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历过对方的伤痛,就别轻易评价,《除了病,我一无所有》
撰文 洪子如(April)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翻开的那页内容并不足以构成你评价它的好坏;没有参与过他的伤痛,就不足以了解其中的痛苦,许多时候的疼痛与难受并不能用一句「久了就会好」、「我懂、我理解」轻描淡写地带过。
或许对方不需要你的安慰与同理,只是需要静静地陪伴。
{本内容节录自《除了病,我一无所有》,由采实文化提供;仅反应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亲密的人在我面前崩溃哭泣、诉说自身痛苦之事时,我会尽可能地面无表情。
或许是在自己的经验里,当我忍不住对他人展露真实情感时,很害怕对方同情的眼神和语气,当我察觉到那些心疼与怜悯的话语,只会让我的情绪更为低落。於是我训练自己在接收别人的悲伤时,尽可能地像一根只会眨眼睛的木头,不随意丢出任何多余的情绪给正在受伤的人。
这才想起了初期谘商时,我曾抱怨谘商师没有给我任何建议和方向,就是让我讲,顺着我讲,当时觉得既浪费时间也浪费钱。
图片|tvN (Drama)
我曾经换过三个谘商师,在整个过程中,面对讲了五十分钟的我,他们只有以专注的眼神看着我,不做出任何回应,直到最後才告诉我,他们认为没有把握处理好我的状况,问我是否同意转介。
就这样,难以提及的过往细节被迫硬生生讲了三次以上,又哭又累地走出谘商室,才发现又要重复第四次了。事件和回忆的经过变得更为清晰痛苦,也开始知道自己是没办法接受现实的哪个部分,甚至开始接受那些无法接受的自己、不想谈论时的感受,一块一块地拼出情绪的原貌。
後来,我很感谢那三位替我转介的木头谘商师们,谢谢他们在认为自己没有把握时不随意回应我,保持谨慎与专业,不讲出任何一句认同我或是否决我的话,甚至连「对,我懂,我理解」这些接话词都没有。对方毫无反应的情绪,让我当时脆弱危险的状态维持在一个低点,不会变好,但也没变得更糟。
或许我能还活着,是因为他们丝毫不回应我的情绪,让我在面对自己的悲剧时,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於个人疗伤,而非关注他人对此事的评价。
我希望自己能小心翼翼保护亲近之人的情绪与状态,尽可能地对於他人的悲伤面无表情,如果我没有把握,就什麽都不要说。
.
.
.
▊没有谁能完整参与你的悲伤
这次,我们不加油,愿「理解」能瓦解「误解」。
承接自己的悲伤与难受 《除了病,我一无所有》
▊关於作者
洪子如(April)
现於网路社群推动「#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现任职於电视台网路广告制作人与编导。
2020年,担任电影《孤味》、《逃出立法院》侧拍摄影及花絮制作。2019年,导演VR作品《like plant like painting》身心障碍虚拟实境体验计画,获文化部平权个人最高补助。
▊延伸阅读
同病相爱;其实,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都是《怪胎》
生病的心长什麽样子?西班牙建筑师以房屋设计,诠释不同病者所处的内心世界
看到这儿的你,滑了多久?《选择障碍世代》教你逃开看似自由却不幸福的文明病 #诚品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