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其實沒你想像的聰明?認識人體中的5個BUGS──新.探索時代 Part 2 │Brand New, Vision
撰文 提案編輯室世界運作如常、宇宙運行如常,但我們需要新的眼光,展開更多不同向度的探索。問題的現形促使我們用更彈性而創意的視角去窮究, 這即是「新.探索時代」的意義。讓我們從史地、從科學,大世界到小細胞,一起進入「新.探索時代」。
==文章回顧==
你有多了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新.探索時代 Part 1 │Brand New, Vision
UNIT I
認識人體中的5個BUGS
發現沒那麼聰明的身體,其實有點萌啊......(有嗎?)
==以下摘文引用《人類這個不良品:從沒用的骨頭到脆弱的基因》(納森.蘭特,遠見天下)==
有捷徑不走? 【 BUG 1 :一意孤行繞遠路的喉返神經 】
從腦到喉嚨的這段距離,明明只有幾公分,但是演化卻讓喉返神經走一條孤單又漫長的路。喉返神經起源於腦,能指揮喉頭肌肉說話或唱歌,它沒有走我們預想的捷徑,而是特地往心臟的大動脈下方經過,再繞回頸部抵達喉頭。這條遠路並沒有特別的作用,只是從魚類繼承了喉返神經和心臟血管纏繞的習慣,即便頸部和胸部出現也沒有消失,因此走的路只好愈來愈長囉!
排水管裝錯位置超麻煩!人體有一條專門蒐集黏液的主要排水管,竟然被裝在最大型鼻竇腔的頂端,當黏液變得黏稠,纖毛要花更多力氣推送,同時還得對抗重力,黏液持續堆積就變成細菌的溫床,比起其他動物,人類特別容易感冒和鼻竇感染。至於排水管為什麼裝在這,答案出自臉部構造的演化:為了容納人腦,把鼻腔空間放進緊湊的面部結構中而產生的副作用。
在充滿鐵的地球上流行缺鐵症,是件諷刺又讓人哭笑不得的事,這只能怪罪人類對鐵的吸收能力差到難以想像,加上攝取的食物組合錯誤,即便吃再多也得不到我們要的鐵,像是缺乏維生素C的飲食或是含有多酚的食物,都會阻礙人體吸收鐵,這複雜又曲折的吸收過程,導致我們人類大概是唯一一種攝取了鐵卻還是缺鐵的動物了!
人類基因有百分之九十七的DNA序列是沒有功能的, 但每次細胞分裂都會全部複製,堪稱人類基因的最大荒謬!人體一天要進行超多次細胞分裂,雖然細胞犯錯的機率很小,但難免因為複製錯誤產生突變,如果沒有對生命造成威脅,突變很容易就躲過天擇而繼續留存,有一類假基因就因此存活至今,我們每天還得花費大量能量和時間複製它們。
我們或許可以一字不漏背出某時期的學號或是朋友的電話號碼,但當要回憶一件事情時,記憶裡的畫面總是和真相有差距? 如果是有創傷的回憶,差距可能會更大。先別擔心是不是記憶力衰退,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大腦特意設計的漏洞! 為了強化人類對危險的恐懼, 便透過扭曲的方式,誇大記憶中的創傷來警惕我們,而這項大腦程式的漏洞也算是人類的專屬特色。
延伸閱讀——
《人類這個不良品:從沒用的骨頭到脆弱的基因》(納森.蘭特,遠見天下)
==新.體內宇宙 New Senses==
UNIT II
新生命之臉
這是一道由死亡開始的生命發現謎題,正因人類了解死之必然,
在有生之年採取各種生活態度。
這次,透過重新看待死亡的各種面向,我們看見一張全新的生命之臉。
①前往那個世界的路上,據說覆蓋著一整面的青苔(...)會委託送行幼兒的每個人,為了不傷害到青苔,都會想要柔軟的毛線鞋子。 ——《迫降的流星》
十篇由實際人物、事件為原型的短篇, 模糊真實與虛構界線;〈差錯〉一章描繪「送行幼兒」在喪禮以澄澈雙眼為亡者指路,亡者也將穿上柔軟毛線鞋,踏上青苔前往彼岸。死亡即便潮濕卻也溫柔。
②每個降臨世間的人都擁有雙重公民身分, 其一屬於健康王國, 另一則屬於疾病王國......每個人都被迫承認自己也是另一王國的公民。 ——《疾病的隱喻》
肺結核在十八、十九世紀被視作「浪漫」、「敏感」的象徵, 愛滋病則是「性放縱」的懲罰。面對疾病的隱喻, 我們得重新拾起另一個國度的公民身分,重新檢視那些對疾病與死亡的汙名,是否仍合時宜。
《疾病的隱喻》(蘇珊.桑塔格,麥田)
③現代的死亡發生於醫院之內,在此處死亡可以藏身,生物的腐敗得以潔淨,然後再以現代的葬禮來包裝。我們現在不但否認死亡的力量,甚至否認大自然本身的力量。 ——《死亡的臉》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如何邁向生命終點?身為醫師,作者面對患者因心臟病、阿茲海默、事故、自殺等緣故死亡, 更經歷了祖母中風離世的痛苦過程。在死亡的可控與不可控中,「拯救」仍為首要之事嗎?
《死亡的臉》(許爾文.努蘭,時報)
④「不配活下來的生命」。這個奇特的詞表達的是更上一層樓的優生邏輯:光是讓遺傳缺陷的人絕育、洗淨國家的未來還不夠;還須徹底消滅、清洗眼前的他們,才是遺傳的終極方案。 ——《基因》
《萬病之王》作者以本書整理基因千年來對人類的影響:以優生學角度檢視個人存活價值;DNA化學結構破解後甚至能「訂製」完美胚胎。人類生命意義在道德倫理與對無瑕的追求之間, 重新檢視。
⑤現在我知道我已經死了,我希望他們去該去之處。不管是哪裡,直接去。想到這裡,我覺得我也該走。 ——《林肯在中陰》
整本書共有一百六十六個登場人物,但大部分都是鬼魂。以林肯總統痛失稚子與美國內戰的歷史背景, 揉合奇幻故事場景與文體, 穿插史實資料;透過亡者之眼, 回望舉國皆逢喪子之痛的歷史,留下獨特生死觀。
《林肯在中陰》(喬治.桑德斯,時報)
⑥「可死亡呢?它在哪?」他尋找自己先前那股對死亡的熟悉恐懼感,卻沒找著。它在哪?死亡是怎樣的?沒有任何恐懼,因為也沒有死亡。取代死亡的是一片光明。 ——《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的死,一如所有人將可能面臨的死。從小嚮往金字塔頂端生活,也順利一路晉升高院法官的伊凡.伊里奇,直到癌症降臨、不得不面對死亡,才痛苦感受到生命有謊言、死亡亦有真相。
《伊凡.伊里奇之死》(托爾斯泰,漫遊者)
【服用指引】
貝塞爾.范德寇,大家
【服用指引】
《愚人學校》
薩沙.索科洛夫,啟明
「我很奇怪、跟別人不一樣, 別人無法認同我、沒人了解我」是「異類自覺者」的苦惱與焦慮來源, 想融入群體卻辦不到。請服用《愚人學校》這帖安慰劑吧!絕對大開眼界的怪異文體,須咀嚼再三的語意,愚人不辨我或非我, 讀者也無須辨識。一切混亂無序、畸形或叛逆,都能被溫柔的包容其中。
【服用指引】
娜妲莉.高柏,心靈工坊
【服用指引】
《克雷的橋》
馬格斯.朱薩克,木馬
面對死亡的姿態, 從出生那一刻就在我們的生活議題中, 卻沒有一種完美應對的辦法,以致留下傷害。閱讀本書將逐步讓你捲入死亡之流, 從送行者、從逃亡者、從瀕死者三種角度,以文字的力量帶你身歷其境, 體驗一段疾病削弱生命、死亡不可逆轉、抵禦的終站即起點, 接受死亡的故事療程。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全台發送量1萬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舊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