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人也曾是受伤的孩子:别拉着孩子做巨大的美梦,更不要抹去他们天生的光采
撰文 千里淳風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与故事线,不可能专挑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戏分来演,这套剧本的运作逻辑是什麽?
《你以为的偶然,都是人生的必然》作者千里淳风是有十几年资历的命理师,被粉丝昵称为「大叔」,找他求占论命的人分布台湾各地与海外。推算的命例愈多,他愈深刻觉得命理最重要的意义,在於让人有自我提升、自我改善的机缘。他在书中以数十个实际发生的生命故事为引子,直击你我可能都会有的苦恼与挣扎,带领我们了解命运的本质是什麽?人生的烦恼从何而来?如何面对感情、工作、婚姻、亲子教养等人际的贪瞋痴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乃至如何改运?练习有意识地认识自己、修正内心,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就能对某些人、某些事释怀,走出一条最适合的路。
{本内容节录自《你以为的偶然,都是人生的必然》,由天下杂志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jonas mohamadifromPexels}
很多孩子受的伤,是由大人造成的。很多大人,也都曾是受伤的孩子。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日後的人际、感情、婚姻与教养所造成的影响,往往出乎意料的深远。
甚至,就连当事人也很难察觉,在成长的路上,父母与家庭在自己身上烙下了什麽印记。
然而,不管那是什麽印记,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也回不去了。但面对孩子,我们还有第二次机会,开展一段珍贵的亲缘。
在所有关系中,亲子关系是最特别的,它从血缘而来,完全没得选。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辈子的关系。
教养子女,更是条漫漫长路。
每个孩子天生八字带来的命格、性格都不相同,天底下并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教养方法。唯一最符合自然及人性的方式,就是「顺性而为」。
不要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不要拉着孩子做巨大的美梦,更不要抹去他们天生的光采。
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命运剧本。可以同台演出,也可以临时加演,却万万不可将配角演成主角,抢走孩子的戏分,夺走他的人生主导权。
想办法带着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开拓属於他自己的人生。慢慢地就会发现,不管是花还是草,都各有独特的美。
珍惜孩子天生的光采
我认识一对父母,两人都是医生,育有两个儿子。老大从小就是模范生,第一志愿考上医学系,完全就是爸妈的骄傲,也十足符合家人的期待。
伤脑筋的是小儿子。小儿子性格活泼,反应灵敏,有礼貌,挺讨人喜欢。偏偏他不太重视课业,经常因为功课迟交、考试成绩不佳而受到责备。
每个人都认为,这家人拥有优良的基因,小儿子肯定不笨,也一定可以循着哥哥的路,考上医学系。因此,大家经常拿哥哥来鼓励他,为他加油打气。
不过,更多时候是,忙碌的父母缺乏耐心,失望、不满之情溢於言表,因此造成亲子冲突。
其实,说小儿子表现差并不公平,事实上,他非常有语言天分,中、英文好不说,甚至才国中就已经日文检定初级合格了。
只是,他的数理完全不行。期待一个数理不优的孩子拚医学院,结果很好想像,不仅父母会失望,小孩也受苦。
我看过八字後,告诉这位妈妈,小儿子很优秀,但显然不是当医生的料。妈妈态度客气,但感觉得出来,她心理上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有着满满的失落感。
这是很无奈的,但我常觉得,人生有那麽多的期待落空,深究其原因,都是一开始的期待错误。
别把自己的战场丢给孩子打
一个人顺着本性做事,也做得好好的,我们偏偏要从反方向去期待他,甚至抹去他原本的那份光采,结果通常很难顺心如意。
很多父母是这样:我读外文系毕业,所以小孩英文一定要好。我是医生,将来小孩也要当医生。倘若是音乐世家,那麽孩子非学音乐不可。
还有一种状况是,把自己的战场丢给小孩去打,把曾经对自己的期待,放到了小孩身上,却认不清楚,我们所期待的这个孩子,本来就不该是我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从根本的第一步就搞错了。
当然,一定有许多非常适合承继家业或任由父母雕塑的孩子。因为大部分的人天赋都是比较平均的,他学这个可以,学那个也可以,纵然有长短项,但差异不至於太大,这就是常态分配。
所以,父母在某方面特别用心栽培,小孩就容易往那个方向发展。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传承几代的家业,这都很合理。
但话说回来,如果孩子刚好不是落在常态分配钟型区间那一块,而是偏极端的两边,父母还硬要逼他往中间靠拢,那就麻烦了。事与愿违不说,有时还可能造成悲剧。
为什麽有人老是觉得小孩教不好,老是对孩子感到失望?说穿了,就是因为父母搞错方向,产生错误的期待。
一个人的本性、天赋不可能说变就变,硬拗也拗不过来。所以,最重要的根本还是要「知命」。每个人天生有其优势、劣势,倘若能探究清楚并好好掌握,顺应本性发展,人生可以少掉很多挣扎与痛苦,自身的光采也才散发得出来。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天下杂志出版】精采内容
《没事的,我的焦虑怪兽》:给小大人和照护者的减压指南
即使被生活所伤,也不要忘记,你值得被爱|来自全球热销疗癒系绘本《男孩,鼹鼠,狐狸与马》的暖心拥抱
把「对不起」做为修复关系的ok绷|谘商心理师苏绚慧推荐绘本《怎麽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