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深、又高、又強、又溫柔善良 ──紙上戲劇家赤羽末吉的繪本人生
撰文 莊世瑩(小大繪本館講師)誠品書店特別與書評媒體Openbook閱讀誌合作,為喜愛圖畫書的大小讀者,精心規畫「兒童繪本大師」系列報導,每個月為大家介紹一位當月出生的世界級童書大師。邀請讀者一起來逛遊多采多姿的兒童圖畫書世界,也為大師熱鬧慶生。
被譽為「日本繪本之父」的松居直認為如果民間故事沒有化為具體形式,故事很可能會因為時代變遷而被亂傳,甚至遭到當權者利用。他邀請曾合作的圖畫作家赤羽末吉,發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桃太郎》。這本書既還原了民間故事的風味,又在形式和意義上融入現代感,1965年出版後立刻獲得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的肯定,至今銷售已超過百萬冊,而且公認再無其他桃太郎故事的版本足以超越。
赤羽末吉
(圖像來源:EhonNavi)
揮灑真摯情感,無數試煉而成的靈動創作
赤羽末吉樸拙而充滿力量的畫風,和民間傳說的特質十分吻合。他採用江戶時代民俗繪畫的手法,營造出民間故事的瑰麗想像,賦予桃太郎可愛又正直的形象,讓小讀者追隨著桃太郎冒險的腳步,體驗充滿驚奇與歡樂的旅程,最終獲得智慧和成長。赤羽也曾像桃太郎一樣,靠著自學和勇氣,經歷過無數的考驗和試煉,直到五十歲出版人生的第一部繪本,方才實現了成為圖畫書創作者的理想,後來並成為亞洲獲得國際安徒生大獎的第一人。
1930年代,赤羽舉家遷往滿州,工作之餘也以畫家身分活躍於當地藝術圈。戰後回到東京的赤羽深心懷念旅居中國東北的日子,公餘之暇總是搭好幾個鐘頭的電車,遠至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寫生。他不只描繪雪景動人的美感,也畫下人們在酷寒的環境中奮力求生的軌跡。福音館的編輯松居直以《兒童之友》雜誌推動日本戰後兒童圖畫書新一波的變革,赤羽內心為之震動,默默下定決心,他也要創作圖畫書,而且一定要由福音館出版。四十八歲那年,赤羽向松居直毛遂自薦,松居被他真摯的態度和對繪本的熱情打動,建議他畫一則關於雪的古代傳說《地藏菩薩》。1961年一月號的《兒童之友》,赤羽初登場,他使用傳統的日式畫具和畫材,在和紙上揮灑渲染水墨,細膩表現出落雪濕潤的質感,流暢而簡單的線條,賦予角色靈動的神韻。
本圖翻攝自《馬頭琴》,大塚勇三著,赤羽末吉繪,阿爾發文化出版。
心繫兒童世界,多變畫風閃耀生活每一角
多年後,對宏大的蒙古草原深懷感念的赤羽,向松居直提出創作《馬頭琴》的構想。他事先做了縝密的分鏡圖,刻意使用乾筆來表達蒙古的乾燥,並善用色彩和構圖變化,來呼應主角蘇活失去白馬的心境起落,使得這則淒美傳說更加戲劇性。獲獎無數的《馬頭琴》也是赤羽創作生涯的里程碑。 赤羽不只從事氣勢磅礡的繪畫,也以細緻優雅風格闡釋日本神話、歷史和古典文學。永保赤子之心的赤羽, 心中總是繫念著他的小讀者。他借助文圖絕妙的組合和互動,將孩子內心豐富的想像,濃縮到既有生活感又生機盎然的圖畫中。1978年出版的《追追追》,展現赤羽卓越的圖像敘事手法和對兒童世界的深刻體認,這本書的內文不到五十字,故事 很簡單,內容卻豐盈飽滿,是大師爐火純青的顛峰之作。
1980年IBBY授予赤羽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的殊榮時, 讚譽他「說故事時在動靜之間切換自如, 步步鋪陳推向高潮,他的幽默感建立在好幾百年的日本傳統上,呈現出現代日本繪本藝術的高峰」。赤羽在日本現代圖畫書變革的關鍵時期崛起,隨著日本童書的成長漸趨成熟,他個人的成就和榮耀,同時開啟了日本圖畫書躍上國際舞台的新頁。因為起步晚,赤羽幾乎是拚了命在創作,但他從不因為繪本是屬於量產的大眾媒體,就一味從眾,使它顯現卑俗。他希望能將高品質的東西,散播到庶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才有可能造就出美麗的國家及真正的文化。在繪本世界的星空裡,赤羽末吉將閃耀著永恆的光芒。
延伸閱讀——
《馬頭琴》(阿爾發文化出版)
一個有關蒙古樂器馬頭琴的傳說,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描述動物與人的生死情誼,引人深思。
《好大好大的大番薯》(信誼出版)
看孩子們如何用想像力畫出超級大番薯,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還化身成薯屁飛彈,去宇宙旅行!
Openbook閱讀誌
台灣最專業的書評媒體。提供中立的原生報導,客觀的書籍評論,深度的文化觀察,豐富的人物採訪。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