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生活在這世上,或多或少會感受到壓力,有些時候壓力會使人成長,卻也可能成為壓垮自己的來源。所以每當面臨壓力時,大腦會讓我們認知到自己正在面對壓力,但是卻沒有提醒「微壓力」的機制。
所謂的微壓力,是日常生活中身處在與家人、同儕、戀人、朋友之間的無形壓力,這些微壓力過於細小,所以並不會花費過多精力去在意它。但這些微壓力隨時間壯大的過程,長期下來不但損害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負擔。
{本文內容由是由平安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
▌別讓微壓力損害心靈健康!
日常光是要面對生活的壓力就讓人喘不過氣,不過這些壓力在腦中會不斷提醒自己,當無法承受時也會出現防禦機制,讓自己不受到更深的傷害。
但是,微壓力存在於日常生活與家人、朋友、戀人的相處間,無形之中漸漸形成對心靈產生負擔的微壓力。
這些微壓力正因為不好察覺,所以時常被忽視,卻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書提供方法讓你培養對抗微壓力的方法,以嶄新角度面對人生!
▊作者
羅伯.克羅斯(Rob Cross)
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全球領導力講座教授。Connected Commons的共同創始人兼研究主任,這是一個由一百五十多個領先組織組成的聯盟,旨在加速對人際網絡的研究與實踐。
凱倫.狄倫(Karen Dillon)
身為《哈佛商業評論》的特約編輯和「班揚全球家族企業顧問公司」(Banyan Global Family Business Advisors)的編務總監,她被跨國社會企業培育機構「阿育王」(Ashoka)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及啟發性」的女性。
微壓力無形中對生活帶來的危害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我們原本並未打算寫這本書。過去這二十年來,我(羅伯.克羅斯)一直在研究高效率組織的網路動態以及高績效員工的合作實務。
我寫過許多文章講述有些人工作起來遠比其他人更有成效,因為他們懂得善用自己的人際網路。我試圖找出企業往往會有的錯誤假設,關於哪些人是公司裡最有價值的員工,以及這些人如何利用人際網路來獲致成果。
可是當我對高成就人士進行了一系列訪談,試圖了解使他們能與他人有效合作的實務做法,我偶然發現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收聽迷誠品Podcast
解不開的耳機線、被紙張劃破手指、穿白鞋遇上下雨天,日常生活裡,有哪些人事物,經常挑起你的「小情緒」?不會特別開心、不會特別難過,但是總是默默苦惱、壓抑心底?過去,你也許聽過壓力會引起人類戰或逃的本能,但你或許不知道:某些「微壓力」才是你身心俱疲的真正原因!
在我所作的第一批訪談中,我聽到了一個很棒的故事,是關於一名生命科學高階主管在收到醫生的嚴重警告之後,人際網路在幫助她改而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所發揮的作用。
她說自己從久坐不動的工作狂變成會主動挑選度假地點,讓她能和丈夫一起去跑馬拉松。在我們交談時,她精力旺盛,而且生活狀態顯然極佳。由於我的訪談對象乃是各個組織所認定的高效率員工,受訪者當中會有一、兩名馬拉松跑者也合情合理。
可是,當她津津樂道地和我分享她的新生活方式,令我感到納悶的卻是另一件事。一個顯然目標明確的人何以會如此嚴重地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我突發奇想,問她起初是什麼讓她偏離了軌道。她一時語塞,然後對我說:「就只是生活吧,我想。」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於是我們刻意向其他接受訪談的高績效員工(共三百人,男女各半)提出類似的問題。
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在壓力下即將爆發的火藥桶,但是大多數人都並未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狀態。要等到訪談已經進行了相當長的時間之後,他們才會承認自己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上要跟上腳步都很吃力。而這些人卻是被所屬組織公認為表現優異的員工。
在訪談中,許多人都語帶哽咽,甚至眼淚奪眶而出,感嘆自己看不見擺脫困境的出路,覺得自己就只是勉強撐著。做了幾十年的研究,我很熟悉高績效員工為了達到職業目標而經常承受的那種有形的壓力。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但是這種情況完全不同。那的確是壓力,但不管是他們還是我們都找不出語彙來表達這種形式的壓力。
在交談中,我們逐漸發現,使他們感覺到不堪負荷的從來不是單單一件大事,而是他們沒注意到的微小壓力在無意間不斷累積,嚴重影響了這些人的幸福,雖然他們看似擁有一切。我們把這些微小的壓力稱作微壓力。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有大量數據告訴我們,世界各地的人都承受著程度空前的巨大壓力。例如,蓋洛普公司所作的「年度職場現況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是,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受訪者「勝任愉快」,而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員工表示在典型的工作日中承受「很多」壓力──這個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
可是,對於這種新形式的壓力所造成的損害,大家所知甚少,也並未充分加以研究。這種損害十分隱微,但是累積的作用足以打亂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就連高績效員工也深受其擾。
▌看更多舒緩壓力的好方法
微壓力產生主因是什麼?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我們都同意我們如今生活在一個全天無休的超連結世界,誰都可以隨時用簡訊、電話或視訊通話和我們聯絡,而且是在我們的每一個生活領域。我們必須全天候隨時待命,不管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業生活中。
可是高績效員工和其他的聰明人,好比讀者您,並未意識到這些連結引發了大量的微壓力,這種壓力遠遠超出一張長長的待辦事項清單或是排滿的行事曆。由於微壓力來自個人生活中以及職業上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在情感上也存在著多層次的複雜糾葛,我們無法在一天結束時就將之甩開。
微壓力滲入我們的思緒,消耗我們的精力,轉移了我們的焦點,一點一滴地竊取了我們的生活。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當許多人在訪談中娓娓道出自己生活中令人心碎的故事,我決定轉而研究該如何解決微壓力這種尚不為人所知的流行病。當我聆聽那些高績效員工述說那些微小壓力在不知不覺中如滾雪球般愈變愈大,成為影響他們個人幸福的壓力,我意識到自己也沒能倖免於微壓力的影響。
就跟讀者當中的許多人一樣,我很容易答應太多的工作計畫和請求,假定我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憑著意志力就能度過任何難關。
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我能熬過這一週,我就能撐下去。只不過每一週都成了這一週。到最後,我抱持這個態度好幾個月,完全沒有休息。而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微壓力的長期漣漪效應。我當時處於前所未有的最差狀態,而且已經太久沒有全心全意與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處。基於個人因素和職業因素,我都需要了解此一現象。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懷著這份急迫感,我聯繫了凱倫.狄倫,問她是否願意和我合寫這本新書。她曾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的共同作者。
我一直很欣賞凱倫和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合著的這本書。該書的重點在於幫助人們了解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活。她自己也經歷過職業生涯的快速發展,後來在生活上做出了一些重大改變,使她能夠重新調整自己人生的優先事項。
她在職業生涯的顛峰毅然辭去了《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職務,有幾年的時間把生活重心改放在家庭上。直到她找回了生活的平衡,才又完全恢復職業活動。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我們花了好幾個月討論我所作的研究,然後決定我們不只是想要寫這本書,而是也需要寫這本書,來幫助其他人了解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在疫情期間合作使得這個目標對我們兩人來說都更為明確。你的身心健康關係重大,不能讓微壓力毀掉你的生活。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兩個都刻意運用了我們從研究中學到的一些策略,來減輕自身的微壓力。
圖片來源:《歡迎來到三達里》_JTBC
有時當我們發現自己陷入了舊日的習慣,就會暫停會議,以提醒自己要避免在無意間引發一波波施加在對方身上的微壓力,或是我們會在每次通話時特意花幾分鐘時間來聊聊個人的事,哪怕時間緊迫。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兩個都努力在工作之外維持和朋友與家人的聯繫,以對抗乃至預防我們也必須面對的微壓力所帶來的損害。在我們展開這件工作兩年之後,我們已經更能夠掌控自己承受的微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