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皇冠文化,首图由皇冠文化提供}
▌凑佳苗出道十五年的黑暗之作
蝴蝶博士榊史朗从小身边就伴随着蝴蝶,从埋藏蝴蝶的屍体,再到学会制作标本,史朗对於蝴蝶产生强烈的渴望与热爱。
後来投入蝴蝶研究的他,带着儿子回到儿时的家,看见五位美少年的史朗,新中逐渐浮起一个危险的念头……
▊作者
凑佳苗
一九七三年生於广岛,是日本当前最受瞩目的畅销名家。
出人意表的争议情节,引人入胜的文字功力,以及阖上书之後仍令人反刍再三的悬疑余韵和人性挣扎,是她的作品能够博得读者和评论家一致好评的最大魅力所在,被誉为「黑暗系小说女王」。
凑佳苗《告白》到《人类标本》书写题材的转变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Q1:老师的创作,经常以锋利的笔法切开人性的外皮,继出道作《告白》,揭露校园霸凌、教育问题,接下来持续透过《少女》、《赎罪》、《为了N》、《母性》等作,描写崩坏的青春、扭曲的亲子关系、罪与罚的辩证等议题,将人心的赤裸阴郁挖出摊开在读者面前。近年的作品如《未来》、《广播社》、《落日》等,则能感受到人性较明亮、带着救赎色彩的一面。
《人类标本》是老师出道十五周年的纪念之作,您曾在接受访问时提到,这次是时候回归原点了。这部作品从书名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不容小觑的黑暗。再次书写「黑暗系推理」,您的心境、创作模式是否有任何转变?
A:《告白》是我踏入文坛的第一部小说,在创作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在意周遭的眼光,但是成为作家之後,当时孩子还在读小学,为了避免孩子因为周围的偏见而受到伤害,所以我自我设限,在作品中避免出现性和暴力的内容,描写残酷的场景时,也尽可能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但是,随着孩子成年,不需要再顾虑周围人的反应,於是就卸下了自我的限制,即使在描写残酷的场景时,我也努力比之前更彻底、描写得更入骨。
Q2:过去老师多以女性视角来创作,许多作品如《告白》、《母性》、《恶毒女儿.圣洁母亲》等,对母女关系更有细致深刻的描绘。在小说《反转》中,您头一次以男性为主角描写,并曾分享您会特别观察身边的男性,去模拟角色心境。
这次您不仅再次尝试以男性视角书写,更选择了「父子」的设定。这项尝试有为您带来什麽样的挑战吗?您是否为此做了任何研究或准备呢?
A:在签书会等场合,经常有读者希望我写「父亲和儿子」的故事,所以我就决定改天要来写这样的故事。我并不觉得是太困难的事,只是这次强烈意识到要聚焦在「父母和子女」这个主题,事先并没有特别针对这件事蒐集资料,而是在脑海中勾勒各种「父母和子女」的组合,最後写下了最符合故事主题的「父亲与儿子」的故事。
Q3:承上题,除了父子关系,这次您也挑战了一向回避的「弑子」题材。是什麽让您决定做出这项突破?
A:在刚出道时,身为人母,这的确是我最不愿意想像的主题,但是身为小说家,却又很想挑战这个主题,所以我决定以後再来写。如前所说,因为我家的孩子已经成年,我认为能够跳脱自己和孩子的个人视角,从客观的视角描写更具普遍性的父母和子女,所以就决定来挑战。
凑佳苗从《人类标本》传递美与恶彼此互相辉映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Q4:老师出道至今,累积了超过三十部作品,围绕各式各样的议题书写,如校园霸凌、毒亲、教育、媒体乱象、道德伦理、司法制度等,每部作品都是老师对这个世界所提出的探问。
在《人类标本》中,也触及青少年犯罪、亲子问题、道德伦理、网路暴力等面向,而同时,这些人性的黑暗面,却与「美」同时被陈列在读者眼前,让人不禁思考,美与恶会不会是一体两面?老师是否想透过这部作品,向世界提出什麽问题,或传达什麽样的讯息呢?
A:什麽是「美」?什麽是恶?人类不是透过多数决,决定了判断的标准吗?我藉由蝴蝶和人类不同的视觉方式,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部作品,从客观的角度,思考自己所看到的世界。
Q5:在小说中,「蝴蝶博士」不惜杀害少年们,也要追求极致的艺术;而被杀害的少年,分别对应不同的蝴蝶,老师将人性的复杂面向与蝴蝶多样化的外型、习性以巧妙的方式作连结,非常有意思。能否请老师和我们分享创作这部作品的契机呢?
A:首先,我想制作人类的「标本」。我想挑战是否能够运用文字,表达一眼就可以了解那个人的特徵,诉诸视觉的效果。我想起童年时代热中的昆虫采集,决定将蝴蝶作为象徵性的意象。在查蝴蝶的相关资料後,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特性,尤其对蝴蝶视觉系统产生了兴趣。於是我开始思考,艺术到底是什麽?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是同样的世界吗?
在这个基础上,逐渐酝酿出这部作品的主题——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并不相同,但我们是否理所当然地以为别人看到的和我们一样,并以此为前提思考和行动。从我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告白》开始,我就一直在摸索,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在《人类标本》这部作品中,不仅从心理层面,更从视觉的角度切入,探讨这个问题。
Q6:老师说过《人类标本》是您十五年作家生涯中,所写下最有趣的一部作品。您最满意这部小说的哪个部分呢?
A:在挑战蝴蝶博士和艺术家这些之前从来不曾写过的人物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而且,尝试用文字传达色彩後,使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感。写完重新阅读时,觉得「写了一个好看的故事」,内心感到很满足。
▌更多小说家专访文章
凑佳苗未来的写作规划与愿景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Q7:老师如何看待自己「作家、小说家」这个身分?书写对老师来说是什麽呢?
A:小说家写故事,和素昧平生的读者分享这个故事,因此产生连结,我认为这是很幸福的职业。故事经常以影像的方式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写作是我和别人分享这些影像的手段。听到读者说自己的作品「很好看」最令人高兴。
Q8:承上题,老师是否希望透过写作,达成什麽样的愿景或目标?
A:我并没有特别想要透过作品向读者传达什麽的想法,只是希望藉由各式各样故事的交流,和世界各地的人产生交集,减轻生活的不易,人生就会更快乐。
Q9:老师的作品,改编成非常多影视作品,无论是书籍或影视,在台湾都相当受到读者喜爱。老师方便透露接下来的创作计画吗?您是否有想要挑战书写的主题?
A:日本将在十一月推出新的作品《晓星》(暂译)。这是至今为止所写的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也是我最喜爱的作品。目前正在连载的《王国》(暂译),是描写一群热爱大海的帅哥的故事。二十多岁时的潜水经验,在这次的写作中派上了用场。年底到明年春天期间,陆续有改编的影视作品问世,请各位读者期待。
Q10:谢谢老师接受访问,非常期待《人类标本》的上市。最後是不是能请老师对台湾读者说一些话?
A:感谢台湾读者一直以来的支持。我在去年(2024年9月)有幸去了台湾,如果未来有其他和台湾读者见面的活动,我也很乐意参加。
今後也请多指教。
▌更多【皇冠文化】系列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