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棒球电影《魔球》中,利用精密的数据分析来寻找球员,引起球迷对於棒球数据分析产生热切关注。球队透过统计的方式来评估、拟定作战计画,使球队能够在比赛更快取得胜利。
但是,在现今精密的数据分析与过去比赛不确定性之间,让人不禁反思观看比赛时,究竟是要完全忠於数据所呈现的精准结果,还是关注一位球员身上具备的领导气质与魅力?观看比赛若只能依据数值来判定一场球赛的好坏与否,是否会渐渐丧失观看球赛紧张刺激的心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Openbook 阅读志,首图来源为 Openbook 阅读志}
「魔球」思维下的数据棒球
VIDEO
美国职棒大联盟一共有 30 队,每队要打 162 场例行赛,与逐级而上的季後赛,经过半年厮杀,最终产生当年度冠军队,竞争激烈可想而知。每年春天,每支球队、每位球迷都希望能夺得冠军,各种可以派上用场的方法与技术,几乎是百年来美国社会不变的热门话题。
从选手的评估与养成、训练系统与作战战术、资讯的蒐集与分析、球队的宣传与行销,甚至经营管理层面等领域,都是获致胜利的必要议题,因为赢球更经常是票房的保证。如同 21 世纪以来,芝加哥小熊队以及旧金山巨人队,示范了夺得年度冠军,是确保票房长期荣景的重要关键。
至於如何得到胜利?本世纪初最受广泛重视的,是掀起「魔球」思维的奥克兰运动家队,透过「数据棒球」(Sabermetrics,或译「赛伯计量学」)评估最有效的取胜方式,达到「花得少、做得好、又赢得多」的目的。奥克兰运动家队经由重视上垒率和长打率等指标,打造一支低成本但胜率高的球队,进而掀起「魔球」思维,而後波士顿红袜队与坦帕湾光芒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也打造了原有薪资预期之外的高效能阵容。
「花得少、做得好、又赢得多」很诱人,对於 2011 年到 2013 年,每个赛季都遭遇超过百场败战的休士顿太空人队,更是如此。但他们要如何翻身,取得胜利?
休士顿太空人队的丑闻
VIDEO
2012 年赛季成为休士顿太空人队总经理的卢诺(Jeff Luhnow),接手後即开始进行球队的重建。尽管次年太空人队单季 111 败,打破了队史最多败纪录,但 2015 年太空人队就重返季後赛行列,2017 年更以超过百胜的成绩,夺得分区第一。随後在季後赛中,又先後击败红袜、洋基与道奇等队,夺得冠军。
太空人队重建过程中,2013 年底到 2016 年期间,担任太空人随队记者的德雷里克(Evan Drellich),却指出这支由低谷走向巅峰的球队是支充满争议的球队。他质疑太空人队「大联盟球队该如何有道德地经营?就算没有道德上的疑虑,大联盟的规则在哪方面会被投机取巧者钻漏洞?精打细算和违规操作的界线又在哪里?」
2018 年,德雷里克听到了一项丑闻:「太空人靠着架设摄影机窃取敌队捕手的配球暗号,并回传到休息室旁的电视萤幕,然後球员拿球棒和其他东西敲击垃圾桶,把他们蒐集来的资讯传达给场上的队友。如此一来,打者便能占据优势,因为他们可以预判投手要投速球还是变化球。这种借助科技来窃取暗号的行径,已经明显违反运动道德。更何况这不只是单一球员的劣行,而是整队集体作弊来获得世界大赛冠军。」
於是德雷里克写了《赢球治百病》 ,藉着太空人队的崛起与跌落,说明「数据分析如何毁了棒球文化,搞出美国大联盟史上最大弊案」。德雷里克调查非法偷暗号的事件,执着追踪这段故事中的关系人,取材广泛、叙事精彩,探求真相的过程有如侦探小说。但更像悲剧寓言般,他也指出丑闻如何伤害了美国人最爱的棒球,甚至於「我很清楚大联盟根本无心处理」,不放过对大联盟高层的究责。
图片来源:Openbook 阅读志
德雷里克自陈,《赢球治百病》 藉着堪称近代棒球史上最大丑闻案的偷暗号事件,想要强调当球队利益成为多数领导者所信奉与追求的唯一价值时,会发生什麽事,以及当球队深信无论他们造成多大的混乱,都能靠着世界大赛冠军来洗白一切时,会有什麽後果。
德雷里克强调,这本书「不是要批评数据分析或嘲讽它的实践者」,而在呈现当一切「以机率高低为导向」,不重视管理人性化与违犯道德底线所付出的代价。卢诺的管理显然不得人心,德雷里克说,「尽管球团里都是聪明人,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或信任。」对於各方怨言,卢诺的回应很简单,他相信赢球可以让人们闭嘴,「赢球可以治百病。」
2020 年,太空人队因窃取暗号丑闻案被罚款500万美元,并没收两年度的前两轮选秀权,卢诺也因此被球队解雇。尽管太空人队被「实施了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但如同天使队当家球星楚奥特(Mike Trout)表示,「我不认同联盟的惩罚,因为球员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当时道奇队外野手贝林杰(Cody Bellinger)更认为 2017 年的太空人队「偷走了我们的冠军!」大联盟在衡量适当处分跟兹事体大之间,并没有将处罚扩及参与的球员,球员间的不满从未平息。
▌更多热血的棒球文化
数据棒球如何创造「新棒球」?
图片来源:Openbook 阅读志
《赢球治百病》 仔细描述了太空人队如何运用新科技与统计学,评估球员的能力、制定面对赛局的战术,隶属大联盟官网的记者 Matt Kelly 认为,「数据棒球」改变了评估球员成功与否的整个语言,过去看重的打击率和打点,到了统计数据的新时代,已经变为关注加权上垒率(wOBA)、投手独立防御率(FIP)和标准化加权得分创造率(wRC+)。太空人队事件本质上是管理文化与运动道德的问题,并无碍於数据棒球日渐精进,棒球统计学对於现代棒球的影响,正在席卷全世界。
2024 年,台湾队夺得世界棒球12强赛冠军,归其原因,也有许多人认为情蒐有功,透过数据棒球产生的各种有利於分析对手的情报,有助於胜利。
如同近来衡量投手时重视转速,因为投出三振被认为是证明投手效能与球赛效果的重要能力,打击着重全垒打所带来的效益,因此挥棒初速与击球仰角受到重视。为此,光是对此能力的评估,就是一场球团对相关专业与设备的军备竞赛。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每场职业球赛,背後几乎都是一场统计学的演算较劲。
数据棒球带来的新指标,也重塑了棒球的认知。过去许多耳熟能详的明星球员,例如,高打击率但长打率不高的铃木一朗与关恩(Tony Gwynn),都不是当代棒球统计中,为赢球产生高效率的球员。更何况用数据统计方法,应该也无法评估具有领导气质这种无法量化的能力。数据棒球创造的新棒球,重塑了一群有别於以往,但具有不同能力的新明星。
数据棒球也改变了观众的看球文化,经由绝对清楚的数字,排列出球员能力的先後顺序。对於许多老球迷而言,还在转换语言入门资讯,但对於新球迷而言,这却是相当容易了解棒球运动的衡量价值,这无疑是扩展球迷与认识棒球的好方法。
数据棒球,不仅重塑了棒球的价值、创造棒球的未来,更改写了棒球的过去。
数据分析创造的崭新棒球构通语言
图片来源:Openbook 阅读志
德雷里克在《赢球治百病》 中的难题,正是有效工具的道德底限。数据分析如何毁了棒球文化?竞赛建立在公平与诚实,是运动文化中共同强调的精神,特别是公平与否常影响赛局的结果,因此「公平」可以说是运动的道德底限。不公平的比赛,欺骗的不只是对抗的两造,而是所有带着假设球赛是公平的所有观众。德雷里克预言:「一切以商业为导向,这场游戏时而充满欢笑,但多数时间令人疯狂。这就是休闲娱乐走向企业化的後果。」
偷暗号事件提醒了我们,道德原则为何是运动竞赛的基础。这种衡量日後还会持续,也可能重塑道德的边界。
探讨赢球工具如何符合道德原则的《赢球治百病》 ,显现了美国职业棒球运动的庞大与复杂。对於身在台湾的我们而言,这虽是个精彩的好故事,但还缺乏在本国上演的即刻社会环境。然而,数据棒球的风潮,却已迎向我们。
《赢球治百病》 提醒我们,数据分析创造了一套棒球沟通的新语言,并且逐渐主宰了棒球世界。球迷们可以享受科技工具所带来的认识球赛全新体验。运动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已是台湾职业运动与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我们会渐渐习惯从算式与数字中评量棒球。
笔者长期关注台湾棒球与国族认同问题,也关心棒球如何成为多元平等价值实践工具。在棒球的传统世界里,有不合时宜的道德与文化。例如,运动跟塑造男子气慨有关,但也常跟当代的性别平等价值有违,有时更被种族歧视的价值给攀附上。
数据棒球是不需经由修辞语汇所建构的运动价值,不过,数据却是另一种更为绝对的语言。假使用以证明谁才是强者、女性不适合棒球运动、东方人就是先天条件不足等评论,数据将会成为史上最为绝对的歧视语言。
因此,在数据棒球时代,我们更应该看重棒球沟通媒介的多样化发展,如同《赢球治百病》中的精采故事,就证明了,出色的运动书写,如何让棒球持续具有吸引力。
没有成为职业球员的人生:中信兄弟球探郑凯应谈职业棒球的现实面|迷诚品Podcast
时常运动的人,已经习惯了挫折与艰苦,这特质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
这是棒球这种高失败率运动的人生写照,也是郑凯应的心得,学生时期他以球员身份征战国家队,高中时却遭遇投球失忆症,从此褪下球员身份转任教练,现在是中信兄弟的球探。
本集迷诚品 Podcast 分享一段没有走向职业选手的棒球人生,特别邀请到郑凯应与我们聊他学生时期的经历、对职涯现况的感想、体育班的同侪在职场会遇到什麽状况?
▌揭发大联盟的最大弊案
本书以记者的角度,揭露休士顿太空人队利用数据分析、窃取他对的暗号还获得胜利的重大弊案。
从书籍重新探究棒球这项运动的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
点我收藏 《赢球治百病:数据分析如何毁了棒球文化,搞出美国大联盟史上最大弊案!》
点我收藏更多棒球相关书籍,体验热血的棒球人生
加官方LINE好友进入【通往诚品的任意门】领取独家限时优惠
▌看更多 Openbook 阅读志文章
绝版小说《鸭川食堂》重新再版!用文字重温被遗忘的美好滋味
四本图文书从孩童单纯视角,反思原爆带来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