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6月号.让《追忆》变好读的10个物件_part1
撰文 提案編輯室《追忆似水年华》写成的年代,距离现今已经有点遥远,即使我们在阅读时,对当时环境感到陌生,但透过了解叙述者的生活方式及写作者的生平,进而与这部经典拉近一点点距离。
写出这部经典的「他」
从天上的星星到地上的微尘,从此刻当下到好多年前,从置身的房间到遥远的别人家或自己家……时间、空间、事件与人物只要一种元素改变,一切变项就跟着重新做n的几次方延展。记忆中的每个小细节都舍不得丢掉的普鲁斯特或许是最坚定的反断舍离分子。
看一眼「普鲁斯特照」,想想他的海马回
1871年出生的普鲁斯特是巨蟹座,父亲为名医(传染病学权威)、母亲是犹太人,娘家非常有钱,可说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普鲁斯特则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是个敏感纤细的孩子,几乎受到母亲完全的宠溺──或者说,更可能是「控制」。普鲁斯特直到母亲过世,才开始创作《追忆似水年华》,有一说是他在写作中重新活过一遍自己没能掌握的人生。对母亲,他是极爱也极恨,在完成《追忆》後,最後三部曲还没校对完,普鲁斯特便撒手人寰了。
最怕被问到:「这本书的剧情是?」
翻着书皮永远是被翻到最烂的第一册,脑中默默就会提问:「这本书的剧情是什麽呢?」像是游戏无限开外挂的感觉,有着许多支线如蜘蛛网一样地展开,想要告诉别人,这部经典的剧情是什麽?还真的有点困难耶!
靠着「靠枕」,随手一翻
串穿整部着作的中心人物马塞尔,叙事展开从他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为轴心,穿插着大量的角色、事件,就像是许多独立的篇章在发生着,也因此让每一册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独立的一册。在阅读时不妨换个心情,选个舒适的姿势,靠在靠枕上,改变以往习惯的看书方式,不一定非要从第一册开始阅读,睡前随意抽出一册,随手翻到哪一页就从哪一页开始读。
放心,你不会是唯一一个读不完的人。
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小说家佛朗士(Anatole France)说过一句被读书圈传颂的名言:一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浩浩汤汤七大卷、加起来超过三千页,听起来像是不可跨越的门槛──但,有没有可能真的读下去,才发现古人讲得也不一定全对?
靠着「闹钟」,练习番茄工作法
《史努比》里,查理布朗的寒假作业是近六十万字的《战争与和平》;中文系必读书单是约八十万字的《红楼梦》;日本有许多作家一生的志业是重译近百万字的《源氏物语》,但没有哪本书像《追忆》如此让众人望尘莫及:超过两百三十万字,中文版几乎没有译者能独力完成──上海复旦大学法语系教授、着名法语翻译家徐和瑾和普鲁斯特一样,来不及完成出版前校对便与世长辞。然而当读者毕竟还是容易的,善用番茄工作法五步骤:计画、追踪、记录、加工、视觉化,或许就能攻克这堵高墙。
故事里面的「我」究竟到底是谁?
「我又睡着了,有时偶尔醒来片刻……」、「我想起了冬天的房间……」、「我上床睡觉了……」、「我两眼盯住了妈妈……」从头到尾都有出现的「我」,这个人究竟是谁?
打开「录音机」,变成书中主角
开头就由「我」出发,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体弱多病又深陷失眠困扰,有着极为敏锐的感官能力,以及高超境界的想像力。我们所能读到的故事是叙述者马塞尔所发现、观察以及回忆的一切──得知家中女仆弗朗索瓦丝的个性,看到马塞尔房间的样貌,也震惊他谈恋爱时的忌妒心。读到累的时候,试着打开录音机,挑选书中任何一段由「我」开头的句子来念,当断句时就跟着停顿,感受自己就是书中的「我」。
▌ 延伸阅读
《提案》6月号.让《追忆》变好读的10个物件_part2
《提案》6月号.让《追忆》变好读的10个物件_part3
朱嘉雯:「沙龙文化的点点滴滴,尽在《追忆似水年华》。它是普鲁斯特的年少情怀……」
杨凯麟:「在普鲁斯特的作品里,我们愈洞彻时间意谓着什麽,就愈洞彻创作意谓着什麽……」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每个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并於全台书店展示议题的「延伸主题书展」,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纸本刊物,另有线上版与《诚品书店 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随时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动态!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Apple Books《提案》线上读
US帐号
JP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