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样玩,玩出孩子超能力
撰文 賴以威 (數感實驗室創辦人)但其实只要找对方法,轻松的玩耍也能培养数感思维。
数学里有各种分类,1、2、3……是正整数,-1、-2、-3……是负整数。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喜欢分类,把知识分成不同的学科,把活动分成学习跟玩耍等等。分类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也有了清楚的界线。
然而,有些事物却没那麽容易分类,比如说「勒洛三角形」。这种图形和一般的正三角形类似,不过三条边从直线变成了圆弧,是以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所画出来的圆周。一般的正三角形是多边形,但圆胖的勒洛三角形还能称为多边形吗?有趣的是,勒洛三角形具备了正三角形没有的优点,它可以像圆形一样顺利的滚动。那麽,把它归入圆形的类别会比较合理吗?
【图说】跟着《赖爸爸的数学实验:15堂趣味几何课》书中的实验步骤,画画看可以滚来滚去的勒洛三角形。
动手做数学实验和勒洛三角形一样,也是难以分类的活动,它既是玩耍,又是学习。以学习效率来说,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精熟一项知识,透过数学实验可能比不上传统的纸笔运算和反覆练习;以娱乐程度来说,它也赢不过许多手机游戏。不过我认为,透过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来学习数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操作体验,从中学到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同时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愿意主动亲近数学,学习更多!。
《赖爸爸的数学实验》这套书,就是秉持这个道理,从生活中取材:举凡街道上的人孔盖、凤梨上的果目、切蛋糕、切巧克力、上庙里掷筊求神问卜等等……从孩子熟悉的话题带着他们去玩,让他们体会原来生活中有这麽多数学、这麽多有趣的知识。
【图说】凤梨是照着「加法」长的?拿起凤梨算算看,是不是每颗都一样?《赖爸爸的数学实验:12堂生活数感课》
好玩、会用,就能激发兴趣
「觉得好玩、觉得有用」是我认为这个世代的教育中,特别重要的两件事。在网路、手机以及电脑等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现代,多数孩子都能凭着自己的力量找到想要的资讯。他们没有知识匮乏的问题,却有「到处都是有趣事物」的困扰。因此传授孩子知识时,更该设法呈现知识的趣味面。这不需要刻意营造,只要回到知识最原本、尚未经过萃取的样貌,很容易就能达成。
打个比方,如果想要摄取营养,比起去菜市场买菜、料理、烹煮一道菜,吃下几颗维他命不是更有效率吗?但很显然的,费心烹煮的菜肴比维他命美味多了!同样的,当学习机率时,与其教孩子许多公式与算法、迅速解题,不如让他们知道,其实天气预报、掷筊,甚至是抽奖都和机率有关。这样学习到的知识,不是更贴近生活又令人印象深刻吗?
【图说】降雨机率10%却被淋成落汤鸡?降雨机率90%结果一滴雨都没有?机率到底怎麽算的呢?《赖爸爸的数学实验:12堂生活数感课》
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忽然发现「原来是这样噢!」,内心同时涌现巨大的喜悦。搞懂一件事情、好奇心被满足,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源头。就像是阿基米德体悟密度时,惊喜的从澡缸跳出来、光着身子在街上跑;也像高斯小时候发现如何快速的把1加到100,那样的兴奋快乐。这套书里每一项数学实验设计的背後,都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类似的快乐,希望他们体会到原来「求知」是这麽好玩的一件事。
对周遭大小事的好奇心与想要找出答案的行动力,就是学习上的超能力。透过这套书的实验活动,带着孩子玩出数感、拥有数学超能力吧!相信你们会发现,原来生活跟数学的距离,可以这麽近!
撰文者简介
赖以威
师大附中、台大电机系毕业,现为台湾师范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
「数感实验室」创办人,目标是让每个人在生活中「看见数学、爱上数学」。
着作
【赖爸爸的数学实验:15堂趣味几何课】 带书回家
【赖爸爸的数学实验:12堂生活数感课】带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