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求职记忆的悬疑小说:《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撰文 少女老王(作家)那些年,你欺骗面试官的事,以及面试官欺骗你的事
还记得即将从学生身分毕业的那一年,人人都在新鲜人的耳边告诫「社会是个大染缸」,好像迫不及待要往我们这一张张白纸,劈头盖脸地抹上别人的色彩。
但是,究竟是谁擅自把新鲜人的色彩定位成白色的啊?
如果以大学毕业後踏入社会来计,一个在地球上成功生存22年的人类,真能以纯白无瑕之姿登场吗?真的有这样的白纸存在吗?
还是说,这一切,终归是一种成见?一种方便让「谎言」继续被编织的成见。
在翻开《六个说谎的大学生》之前,可能要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求职文化。
在日本,大学生的求职环境与台湾不大相同,日本的大学生基本上从大三开始,就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奔波。大约在每年的3~6月,这些还未脱稚气的脸庞之下,穿着各大成衣品牌推荐的「大同小异」的「必胜穿搭」,男生不外乎是白衬衫及藏青色西装,女生则是藏青色西装外套、白衬衫、及膝西装窄裙、黑色中跟鞋、透肤色丝袜,然後人手一个彷佛统一规格的面试包,将日本各大街头渲染成一片深蓝色,到处面试争取「内定」。因为一旦拿到内定资格,就能进入该公司实习,毕业後就能顺利进入职场、融入社会,日本公司每年也都会召开只对大学生伸出橄榄枝的面试活动,有些更要求履历书必须用黑笔「手写」才受理面试。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日本念书时,常常在咖啡店里看见穿着正装的大学生,额头上冒着汗,往桌上的履历纸振笔疾书,写错一个字,就再拿出一张全新的履历纸重写,渐渐的,桌上那装着冰咖啡的玻璃杯,也冒出了汗,桌子角落都是揉成一团的纸团。而大学生依旧在小心翼翼地刻字,途中若是电话响了,便会匆匆忙忙放下手上的笔,双手拉了拉西装外套的衣领,把身子坐挺後再微微向前倾,直视前方,恭敬地接起电话,电话中间还不断地对着前方的空气点头或鞠躬,彷佛电话另一头的人就坐在对面似的。
如此制式化的生态,让「求职活动」成为大学生除了读书之外,最重要的事之一,也导致养成了各种歪风,像是「毕业後还在找工作的人就是不积极或能力不足」的风气、以及「用统一穿着抹去个人色彩」的风气等等,当一个又一个成见堆砌起来时,企业主与大学生都狂热的求职生态完整了。
而一个完整生态里,不可能只有太阳,黑暗也是滋补生态养分不可或缺的一环。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中登场的六个大学生,就是在一场求职活动中相遇,那是由一间在现实世界里堪比「LINE」社群企业的公司Spiralinks所举办。
Spiralinks的人事部主管号称面试了5,000人,经过重重关卡後才筛出这六个大学生,塑造出彷佛「天选之人」的氛围後,还加码提出一个更好的消息:那就是如果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彼此磨合成最棒的团队,同心协力之下,六个人都能拿到内定。
当这六个大学生踏出Spiralinks大楼,热血沸腾地以「要一起拿到内定」为目标,并且真的携手努力、互相扶持时,一则来自人事主管的讯息,打破了他们好不容易凝聚起的信任。
原本夸下海口要录取六个人的那个人事主管,只是在书面上说了一声抱歉,就将游戏规则改为只录取一个人。
而这一个内定的人选,竟还是由六个大学生自己选出来。他们必须被关在会议室里二个半小时讨论出结果,如最後无人胜出便全部淘汰,人事部甚至在会议室里架设了三台摄影机,将他们的讨论,同步直播给人事部观察。
於是,这个串起整个故事的案件,在会议室里发生了。
而凶手的真实身分与动机,你完全无法在阅读途中就猜出,而是要等到作者决定揭晓的那一刻,你才明白,原来这一切的起点,早在一开始那被轻描淡写带过、但在人事主管口里很浮夸的「5,000人来面试」中,就开始了。
我们无法猜到凶手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曾经是求职者,而我们每个人,都曾为美化自己的经历说过谎,於是在故事进行的途中,我们会下意识地脑补各种理由、各种藉口,再透过作者的描述,擅自对每个角色产生成见,然後再被作者打脸,然後再继续相信作者公布的真相、然後再次被打脸。
经历无数次的打脸反转,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多次错怪感到良心不安,但却无法找到「中立」的角度去看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只因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些人」。
就当我们开始感到无力时,有人发起了挑战。
「为了得到企业主的青睐,每个学生都在说谎。公司也好不到哪儿去,只说些对自己有利的事。」
(摘录自《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参加面试,某种程度上来说,真的很像人间观察。
大概是因为八年换了八间公司的经历,常常在大小公司之间穿梭、面试,所以遇到的奇葩问题真的快要可以集结成册。
还记得曾经被问过「血型是什麽」,被录取後进去了几个月,在某次老板对某个同事大发飙时才猛然发现,原来老板真的讨厌某种血型的人,所以才会要求主管在面试时设置这一道问题。
「这世界上只有四种人吗?」
我还记得,当我乖巧地端坐在面试桌的另一端,听到这个问题差点就激动了,努力压抑着情绪不直接回答,而是这样脱口反问面试我的主管。而坐在面试桌另一端的主管,也只是笑了笑,再翻翻我的履历,然後视线停在血型那一栏,她惊喜地点点头,画了一个圈。
另一次的面试经验,是被问到:「是否可以在老板开你黄腔时依旧保持微笑。」
我当时就被这个问题的诚实与细腻程度震惊了,一瞬间,我差点以为自己在酒店面试,但回过神来,自己还坐在杂志社的会议室里,然後问这个问题的女主管,还在笑盈盈地等我回答。
我记得自己努力控制表情後,笑着说了声:「不行」,女主管竟然叹了口气,跟我说:
「老板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看到女生就是会忍不住。」
「你如果可以忍耐的话,这份工作就是你的了。」
「都出社会那麽久了,不可能那麽纯真了吧?忍一下,不会怎麽样的。」
当时的我,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加上待遇是随便我开,所以昧着自己的心,说着「自己可以忍耐」答应了下来。结果果然吃尽了苦头——老板不仅爱开黄腔,还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对女性员工各种压榨,如「禁止请生理假」、「月经是一种病」、「老了没人要就是老处女」,种种的性别羞辱与偏差,都让我在职期间心理饱受压力,最终离职收场。
後来,我去面试另一间公司,面试我的主管在会议室里,大谈自己的梦想,以及公司给他的限制,他诚恳地希望能找到一个工作夥伴,与他一起突破重围,并当场出了一个关於他最近想推动的计画题目,询问我的意见。
这大概是我经历过最正常的面试了,在与他讨论的途中,一来一往的诘问交锋,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劲与热情,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他的团队的一分子,为了加深他的印象,我还在他问我:「觉得自己的优点是什麽」时,主动建议他改问我:「缺点是什麽。」
他当时很惊讶我会这样说,我笑了笑,告诉他:
「其他间公司都是问缺点,只有你问到我的优点,所以我觉得你很特别。」
「我的优点就算现在告诉你,我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话,还不如坦承自己的缺点,看是否有彼此磨合的机会。」
他听完以後大笑,然後,我就录取了。
但进去以後,我的工作内容,却完全不是当初讨论的那样,而这个主管,也完全失去了那天在会议室里的风采,彷佛会议室里的契合与激昂,全是一场戏,一场替人事终结开缺恶梦的戏。
这些过程中,到底有多少谎言、多少实话?
我真的是因为想提早确定彼此是否能磨合,才主动提出讲缺点的吗?
难道不是因为刻意想给对方加深印象,才自作主张地更换题目吗?
而我那天坦承的缺点,是真正的缺点吗?
还是,一切都是为了录取而用尽的心机呢?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不只是道尽求职者的辛酸与处境,也揭露了某些伪善面试者的私心与不公,还大胆地讨论到公司号称「福利制度」的「根本没福利制度」,以及对无数潜规则的细腻描写与嘲讽,不论是正在找工作的人、抑或是已经在职场上打滚多年的人,能在这本书里,看见曾经带着初心的自己,以及不知从何时开始,跟着整个社会生态,默许了那些不惜用无数谎言去毁掉别人、保全自己的自己。
「找些方便自己解读的情报,自行汇整後就以为很了解这个人,不觉得太武断了吗?」
(摘录自《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盒拼图,包装上有当事人的肖像画,但当我们把拼图倒出来想照着盒子上那样拼时,却怎麽样都找不到能彼此契合的2片、10片、100片、甚至1,000片拼图。因为不是当事人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包装盒上、当事人想让大众看见的图案,以及我们眼中自以为是正确的拼图突破点。
但实际上,这盒拼图除了当事人本人,谁都拼不起来,哪怕是相处最久的家人、知心交心的伴侣、共福共祸的死党,终究也只能拼得起一小部分的当事人。
你可以毫无理由地用私心去讨厌一个人,但没有谁有资格用自己的成见,去故意伤害任何一个人。
就算你,正在被别人这麽做。
有一种「恶意」,比杀人更深刻
2022年本屋大赏第5名.日本书店员最想卖的烧脑神作
《六个说谎的大学生》
{本内容由采实文化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者简介|少女老王
曾任职於新闻媒体,现偶尔插花补习教育。着有《那一年,那些没人说的故事》、《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边的故事》。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采实文化】精采内容
《选择障碍世代》教你逃开看似自由却不幸福的文明病 #诚品选书
人心藏有多大的恶意?8本「悬疑小说」推荐
压抑上班族必看!日剧《我要准时下班》5个职场求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