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象徵無限的可能:西班牙繪本作家馬爾索用圖像打造的傳奇
撰文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本文內容由撰文者及大塊文化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西班牙繪本作家馬努葉爾.馬爾索(Manuel Marsol)於2017年得到波隆那SM國際插畫家大獎,第二年和SM基金會合作出版了以西班牙文化為主題的《洞》(La Leyenda De Don Fermín,西班牙文原名是《唐費明傳奇》)。連同之前譯成中文的《亞哈與白鯨》、《山中》、《烈日下的對決》、《博物館》、《巨人的時間》等作品,可以清楚辨識出他色彩鮮明、肌理厚實的圖像風格,以及獨特的圖文敘事手法。他為繪本寫的故事初看單純,卻充滿想像,能吸引兒童讀者,富於細節的圖畫也符合兒童的趣味。對於成人讀者而言,他的圖畫往往隱藏著深一層的內涵,經得起反覆玩味,或可視之為一種圖像文學,因為多層次的結構與互文,一再挑戰著讀者的視覺經驗,和文學體會。
由文字來看,《洞》這個故事極簡單,述說一位叫做費明的先生(「唐」是西班牙文的先生)走進山洞後,就失蹤了,引人不禁猜測,他是不是迷路了,還是被惡魔擄走了,是發現了寶藏,還是變成了幽靈⋯⋯於是,他演變成了一則傳奇。
La leyenda de don Fermín © Manuel Marsol, 2018
所謂「傳奇」是指很多人信以為真,卻從來無法證實的古老傳說,也可以用來指涉一位神奇的人、一樣奇妙的東西。傳奇往往隨著時間,和後人的想像力流傳,融入各種穿鑿附會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成為世世代代文學家、音樂家、劇作家、視覺藝術家的養分,過往的傳奇也就轉化成了新的藝術作品。然而,馬努葉爾.馬爾索卻是反向為之,他透過圖像彙集了西班牙的歷代文化和藝術元素,再搭配文字組合佈局,自創出一則嶄新的傳奇故事。
La leyenda de don Fermín © Manuel Marsol, 2018
馬爾索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典故,因此書裡的「互文」不勝枚舉,包括主角唐費明的名字,就呼應著第三世紀的聖徒聖費明(Saint Fermin,他和奔牛節的由來有關),而圖畫中包含了西班牙代表畫家的畫作、羅馬式和阿拉伯式的建築、雕塑、洞窟壁畫、穿白袍(胸前有紅十字)的聖殿騎士、民俗慶典、遊戲等等元素。除了主角外,有些元素會以相近的樣貌出現,例如紅花與形狀相似的火苗、公牛、獅子噴泉、幽靈、山脈、房子等,而其中的黑馬、山羊、青蛙、洞穴則是貫穿了整本書的元素,在不同的頁面上出現時,往往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舉例來說,黑色山洞和羅馬式的半圓形拱、建築上的門窗、蛇和青蛙張開的大口,都有形狀和意義上的關聯,這些圖像間的關聯提供了尋找和解讀的樂趣。
La leyenda de don Fermín © Manuel Marsol, 2018
通常,整本書裡一再出現的圖像具有象徵性含義。洞穴是這則傳奇的關鍵元素,不僅代表具體的山洞,也就是唐費明失蹤的地方,還可以影射寶藏、神祕、未知、恐怖和死亡,以及吞滅了過往人事物的歷史長流,或許,黑色山洞象徵的就是無限的可能。
La leyenda de don Fermín © Manuel Marsol, 2018
阿根廷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有《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說:「對於有視覺的人而言,生命的故事都在一幅展開的卷軸畫裡,畫面是由視覺捕捉的,並且被其他感官強化調整,其中的含意不斷改變,從而建構起一套從畫面轉換成文字、從文字轉換成畫面的語言⋯⋯建構我們的世界的那些畫面都是象徵、符號、訊息、寓言。也許他們都只是空的表象,是我們把自己的慾望、經驗、疑問、悔恨填進去了。總之,我們是以文字和畫面為素材造就的。」馬努葉爾.馬爾索彙集圖像組成故事,那些圖像既來自於他個人的記憶,也來自西班牙的文化傳統,這些本屬於個人的、文化的獨特圖像透過繪本,轉化成為人類共通的圖像,正如不同文化編造出的傳奇故事一樣。
✦
▌關注:大塊文化@迷誠品
☞輕盈浮動的幻想曲──無法歸類的創新者布魯諾.莫那利
☞詩繪本《情批》裡的溫柔,流露一百種真情
☞迷誠品Podcast EP074|彷彿潘朵拉的盒子,直視你心中的洞穴|今天讀什麼 ft.川貝母
☞迷誠品Podcast EP115|安住沿途的風景:《去遠方:聖塔菲印象》|今天讀什麼〈圖像閱讀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