继春等大师。郑琼娟在大学期间,因为优异的绘画天分,也加入推动现代艺术运动的「五月画会」,成为初期第一批画会成员。只是,身在台湾的她,下一步依旧不知何去何从,呼吸不到自由未来。
郑琼娟,《自画像》,1954,油彩、木板。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郑琼娟毕业後没多久,在一场画展中因缘际会认识了承办人,对方相当欣赏郑琼娟气质,把在日本工作的儿子介绍给她,并说:「去日本,你可以去东京艺大读书。这句话彷佛是黑暗中的曙光,郑琼娟决定为自己放手一搏,主动向父母争取这场婚姻,更单枪匹马前往相亲、公证,在当时十分大胆前卫。
嫁去日本後,排山倒海而来的却是残酷的现实:她必需与先生住在简陋的宿舍,要委身家庭中成为主妇与母亲,环境与身分的剧烈转变,让郑琼娟根本无法实现梦想。但她从不为自己做出的决定後悔,静心操持家务,直到孩子长大後再度拾起画笔,60 多岁时重返画坛发表画作。郑琼娟从学生时代的静物绘画,後来转为抽象的意境,将生活压抑许久的无奈感宣泄在画布上,形成奔放淋漓的图像,画面中大多是红、黄、黑与白,绽放着饱满坚韧的生命力。
郑琼娟,《阳》,2003,油彩、画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郑琼娟曾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下:「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意志要坚强......要自己负其责任,自然你的一生是由自己的行动来决定的。」或许年轻时的天真让她绕了一大圈,但她仍勇敢地朝着心之所向。走了数十年的远路後,终於还是成功完成她的艺术梦想了。
↓ 延伸收看 ↓
推动台湾艺术走向现代创新的「五月画会」,还有哪些画家与作品?当代台湾有哪些闪闪发亮的女性创作者?即日起至 12/15(四)号前,走进北美馆《飞地:一部自传的诞生》阅读 28 位横跨世代的女性生命故事。
西洋画台湾女艺术家代表#2:洪美玲
洪美玲(1940 - )自小成长在山水之间的花莲,毕业後担任教师十多年的光阴间,曾有机会接触到西画,激起了洪美玲对绘画的热忱,她便毅然放弃稳定的教师工作,40 多岁只身远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攻读绘画。
想不到迎面而来的,却是从生活上到创作上,天翻地覆的巨大转变。洪美铃原先习惯的传统临摹技法,一口气全被教授否决:「你要表现什麽?你的思想情感在哪里?」洪美玲大为震撼,决定开始往内剖析自我:以她喜爱的老庄思想为轴心,撷取水墨画中常见山路小径为画面主干,采用西画技法融合水墨的「皴(ㄘㄨㄣ)法」,发展出以编号命名的《寻道》系列。每一幅都是都寻觅自我的过程,画中每一条路径都是诚实面对自我的轨迹。
洪美玲,《寻道1号》,1983,油彩、画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洪美玲笔下梦境一般的构图,也投射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年幼时家庭曾受白色恐怖迫害,洪美玲深感不自由带来的压迫,便藉由创作不断寻找宁静与自我。洪美玲将心中向往的桃花源转映在画布上,组成一幅幅彷佛用积木反覆堆叠,搭出通往美好未来的寓意画面。洪美玲的《寻道》之路至今编号早已破百,她曾在受访时,被问到什麽时候才会停笔?「画到我眼睛满意为止。」她微笑回答。
洪美玲,《寻道》油彩、画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旧时女性艺术家身处战乱中、家庭里、丈夫与小孩间,像颗停不下来的陀螺,不断在女人、妻子、妈妈的角色中打转。但这些女性不曾被现实击倒,始终没有忘记、更没有放弃灵魂深处对艺术的热爱,背着生活的沉重包袱,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再一片一片拾回自己的模样,以勇气之名,一笔一画忠实记录她们的自由心声。
台湾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之路,从崎岖窄小的石头路,近年渐渐走向康庄大道。在这条寻觅美好与自我的进行式中,她们坚定的脚步永不停歇。
郑琼娟,《悟》油彩、2013,画布,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北美馆今年秋季双双推出 跨世代女性艺术家特展《飞地:一部自传的诞生》,暨探寻胶彩画在台湾落地样貌的《喧嚣的孤独:台湾胶彩百年寻道》,呈现百年众多优秀女性艺术故事、台湾画坛传奇之作。展览项目丰富精彩,一口气涵盖油彩、胶彩、版画、小说、玻璃纤维、影音......等多元媒材,在画布上、文字中、影像里,自由阅读她们充满韧性的勇敢传说。
.
.
.
▌世界再喧闹,她心中都有一片宁静的创作飞地
.展名:《飞地:一部自传的诞生》
.展期:2024.10.05 - 12.15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1A、1B展览室
.展览介绍:点我看更多
▌长年累月的生命重量,磨成隽永鲜明的颜色
.展名:《喧嚣的孤独:台湾胶彩百年寻道》
.展期:2024.10.12 - 2025.2.2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二楼 2A、2B 展览室
.展览介绍:点我看更多
▊ 更多「她」的艺术人生
4 个欧姬芙人生金句,揭开现代艺术大师的传奇一生
直击大师创作现场!插画还原草间弥生等7 位世界级艺术家私密的作画时光
专访摄影师余惟、剪纸艺术家 Wuba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