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张爱玲逝世 30 周年,本次采用最高的规格致上最深的敬意——《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毛边精装限量版。书口的未裁剪,是为了保留纸张毛边,留待读者阅读时,亲手把书页逐一裁开。无论是喜爱张玲爱已久的读者或是首次阅读的人,都能从简约精巧的设计中,感受张爱玲小说独特的魅力。
书封取自张爱玲亲绘插图与手写字迹,内页纸张选用日本雪嵩轻涂纸,印刷为同色系烫印或对比色系更显雅致。扉页经典金句及手工盖印收藏编号,让每本书都是独一无二。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本书的的编辑及美术设计亲自分享书籍制作过程的巧思与创意,揭开书籍制作的幕後历程,带领读者一窥精装版背後的设计构思。
▌收藏张爱玲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套书
是身为读者的你,绝不能错过的纪念套书。
▊作者
张爱玲
本名张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岁时便以一系列小说令文坛为之惊艳。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故事场景,在荒凉的氛围中铺张男女的感情纠葛以及时代的繁华和倾颓。有人说张爱玲是当代的曹雪芹,文学评论权威夏志清教授更将她的作品与鲁迅、茅盾等大师等量齐观,而日後许多作家都不讳言受到「张派」文风的深刻影响。
张爱玲晚年独居美国洛杉矶,深居简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张爱玲的风潮从未止息,并不断有知名导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轰动各界的代表佳作。一九九五年九月张爱玲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遗愿,在她生日那天将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重阅张爱玲,反映人性的浮华与虚无
Q1:选择《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作为张爱玲30周年纪念毛边精装的原因。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编辑懿祥:张爱玲的作品很多,这三本应该是最受到大家喜爱的经典。《红玫瑰与白玫瑰》从爱的激情到千疮百孔的感情,《倾城之恋》的繁华落尽,爱欲孤独交织,《半生缘》则展现了爱与人性的复杂色阶,这三本张派爱情的经典之作值得一看再看。
Q2:「张爱玲」对你而言是?再次重读有什麽不同的感受?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编辑懿祥:对我而言,张爱玲是一位情感深刻又文思敏锐的「生活家」。她的作品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性中的柔软与矛盾,让人在繁华与哀愁之间感受到生命最真实的样貌。
几次重读张爱玲的作品,我发现自己对书中人物情感的理解越渐深刻;而随着年岁增长,对爱情、孤独与生命的感悟也越多。我对她文字中的每处细节都有了不同诠释,特别是对角色内心挣扎有所共鸣。
Q3:用一段话推荐张爱玲的作品,你会怎麽说?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编辑懿祥:张爱玲的作品是一场深刻的心灵之旅,她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人性中的复杂与美好,正如黑暗後往往迎来黎明,情动後不免遍尝哀愁。她的文字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可喜,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细细品味。
张爱玲30周年纪念套书的设计构思
Q4:请简单介绍30周年纪念版的设计主轴,与以往版本的不同之处。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美术设计 Bomi:由於张爱玲的手绘插图和手写字已经非常经典,因此设计上仍保留以此为最醒目要素。再搭配手感的纸张和印後加工,让整体呈现简洁俐落的经典氛围。
编辑懿祥:这次设计跳脱了浅米色,在视觉风格上更为大胆。除了运用更多颜色,强调手感,并且选择较少见的毛边书形式,让书籍从里到外的呈现都满溢着强烈奔放的情调。对张迷来说,这是他们少见的张爱玲;对新粉丝来说,这是他们认识张爱玲的契机。
Q5:浅谈装帧采用毛边书的原因,以及书封、纸质、色彩选择的巧思。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编辑懿祥:张爱玲逝世 30 周年纪念版的设计旨在突出张爱玲的文学魅力,毛边书的选择则让整体书籍更具温润质感,也增添了一份复古风情,彷佛随着她的作品,就能带着读者再次回到那个江湖水暖的人情世故中,一探究竟。
美术设计 Bomi:有别於百岁诞辰纪念版的浅米底色,这次在纸张的选择上,首先就考虑选用颜色饱满的色纸作为系列以及各文本的区隔。晶钻彩烙的粗糙手感,以及纸张本身带有的棉絮,都在单纯的颜色上增添了独有的韵味。关於颜色的选择,一定是以如何符合这个文本的气味作为首要考量,同时搭配的烫印颜色也需要内敛不喧哗,让彼此的存在相辅相成。
▌更多张爱玲作品解析
Q6:编辑和美术设计讨论的心路历程或考量因素?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美术设计 Bomi:如何以现有的元素和旧版做出区隔同时保留经典感,是优先考量的要素。
编辑懿祥:在编排毛边精装限量版的过程中,一心期待能展现张爱玲作品中的细腻与优雅。每种设计选择都是对她文学魅力的致敬,希望能够在版型与质感上都量身打造出她独特的气质与格调。
Q7:此次30周年纪念版,印象最深刻的设计和遇到的困难?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美术设计 Bomi:烫印和色纸的组合永远让人心动~困难点是为了找到适合文本气味的色纸花了不少工夫。
Q8:最後给读者的一句话。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提供
编辑懿祥:阅读张爱玲,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重新理解爱与人生的真谛。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她的作品中,找到那道属於自己的光芒。
▌更多【皇冠文化】系列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