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又津:如果讓我再寫一次「我的志願」……——《提案》5月號「工作的理由」
撰文 陳又津工作的未來,從虛構開始
只要爸爸媽媽和我能吃飽,那他們就會常常帶我去公園玩了!
我的志願,就是賺到夠用的錢。
但作為國語課小老師,多少知道了作文要拿來討好老師拿高分,起手式寫我想當老師,春風化雨;或醫生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有多少成語用多少,用得越多分數越高。我最好的朋友寫了想做計程車司機,每天開車到處玩,我們都覺得這計畫不錯,可以遊山玩水、增廣見聞、路見不平——我負責成語外包,這樣她未來要環遊世界的時候,我隨時能從公園出發。
但我真正想做,但從來沒說出來的,是作家。
只是作家這份工作沒有考試,沒有證照,也不是自己說了算。文壇和市場不是輸入Google地圖就能找到的地方。自稱是作家但沒有任何書籍出版的話,又遠遠超過了我當時的想像力。
然後,我的志願成真了。
同齡人大多在上班,別人放假時身為作家的我在各地趕場,沒人跟我在公園玩,倒是更常去圖書館打字用餐吹冷氣,擁有寫作必須的大把時間,也想通了人在小說中無法迴避自我,倒是在非虛構的場域可以某種程度地隱匿。
在搜尋欄鍵入自己的名字,確定一下客觀事實,這樣應該可以了吧。
現在的作家有各種定義,不再只是書籍作者,工作不限於講座、代言、拍片、改編、開課、推薦序、邀稿、企劃……如果跨出這些選項,甚至會讓人懷疑:我這樣還算是作家嗎?不知是幸或不幸,我們走到了新的時代,從網路連載到實體書出版,從文字到影音,開訂閱制像是寫一本沒有盡頭的書。
如果讓我再寫一次「我的志願」,而且將在不久的未來成真,那我要成為——BL小說裡的霸道總裁攻,身高186公分,魔羯座,ENTJ!
想像這世上尚未存在的事物,並且讓別人相信,它應該存在。
這才是我的工作。
但在現實的這一邊,我抱持作者的服務精神在社群發問:「新小說主角要作家還是攝影師?」結果一面倒向攝影師,還有人許願工程師……欸作者不是許願池好嗎?
但我是。
打開某工程師的PS遊戲庫,在《中國式家長》這款模擬遊戲,他所有選項都選了不是自己的那條路,最後他成了運動員。
讀者希望作家寫攝影師,作家的內心住著霸總,工程師培養的角色是體育健將……那個計程車司機朋友,應該也開上了別的道路。
職業引領我們一點一滴發現:自己能做、也做得不錯的事,當這些事物愈來愈具體,就有了專屬的名字。
或許某天我在公園睡午覺醒來,不小心成為霸總攻時,我會欣然接受安排,等待命中注定的那人自己走過來。
撰文|陳又津
1986年出生,著有《少女忽必烈》、《準台北人》、《跨界通訊》、《新手作家求生指南》、《我媽的寶就是我》、《我有結婚病》等。近期創作發表於電子報「陳又津電波頻道」。
▌討論更多「工作的理由」
☞ 多利:在撐住現實的同時,讓我有餘力去養喜歡的動物、做喜歡的事。——《提案》5月號「工作的理由」
☞ 倉鼠球:現在的我,正處於「刻意與工作拉開距離」的階段吧。
☞ 許瞳:我決定找份白天正職,假日再回音樂產業打游擊。
☞ 持續熱愛的工作——專訪「Yu Chocolatier.畬室」創辦人暨主廚 鄭畬軒
☞ 畫壓抑累垮的兔子,也畫出自己的出口——專訪「星期一的布魯斯」創作者菲比
☞ 李奕樵:斜槓不是兩個賽道,而是你專屬的新賽道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工作的理由
Dear Job, What Are We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