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艺术是什麽?是指油画、照片,还是也包括雕塑或影片?是关於真实的生活,还是想像中的世界?它是不是在说一则故事?它是好看的,还是吓人的?它有想表达甚麽特别的意义吗?这些只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艺术的问题中,其中的几个例子而已。每个人对艺术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没有对错,你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
畅销经典书《The Art Book》历经20年後,再次重磅推出扩增儿童版——《孩子也看得懂的艺术书》跨越时空500多年、60位艺术家、百幅20大风格/画派14世纪至20世纪的艺术大作全收录,有别於一般艺术书籍,以活泼的标题、快速掌握作品特点的关键字、简洁的编排方式,更以提问思考的角度来引导读者观看作品。
这是一本完美的亲子共读正选艺术入门,激发你我对视觉艺术的好奇心和欣赏力。透过此书建构美的感知与监赏力,培养AI时代最关键的人文艺术素养!
▌从不同媒材激发孩子创意
创作不只限於纸张与剪贴,以意想不到的媒材或是创作方式,也能打造令人惊叹的作品。
本书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带领孩子踏入艺术的领域,激发对於视觉艺术的好奇心。
▊作者
费伦.吉普森(Ferren Gimpson)
艺术史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主持podcast节目《艺术很重要》,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研究员。
亚曼达.瑞萧(Amanda Renshaw)
策展人、作家、编辑总监,在Phaidon Press工作超过20年,扮演重要角色,参与公司所有图文书的制作,曾是印象派专家以及佳士得的现代艺术。
吉尔达.威廉姆斯(Gilda Williams)
当代艺术评论家、作者、编辑和教师。曾在Phaidon和Flash Art担任执行编辑。
开拓孩子视野,看见不同创意的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孩子的艺术创作,常见的是平面的涂鸦、绘画,或简单的剪贴、拼贴。但《孩子也看得懂的艺术书》完全打开了更宽广的视野,让孩子认识到艺术并不只是一张画纸,而是可以有各种不同媒材和形式的多元或复合创作。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遇见各式各样充满惊奇的作品:瑞典希尔玛以童趣线条构筑的抽象绘画;迦纳艺术家安纳祖用回收材料打造的雕塑;义大利阿尔钦博托用蔬果与花朵拼贴出的人像;伊朗穆尼尔以镜子和马赛克展现的传统美学;澳洲原住民艺术家艾蜜莉以图像和符号描绘大地的亲密连结;甚至还有古巴艺术家费托雷斯以糖果堆叠的装置艺术。书中每一件作品,都可能颠覆我们对「艺术」的想像。
▌更多艺文活动推荐清单
从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找寻共鸣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我们也能穿越时空和地域,看到印度巴萨万的细密宫廷画、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最着名的〈赤富士〉,体会美国街头的涂鸦风格。历史上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也在书中悉数登场:波提且利的〈春〉、达文西的〈蒙娜丽莎〉、梵谷的〈向日葵〉与〈星夜〉、达利的〈记忆的坚持〉、窦加的芭蕾舞者、康丁斯基的抽象乐章、马蒂斯的野兽色彩……孩子在这本书中也都能一一欣赏到。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文化、不同媒材的创作,以及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不只打开了孩子的艺术眼,也培养了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脑袋,和一个能自由奔放、自我认同的艺术心灵。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或产生共鸣的创作形式与风格。
带领孩子展开创作之旅,成为小小艺术家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书的最後引用了毕卡索的名言:「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这句话提醒我们,大人在艺术教育上若能少一点制式与框架,多一点允许与支持,孩子的想像力和创意就能展翅飞翔,更开心而更有自信地做自己。
《孩子也看得懂的艺术书》是一扇窗,带领孩子看到艺术世界的广阔;它同时也是一面镜子,让大人重新思考如何陪伴孩子走向更自由、更真实的创作之路。更难得的是,它不像一般儿童艺术书只停留在介绍几位大师或名画,而是以更多元的媒材与文化内容,真实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兴趣。整本书没有艰涩难懂的艺术史论述,却能广博又深入浅出地连结孩子的经验,真正做到「孩子也看得懂」!
图片来源:三采文化提供
因此,皮皮老师诚挚地推荐这本书给您和孩子,愿它成为您们一起探索、一起惊叹的艺术旅程!
▌更多【三采文化】系列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