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听故事】第三弹丨小说家是一种读人的功夫,临床心理师看《身为职业小说家》
2022年7月26日
太棒了
你的粉丝将会收到这则分享
取消分享
你的分享已取消
收藏成功
您可至会员专区查看收藏的内容
取消收藏
你已把帖文收藏取消
您的帐号已设定为不开放他人关注,无法分享给粉丝。

【好好听故事】第三弹丨小说家是一种读人的功夫,临床心理师看《身为职业小说家》

撰文 劉仲彬 撰稿/林綺雯 整理


哈罗~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临床心理师刘仲彬。我们今天要读这本书,叫做《身为职业小说家》,作者是村上春树,那我想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我自己也是村上的书迷,但是远远称不上专家,所以可以受邀讲这堂课,其实我是有点受宠若惊。为什麽呢?因为我本身是临床心理师,我的粉专就在经营故事,大家应该会想一个做心理治疗的家伙,为什麽可以过来讲这本书?我想我们的交集应该就是两个字,这两个字叫「故事」。

那什麽叫故事呢?从村上的角度来看,它可能超越了故事这个想法,它代表的可能是想法的脉络,甚至昇华成信念、价值观的集结,甚至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都可以把它当成故事。小说家写故事,但是你听的是故事,所以某个程度上,我们就像站在对岸看着彼此一样,这个情况就有点像,地下铁事件之後,村上春树跟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他们的对谈是一样的。我想很多人都会想知道,怎麽把故事写好,但是不管是写故事,或是心理治疗,我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观察人。透过观察人的过程当中进而认识人,然後理解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是化成文字,一个是生出解方。

关於《身为职业小说家》
《身为职业小说家》这本书,我想跟一般的工具书不太一样,这本书充满村上春树的风格。就是呢,他不讲任何的步骤,他讲的是心法,也就是观念跟经验的分享。我想,虽然没有所谓的、明确SOP,但是整本书却有一套,对於故事成立的优先顺序。整本书有12章,那我试着抽出其中几章,把它组织成一个故事成立的顺序,跟大家分享。在我的观察当中,要写好一个故事,通常需要3个条件。第1个就是观察,第2个就是角色,第3个就是故事本身,因此接下来这3个单元会分别以这3个要素去成立。所以第1个单元讲的是观察,第2个单元讲的是角色,第3个单元讲的是故事,所以接下来的3个单元就会这3个要素来分配。

Part I:观察
我们第一单元叫做观察,所谓的观察是什麽呢?依照村上春树在这本书的第5章<那麽写什麽好呢>当中,他有提到,为什麽观察是写小说的一个起手式呢?他说到的是,「要先读书、读很多书,不管好书坏书都读,让故事通过身体,然後再观察。仔细地观察、深入思考,但不需要先下结论,而且远远不到下结论的时候,因为重点不是做出结论,而是把各种事物的模样当成原料或素材,以接近现状的方式鲜明地储存起来,为自己搭造一间素材储物间。」其实这个概念跟我们在做心理治疗当中的起手也很像,在我们观察的同时,其实有个方式也是跟观察一样的形式,叫做「倾听」。

其实我认为,在心理治疗当中「倾听」是一个最难的阶段。为什麽呢?因为当我们试着去倾听一个人的心事的时候,大家可以测试一下,你要完全张开耳朵,把嘴巴闭上,然後不带任何情感跟价值观地去聆听,大概大家3分钟就受不了。为什麽?因为你不是睡着,就是想要急着反驳了。为什麽呢?因为各种讯息进来我们的大脑之後,我们大脑会自动分类,配上任何的价值观,配上我们的判断基准,得出我们的结论。但这个时候就失去倾听本身的意义了,因为被倾听者他本身只是想透漏讯息而已。



第一步:不带任何评判,全盘接收讯息
这跟观察的道理是一样的,最难的第一步就是不带任何的评判,把所有的素材吸收进来,在我们的大脑里面完全地储存起来。这件事情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先抛掉我们的固有价值观才可以。所以在我们要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把讯息全盘地接收进来才可以。这个不论是做心理治疗、社交甚至写小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呢?听,但是不急着回应,打开我们的感官讯息,任何一个通道都行,但是不急着回应,我想应该是,所有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成立要素当中,最重要的第一个步骤。

那第二个就是,这些素材的储物间,它就会成为一个细节的收藏,是写小说的重要宝藏。而且他强调的是,不一定要强记下来,或者使用笔记本,因为日後会留下来的,其实都是重要的细节。为什麽会这样说呢?这跟我们的记忆的法则有点关系,跟我们记忆的顺序有关。那跟记忆相关的概念,我稍後会再解释给大家听,它会放在我们的第二阶段。所以,在这堂课的第一阶段,我们会先援引一些村上春树的原话,接下来我会把它跟临床现场做一个连结。


临床心理师的观察训练-团体治疗最外圈当观察员
刚刚提到临床现场就是,为什麽「观察」是写小说,也是做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步骤呢?因为10多年前,当我是个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在团体治疗的最外圈开始当观察员。那个时候因为身分的关系,是最嫩的那一位,所以我们不能到现场,我们只能透过所谓的监视器,远端地去看,这些案主的肢体语言,所以所有的观察都是从肢体语言开始的。那时候我们甚至听不到他的语气、语速、情绪,全部都是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判断他在当下的状况,以及整个团体的流动。老师希望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练第一个基本工,就是先屏除这些过多的讯息,而单纯以肢体语言来建构一个人,这之後也造就了我去训练学生的一种方式,这个稍後也会跟大家谈。

小说家读大量的书,临床心理师读大量病例
所以呢,刚刚前面提到,如果要认识世界,要从认识人开始;认识人开始,就要从观察开始。所以不管是当小说家或是心理师,这个都是最重要的一个马步。刚刚前面村上提到的是,他希望我们读大量的书,因为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就必须从各种书去认识。书是一个好东西,为什麽?因为它代表了各个国家、各种价值观的集结。我们可以用几页的时间就通盘地去了解一场文化、一段仪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历史。那如果是心理师的话,他是做什麽事情?对我来讲,就是阅读大量的病例,阅读大量的对话,阅读大量的治疗案例,不管是从病人身上、从家人身上,甚至从过往的历史身上,我们都可以收集。


第二步:搭建素材储物间,也可以称之为田野调查
因此,在观察这件事情上面,我想不是单纯地只有放开你的感官,然後让讯息进来。好的小说家除了做这件事情之外,他会做第二件事情,这件事情村上没有谈到,但是我想是接下来必然的步骤,叫做「田调」,也就是田野调查。所以当我们看了之後,我们要试着问对方,当然我们不会没事走到路上,就去把一个人抓过来问他的历史,这个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我想当你对一个特定的主题有兴趣,等你开始想要入手某一个小说的主题与素材的时候,旁敲侧击一定是我们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

临床心理师的田调场域-会谈室
那对我来讲,我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对面坐的就是一般的临床案主,他不得不开口跟我讲他的事情,所以这个地方我就省了一个田调的步骤。我会怎麽问呢?其实我会先从他的人生开始问,他人生大概就可以分成三个顺序,就是他的早期/幼年经验、他的学业经验、他的工作经验,以这三个part来问。

那一般人可能就会问,欸你学校过得怎麽样?阿然後你的家庭怎麽样?你的工作怎麽样?但对我来说,那个不是我切入核心的方式。如果是学生的话,我会直接问他两件事情,就是你最讨厌的科目是哪一科,然後你有没有喜欢谁。通常这两个东西会引起学生大量的兴趣,你从讨厌哪一科就可以,相对问他喜欢哪一科,就可以把他的兴趣引出来。他喜欢谁呢?可以把他的社交关系引出来。

一般人的田调场域-日常生活
所以我想,在观察一个人,甚至在做田野调查的时候,问题的切入方式也是当中的、其中一个技巧。其实,从询问一个人开始,我们可以从他的语速、语气以及肢体语言,以及情绪表现,去建构对这个人的印象。当然它不会一次完成,所以我们的观察不会只有片面而已。如果你真的很想要收集这些素材的话,那应该是花大量时间去做这个事情。

那我想,只要你在日常当中可以留心的话,重要的细节一定会留下。刚刚有提到,为什麽可以不用依靠笔记本就把这些讯息留下来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套很自然的过滤系统。一般来讲,我们的记忆建构过程,就是所谓的感觉记忆、工作记忆,然後长期记忆,是这三个步骤。

为什麽不用把观察到的细节,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感觉记忆就是我们眼前、我们耳中、我们闻到,任何讯息进来的第一个步骤。如果它是一个有用,甚至是一个深刻的讯息,它就会进入到所谓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短期记忆。那要怎麽样才能让它变成长期记录呢?很简单,让它跟你心中的回忆勾起来就可以了。因此我认为,它大概是一个反过来的过程,任何可以跟你脑中有长期记忆勾串的一些讯息,一定都是勾起你回忆的某一些讯息。也就是,当我们吸收到某些故事的时候,它可能会跟你认识的某个人很像、跟你经验的某些事情很像,我想这件事情不需要用笔记本,你就可以用你的大脑把它记下来。

那当然对我来讲,我的职业属性是需要把每一个人的病例记下来的,但对我来讲,我记录的是事件,特殊的心境倒不用靠那些纸笔,而是它会跟我的记忆紧紧地勾在一起,等我需要用它的时候,它就会自然从我脑中跑出来。所以我想,当我们有重要的讯息要进来的时候,不妨让它跟你的长期记忆,或是跟你的经验勾在一起,或许对你而言,它会是一个不错的记忆方式,你也可以慢慢地搭造一间属於自己的素材储物间。



村上春树的素材储物间-(1)把好友的名字当成小说人名
那在村上的书,或是他的作品当中,有没有哪几个部份可以充分地展现他素材储物间的功能?我这边要举几个例子,可以从他的作品的各个面向来谈,如果大家对他的早期书有点印象的时候,你都可以知道,在很早期的时候,他的主角是没有名字的,他都是用我(ぼく/boku)这样的一个形容词来说这个故事。
-插图:安西水丸
因为早期都是把他的早年经验带进去,所以基本上也不需要写特定的名字,但到了某一个时期之後,他的主角开始有名字,叫渡边。渡边,我想很多人,甚至是我,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渡边是谁?为什麽要特别取这个名字?我觉得就是跟台湾的姓陈的、姓林的,大概是一样的意思,就是普遍出现的大姓。但是并不是,渡边是他的好朋友,安西水丸的本名。渡边出现在哪些地方呢?这太多了,我想,《挪威的森林》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他有另外一个蛮好玩的命名,就是在他的短篇里面,叫做《双胞胎与沉默的陆地》,我很喜欢的那一篇。那一篇有趣的地方是,因为他的妹妹交了一个男朋友,那他对这个男朋友其实还蛮不爽的,还会嘲笑他讲笑话的功能,那这个男朋友也叫渡边,所以不一定是他本人,也有可能是他特定的某一个主角。总之,他的取代性还蛮强的。

村上春树的素材储物间-(2)把曲子当成书名
那第二个就是除了角色的名字之外,就是书名,那就是《国境之南、太阳之西》。那一开始为什麽它会叫国境之南,是因为,我记得是书里面的主角,听了里面的某首歌,就是<South Of The Border>,他认为是Nat King Cole,就是纳金高的声音。那後来才发现,其实应该不是纳金高,因为被众多的爵士乐迷抨击,他没有做好功课,所以他在《爵士群像》里面就做出了一个修正。
-插图<South Of The Border>
那真正的原唱应该是Gene Autry,他把这首歌听成纳金高的声线,其实我听过原唱,我发现两个人的声线,其实蛮像的。但是,把曲子当成书名的话,这倒不是第一次,因为在他2014年的作品,就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本书里面,第一篇<Drive My Car>就是The Beatles的曲子,在《Rubber Soul》的专辑里面。那<Yesterday>也是The Beatles的,我想以歌名当作书名,大概他一直以来都类似有习惯的动作。那当然《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本身也是向海明威的那个名着致敬的。

村上春树的素材储物间-(3)书中的地标
那第三个就是书中的地标,大概也是他的素材间的众多的一环,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海豚饭店。那真的还有人去札幌,找了海豚饭店这个地方。事实上是完全找不到这个地方,还有人说:有!我本人也找了很久,也找不到。

有一些书迷跟乐迷是双重的粉丝,在重叠出来之後,发现有可能他是跟一部电影致敬。就是,台湾翻成《纽西兰地震记Green Dolphin Street》,也就是绿豚街,那绿豚街是里面的,他们要逃难的一个船的名称。

这首歌的主题曲叫<OnGreen Dolphin Street>非常有名,因为被众多乐手翻唱,Miles Davis,然後John Coltrane,以及Bill Evans这些,都是村上喜欢的乐手。那是不是因为这样,就造就出海豚饭店呢?这个名称不得而知,但是相信当中应该是有关联的。

村上春树的素材储物间-(4)参照现实的原型
第四个就是,他书中的人物也会参照某一些现实的原型,像1Q84里面「先驱」教主,我想他就很大部分地参照了麻原彰晃这号人物。我想村上跟麻原彰晃的渊源是非常深的,从地下铁事件I到II,以及他到2008年都不断地在探讨这件事情,所以我们会在第3个单元-故事,再继续探讨到麻原彰晃这号人物。

再来就是,另外一个人物,大家应该也很熟悉,叫做东尼泷谷。这家伙也花了我非常多的时间,为什麽呢?因为他在《村上T》里面有提到,他是在毛伊岛买了一件,不到一块钱美金的价钱,买了一件T恤,上面就有东尼泷谷。那这家伙为什麽花了我很多时间?是因为村上春树写了一句话,就是他有要参选众议员,但似乎落选了。那为了这句话,我还特别去找了一下,夏威夷的众议院公报,它在197X年就开始,做了一些review,就是当年有当选的众议员,到底有谁。後来我查了一下,发现东尼泷谷确实有当选的,所以大家不要误会他了,他从1979年当选到1982年。这个人曾经也想要,在《东尼泷谷》这部片里面客串一角,但後来发现不可行,因为他本身根本不会讲日语。
-插图:东尼泷谷
那村上说,其实因为一件T恤就引发他的灵感,他觉得这个是有史以来最值得的一个投资。由此可见,从村上春树的脑袋里面,他储存了很多生活当中的细节,建构了他的小说不同的面向,带来很多的财富。那我想,这个财富指的不是钱财上的,而是文字以及意念上的财富。那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就着你的周围,好好地去思考一下,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把你周围的素材集结起来,好好地来写一个故事。



着名的推理小说家Agatha Christie的观察训练-「乘客自传」
那我刚刚提到的就是,要怎麽样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为什麽老师刚刚给我们的训练是有用的?是因为我们透过Monitor,然後看了他的肢体语言,其他都不能作弊,只能看肢体语言的时候,这让我想起了,就是着名的推理小说家Agatha Christie。Christie她有一个兴趣,是她从小到大,因为她们家比较远,所以她需要坐火车,她会藉由坐火车的过程当中,去看每一个乘客的外观,只单看外观跟他的言行,然後试着去建构出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她会叫「乘客自传」这样的一个训练方式。

对我来讲,我当初也是几乎用这种自传式的方式在观察我的案主,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讯息,只能靠肢体语言。那等到我当临床教师之後,我也开始试着用这套方式,把一群学生带进急性病房,然後就地观察,每个人选一个,然後在20到30分钟之内,不能接触、只能远看,试着用这个方式去建构这一个人,以及他的职业属性,然後再对照他的病历。为什麽会这样做?是因为它像是一个试水温的方式,先观察学生他的情绪、敏感度,以及他的那个观察敏锐度。这样做纯粹是,为了让病人有更好的介入,但一般人大概不会用这样的方式,但是你也不必为了治疗的形式,而去多加深入了解这个人。我觉得可以去观察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棒了。

进阶的观察训练-发想自《灵病》的观察法
那进阶的观察训练是我从另外一部片,叫做《灵病It Follows》,一个美国的恐怖片当中得到灵感。其实他在当中,提到了一个玩游戏的方式,就是两两一组,然後呢,你在周围的人群当中,挑选一个人。想像一下,为什麽你想要变成哪一个人?但是你不能讲原因,然後你就要跟你的同伴讲说,现在请你猜猜周围这20个人当中,我想要变成谁?你得说出,为什麽我想变成他。也就是,你得同时理解两个人,一个是案主本身,一个是他要去猜的那个人,所以你必须用前面的20个人去跟他做对比。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观察方式,就是你已经知道对方的喜好,那你要从另外一个人的身上,从他的外观跟他的互动方式去推敲他的喜好,然後把这两人做连结。



我们要培养的是「理解他人兴趣」的兴趣
这两个都不是很正统的观察方式,但是我觉得都可以勾起某一些我们对人的兴趣,以及写小说的素材。那当然它不一定要是一个非常死板的观察方式,我认为在观察这件事情上面,我们除了累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之外,我们还要培养一些比较广泛的兴趣。因为我们可能在田调的过程当中,会需要理解别人的职业属性,会需要知道对方的历史。如果能够因为这样有交集的话,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最重要的兴趣,并不是这些兴趣,而是去理解他人兴趣的兴趣。我们必须去理解这个人为什麽喜欢做这个事情、理解这件事情为什麽会这样发生、理解这件事情为什麽会这样发展,这些都是要立基於你对於这个世界兴趣,我们才能够往下观察。所以,保持对人的兴趣,以及对世界的兴趣,是写小说跟做治疗当中最重要的开端。那观察是认识人的开始,由此我们就会开始认识人并理解人。

Part II:角色
那第2个单元讲的是角色,关於角色这件事情,我们刚刚已经收集了很多的素材,然後怎麽立体起来。村上在这本书的第9章,<要让什麽样的人出场>当中,他有说到「要描写人,必须要先知道很多人,不一定要深度理解,但必须要不带个人偏好的观察,不喜欢的家伙也要观察,喜欢的家伙也要观察进去,否则我们的世界观就会缺乏广度,等到需要角色的时候,再把这些素材从素材库拉出来,然後一一地组合起来。」这个过程,我认为它很像google在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又让我联想到《Black Mirror黑镜》。《Black Mirror黑镜》的第二季第1集,叫做《马上回来Be Right Back》,它是一个有点凄美的故事,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

建构角色就像google在做的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妻、新婚夫妻,那先生在开头的时候,因为要外出买东西,然後跟他妻子讲Be Right Back、马上回来,结果之後就音讯渺然。後来才知道,原来他在过程当中,车祸死掉了,那因为才新婚而已,所以其实这样非常难过。但在那个未来当中,有一项科技可以帮助你找回失去的爱人,怎麽做呢?就是那些公司会从远端开始收集,这一个人在网路上搜寻的各种东西,然後把它收集成一个素材库。也就是,你的搜寻记录、你买过什麽、看过什麽、听过什麽、最喜欢什麽样的电影、喜欢吃什麽样的食物、订购过什麽样的商品,慢慢去建构出这个人的喜好,然後进而推敲出他的性格。然後,他再做一个人体的形状,譬如说,就是用矽胶的方式,模拟出一个人的样貌,然後把刚刚那些素材库当作这个人的大脑,然後还原一个你的先生给你。

-插图:Be Right Back
那这个过程其实有点令人难过,也有点惊悚。初期都很甜蜜,但是後来才发现,因为那些资料库不会更新,他会讲的话、他会做的事情、他的感受,永远就局限在那个地方,所以主角到後来并不知道,要不要再让她先生再死一次,所以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是,我们在建构一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就很像google在做的事情。我们利用我们刚刚观察过的素材做一个组合,然後再做一个延伸,建立了某种形象之後,再把它放进去我们的故事里面。

角色会牵起小说家的手,引导写出自己的故事
角色对於小说来讲,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但村上他有说,他说「比起有趣而不可预测的角色,角色能够把故事带往哪里更重要。」因为这个不是只有人写角色,写到後来就是角色写故事了。角色一旦立体之後,人对角色的共感就会出现。那为什麽会说不是人写角色,而是角色会写故事呢?是因爲到了後期之後,我们对於这个角色已经开始有同理心、开始有共感,因此我们可以藉由这个角色的故事发展,慢慢地把故事往下延伸下去。

要提到角色的话,我想我们在这边就要提到两个作家,一个是英国作家-毛姆,一个是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为什麽要提到这两个人,是因为他们两位应该都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作家,因为他们出现在小说里面的频率还蛮高的。毛姆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他怎麽样建构角色呢?就是他会挑选现实生活中的人,依照他们的性格所揭示的样貌,把他们放在喜剧或是悲剧当中。那杜斯妥也夫斯基,他大概没有办法有这样的一个访谈的过程,他一生都还蛮潦倒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写的书当中一窥堂奥。

小说家如何建构角色?以毛姆、杜斯妥也夫斯基为例
我举的例子就是,他(村上)在这本书(《身为职业小说家》)有提到的《附魔者》,那《附魔者》当中的确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出现,光是第一章就有好几个人物。我这边举个例子,看他(杜斯妥也夫斯基)怎麽塑造这个角色,就是他开篇有一个人,这个人他自命不凡,也就是认为全世界都在注视他,那杜斯妥也夫斯基并没有用很特殊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个人,他只用了两句话就终结了这一个人的性格。第一个是说,这个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监视的人;第二个,他觉得这个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被放逐的人。那什麽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特质,就是自我中心,自己觉得重要到会被监视、自己觉得重要到会被大家排挤继而放逐。那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敏锐的观察,也就是平常收集的素材够多,你才能去建构出一个自视甚高但是不被大家接受的人。在他小说里面还有这种很精炼的笔法,如果有机会的话,虽然杜氏的书非常得厚,但是我很建议大家去看看。

心理师如何建构角色?
关於角色,在心理师的立场来看,我觉得我自己就比村上幸福很多了,因为我不需要特地走上街头,或是不需要大量的社交场景,这些故事就会自动地进入了我的生命。我的故事其实会接触到各种人、各式各样的故事,真的什麽故事都有,甚至还有一些撰写脚本的朋友,或是工作人员会来找我田调,当然我想田调的,应该都是我的工作经验。那我的着作《人生障碍俱乐部》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根据这些故事写成的,那当然它的人物性格跟背景都经过重塑。我认为,事件跟心境才是故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对於喜欢故事的人来讲,我的工作其实很幸福,但如果只是为了谋生的话,我的工作就比较痛苦一点点,所以喜不喜欢听故事,某个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心理师的工作品质。

个案概念化(concepturalization
那当我们要观察人,进阶到认识人的时候就会做一件事情,叫做个案概念化,英文叫concepturalization。什麽叫做个案概念化呢?就是去认识、去透视这一个人。透过这个步骤,我们会让一个人从2D变成3D,那要怎麽样推动这个步骤?就是同理心。所以当我们进行个案概念化的时候,它更深层的是,我们要培养同理心的一个训练。

个案概念化的过程就是,不是只有表象,更要推敲他的内心。所以它的重要过程就是,我们会开始去了解,进来的这一个人,他的问题到底是什麽?因为当案主进来的时候,他提出的问题有可能不是他最重要的那个核心,然後还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後就给他治疗建议。如果换成问句的话,就是我们必须要搞懂以下几个问句,就是他到底在意什麽?他为什麽要过来?然後事实是跟他说的一样吗?他的家庭对他造成什麽影响?他的想法怎麽来了?他经历的这一切,对他造成什麽困扰?

我觉得这件事情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其实整件事情都像倒叙法,那我们就像是一个观众,必须要从他讲话的蛛丝马迹,然後去推测出,他到底发生了这个事情的原因是什麽,一步一步地往回推,把这个人的形象慢慢建构出来。也就是运用到刚刚前面讲的,组合一个人,然後连结他之前的经验,最後经过田调,就是问他。所以这三件事情,就是从理解人到认识人,把角色立体起来的一个方式,组合、连结、田调。

村上春树建构的角色-东尼泷谷、家福
那在村上的书本当中,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可以推敲?因为他的角色实在太多了。但是,有两个角色常常被拿出来讨论,一个就是东尼泷谷,我们刚刚听到的,然後一个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上面的第一个故事<Drive My Car>的家福。这两个故事有个共通点,那共通点叫做西岛秀俊,为什麽西岛秀俊会是它们两个结集呢?是因为他在第一部电影《东尼泷谷》里面担任旁白,然後在第二部电影《Drive My Car》当男主角,而且他还拿下日本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当然重点不是只有他,第二个交集就是他们都是丧偶的角色,但是,如果只是丧偶而已,建构出来的角色就会很单一,但村上他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去建构这两个不同丧偶的心境。

《东尼泷谷》里的东尼泷谷
对我来讲,我对东尼泷谷这个角色会更有感觉,不是因为我花了大概两个小时去查他的过往,而是因为他跟我其中一个案主还蛮像的。东尼泷谷本身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写孤独其实可以写得很平板,也可以写得很有深度。更深一层的是,你会发现很多孤独的人,大概分成两种,一个是天生孤独,就是所谓的孤僻型人格,英文叫做schizoid personality。那这种人,他享受孤独,爲什麽?因爲他会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杂讯,会干扰他的思考,所以很多人会喜欢离群索居,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东尼泷谷我认为,他建构这个角色比较倾向第二种,就是因为他害怕失去,本身跟人的社交连结性不强,但是还是渴望社交。但是因为很害怕失去,所以自己一个人可能会更幸福一点点。那这个角色走到後来,遇到他的妻子,遇到妻子之後,他短短地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幸福,但是因为其实後面的一些状况,让他又开始再度失去这个人,然後让他变得更孤独。

所以我想这两篇讲的都是失落,那东尼泷谷的失落会远比家福的失落,还要来得惨,是因为他曾经想要拥有,但是他不敢,所以他选择失去。但等他意外地拥有了之後,又再度地经历失去,他就回不去原本那个单纯、什麽都不想拥有的状态,所以这当中是有创伤存在。那这样的案主,其实在我的个案里面比较多。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里的家福
那家福他的失落是在於,妻子一样过世,但是妻子外遇的原因他始终不知道。他很想去了解,到底为什麽会有这件事情,所以他是揣怀着一个秘密的感受,在活下去的。这个失落是,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答案,但是在小说的结尾,我们会发现,答案可能已经不太重要,重要是你们经历过什麽样的事情。

对於失落的描写,我想村上在这个部分,他写得是非常细密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其实都可以去看整本书,因为里面的几篇故事讲得都是失落。男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失落女人,这当中我认为,心理的转折其实跟我们一般谈到的,好像只是因为丧偶这件事情是不太一样的,它是具有一些深度的。那我想角色的建构能够成立,就是在於这些深度,我们对这些情感的理解当中造成的。

同理心(empathy)的训练
那如果我们要进入临床情境,该怎麽进行个案概念化?我想,一般人不需要对我们眼前的人,做到这麽透彻的分析,但是我们可以做一步,我们刚刚有提到的,叫做同理心的训练。这个训练听起来好像很制式化,甚至市面上很多这样的课程,但对我来讲,它很简单,要培养一个人的同理心,其实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你能不能感受别人的情绪而已。同理心为什麽会跑出来?同理心的英文叫empathy,某个程度上就是感同身受的意思,也就是我要先感受对方的情绪,我不一定要跟你经历同样的事件。像是我的妻子活得好好的,但是坐我对面的是一个丧偶的人,就是他们同样都是因为失去,失去重要的亲人、失去重要的事物。对我来讲,我也可以因为感受到他的悲伤,悲伤本身代表是失落,所以我也去从我的大脑去找出各种,跟失落有关系的经验,来跟他做个对照跟对比,进而连结他的经验。

所以当我们要同理一个人的状况的时候,不一定要经历一样的事件,但经历一样的情绪转折,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你要跟对方经历一样的转折,首先就得先辨识出对方的情绪,到底是什麽?藉由情绪的共感,然後连结成心情的共感、心境的共感,然後再进入他的世界,跟他的事件里面。我想,我们对待一个角色也是如此,当我们要建构一个角色的内涵的时候,必须要能够标定他对某一个事件的情绪是什麽?他对於这个世界的反应是什麽?那我是不是有类似的反应。

就算可能错误理解人,也比不去理解人来得好
所以我想,村上应该是把他生活当中很重要的情感共鸣,放进了角色里面,用同理的方式去建构一个角色的深度,才能让角色带着自己走。那有没有可能,我们理解的是错的?我们用我们很直观的方式、用我们自己的判断,然後收集了自己的讯息,但是却错误地理解了一个人?当然有可能,这个是我在会谈室常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治疗关系某个程度上不可能一直维持着友好。在我职业初期的时候,我更是常常犯这种错误,错误地去理解了一个人,但我认为,有去理解都比没有理解来得好。你把你的视觉打开、把你的听觉打开,认真地去认识一个人,都比你不去认识一个人来得好。你去试着理解这个世界,都比这个世界丢给你讯息,你麻木地去接收来得好。

所以我觉得,写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怕尝试,试着去感受、试着去建构,哪怕你第一篇写出来,第二篇写出来,无法引发共鸣,但是你可以从中更深入地去了解,从反馈中去了解,原来这个角色应该怎麽走,可能更符合他原来的路径。

尝试错误的第一步,是习得情绪共感的开端
那我想,这个错误尝试的过程当中,不管是我们去写小说或者去做心理治疗,做什麽事情都是一样。先敢去尝试,错误的第一步都没有关系,因为错误会把你带到更好的位置去。所以我想,不管是做任何的事情,认识这个世界,我觉得应该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最後想跟大家讲,情绪与心境的共感,不是拿来建构角色而已,它也是认识人最重要的一个根基。能够好好地认识人,才能创造出一场有疗癒功能的对谈,或是一篇能够引发共鸣的故事。因为情绪跟经验,始终才是人跟人直接连结的根基。

所以我想,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立体,最重要的方式是,收集够多的资料,从情绪着手,把自己的经验放进去。那自己的经验如果不够怎麽办?我们听、我们看、去认识更多的人,就像村上讲的,你不一定要跟那个人深交或理解,但是你得先开启这个步骤才可以。由此,我们才能收集更多的角色,连结更多的情节,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Part III:故事
现在要进入我们的第三单元-故事,在这个单元,我们要提一些稍微严肃一点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的故事怎麽影响人?在我们建构了角色,收集了资料,建立了情节、组织的脉络,然後之後让它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之後,我们要怎麽聆听这个故事,我们要怎麽把这个故事传达给大家?

「故事」呼应现实社会,也是联系人与人内心的东西
我想故事的力量,在这个单元里面,它会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村上春树对於故事,其实在很多的访谈以及书本当中都有提到,那在这本书的第10回,叫做<为谁而写>当中,他有说到「因为我们内心拥有共通的故事,是以『小说式』的方式联系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根部互相联系着的东西。现实社会的现实与故事的现实,在人的精神当中是相通的。故事本身就是以现实的隐喻去存在的,所以为了追上我们的现实,我们在内心会放新的隐喻系统。」这句话听起来有一点点朦胧,但是如果我们把所谓的故事,转换成刚刚前面讲的信念,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跟我们心中的信念是不是一致。那我们的信念能不能追上我们的现实,我们要怎麽去更新?那虚拟的故事怎麽样又传达它的信念,跟我们的信念连接在一起,我想就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你的作品能不能击中读者的心,我想应该就是类似这样的意思。

用「故事」进行正常化/常态化(normalize
但是,如果换成心理学或是临床现场的话,会是一个什麽样的状况?其实,某个程度上,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到了中後期,我们会拿其他人的故事来跟案主的历史做一个对照。对他来讲,这是一个突破盲点的方式,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normalize,就是所谓的正常化或是常态化。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他不断地讲述自己的遭遇有多悲惨、有多难过,他认为,他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失落。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试图拿其他人的案例、其他人故事来做一个对照。不能沦为大家来比惨,而是能够做到,我可以理解你的状态,但你的状态并不是唯一糟糕的。其他人也很糟,但并不代表你不能这样做,而是其他人会用什麽样的一个方式来因应这个问题,那你也可以参考看看。

对案主来讲,很多时候他们的疗癒是从,原来我不孤单、原来这样是正常的、原来这个状况是可以哭的、原来这个场合是允许悲伤的。那我想,藉由这样的一个故事,他们可以得到很大的疗癒,那是因为那是其他人经验的集结。对我来讲,以其他人的案例或是经验来打动另外一个案主,甚至动摇他内心一些比较坚固的信念,我觉得是可行的。

用「故事」进行信念催眠
这个是应用在好的方面,但是运用在糟糕的方面就不太好了,也就是所谓的地下铁事件。地下铁事件,它本身的案主叫麻原彰晃,台湾其实也有发生过很多宗教诈骗的一个境况,然後有时候受害者到我这边来,做心理治疗的。与其讲宗教诈骗,我会把它改成另外一个词,叫做「信念催眠」。信念催眠的意思就是,你的教主跟你讲了一个故事,你接受这个故事,然後这个故事的影响力比那个教主还要来得大,之後我们就会全盘接受他的指令。

对我来讲,将故事照单全收这件事情,是一个有点恐怖的事情,因为它就是一个单调的复印了,那下场就会跟地下铁事件一样。那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麽这些人都是高社经地位,脑袋都有一定的容量,为什麽、为什麽?他会想要去听信这些话,然後做出一些恐怖极端的事情。



Milgram(米尔格伦实验)
其实很简单,它可以追溯到心理学的某一个实验-权威服从。那权威服从的一个事件,叫Milgram(米尔格伦实验)。它的设计很简单,就是隔着一个玻璃帷幕、一个单面镜,单面镜的对面坐着一个你看不到的人,他手上正承受着电击的风险。受试者本人就要接收各种的指令,当主事者跟受试者讲说,来、你来按那个电压的伏特的时候,我们会去测试一下,他大概到第几伏特的时候,他就会停止,因为会传来对方的叫声。那一般来讲,我们都会假设人是有良心的,所以可能在第2、第3个阶段,他就会收手了。其实并没有,甚至到第10个阶段,在挣扎的过程当中,他还是决定按下电击钮。

-插图:米尔格伦实验
这件事情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麽我们会在这情况下还选择去电击对方?那我想这件事情跟麻原彰晃事件,以及希特勒有着若干的相似之处,就是,因为因人而异,本身的人格特质就会有一点影响。很多人在进入宗教体系的情况的时候,是带着伤痛,或是某些脆弱性进去的,并不是说他懦弱,而是他需要有一些东西被安抚。所以当这些语言可以安抚他的时候,第一步就成立了,那第二个就是,你不会是主要的负责人,你不会这个行动、整个事件的负责人,负责人是上面的人,所以大家可以很清楚在纽伦堡大审的时候,有一些纳粹他之所以会对自己的言行翻供,就是因为他觉得他是一个被指使的人。被支配的人这件事情,可以让我们脱逃一些权力上的究责。



地下铁事件(沙林毒气事件)
对於那些施暴的人来讲,如果上面有一个人支持他的话,那他自然他的愧疚感就会轻一点点。那这个实验本身也是一样,去放沙林毒气的人也是一样,因为他们都是一个被指使的人,这些人为什麽会甘愿被指使,让那些信念进入他的脑中呢?很简单,因为他们太累了,他们认为,思考实在太辛苦了,只要进去某个框架里面,不用太费力气去挑战,人通常都会服从。所以,当一个教义,它提供的是一个狭窄的空间,提供一个简单又明确的概念,喜欢的我们就加进来,看不顺眼的我们就剔除。用一个很简单的加减法,让人消失或纳进来,他们就会放弃思考,为什麽?因为在很累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舒服的感受,所以某个程度上,当你第一步被支持、被理解了,它又提供你一个不太需要思考的情境,这个教又是一个顺应流势的,符合现代的故事,它可能反社会、反贫富差距,可能类似这样的概念再提供下去的时候,我们人很自然而然就会接受这些教义。等到我们一旦接受这些事情之後,那後面的行为就会变成是一个可被操弄的行为。那最後就是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是大家一起做,团体一起做,所以它有一个分散风险的可能。在这个情况下,一个暴行它就会必然产生了。

-插图:地下铁事件
推翻信念的可能性
那其实在很多场研讨会里面,我们都会提到,要怎麽样才能去抵抗这件事情?其实我个人是比较悲观的,我觉得,一旦进入这个场域之後,你就很难抵抗了,因为你还有一个东西,叫从众的压力。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危及的不只是你的信念,还有你的人际关系以及被排挤的感受。所以,当你进入一个团体之後,你已经不太能提出异议了,重点的分水岭都是在进入团体之前,你能不能有一点点迟疑、能不能有一点点批判性思考,也就是,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呢?如果他讲的跟我想的不一样呢?这样的一个问号出来的话,我想才会去推翻一个故事、推翻一个信念。

但相对地,当我们要提供的一个故事给案主,当我们要提供一个治疗经验给案主,提供故事给读者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要注意到,我们给了某一种框架,让我们的读者跟案主失去了某一些想像的空间,进而全盘接收我们的想法?在我的督导经验当中,这件事情是很严重的,因为我们会定期接受督导,所以我们的治疗纪录都会给老师看,要诚实地写出来,知道自己的盲点在哪边。所以,当我们传述的概念跟想法、信念过於单一,而且直白的话,教授会直接推翻你的做法。

肯证偏误(Confirm bios
对我们来讲,我们都是保持开放,让案主自己去思考,为什麽要让他自己去思考?就是为了要避免犯一种错误,虽然我们一直知道Confirm bios,就是所谓的肯证偏误。当我们只支持一个信念的时候,我们会拚了命地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而不会去找推翻它的证据。这件事情对於传达事物跟信念来讲,它是非常恐怖事情,因为它是单向、一个箭头的事情,而不是双向的事情。所以不论是做治疗或是写小说,传达故事,我觉得,去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放弃控制自我,就会被信念控制
在村上的书单里面,其实他在《地下铁事件I》,後面的後记,就是<没有指标的恶梦>,这一篇我很欢迎大家去看一看。他有提到一句话,就是大家的一个疑问,这边说给大家听,也就是说,针对那些施暴的信徒,大家会想,这些忠实的信徒们主动舍弃了自由、舍弃财产、舍弃家庭、舍弃世俗的价值判断基准。如果是正常的市民,看到他们做这些事情,你会觉得怎麽会这麽傻,但相反地,对教徒来说,那是非常舒服的事情,因为一旦把自己交给谁之後,就不必一一去思考,也不必控制自我。所以控制自我这件事情,对於现代人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想放弃,都会想放空,当你想放空的时候,那些想法趁隙而入,那就会很好地控制了你,某程度上就跟异形是一样的,这件事情是真的,像我们想得这麽严重吗?

但信念可以被判断,你也可以决定如何接待
我想也倒不一定,因为讯息本身,我认为是中性的,你怎麽接待这个讯息、怎麽接收这个讯息才是重点。在《地下铁事件II》,它的後记有一场跟河合隼雄的对谈,这位心理学家讲了一个我觉得还不错的概念,就是人们怎麽解读讯息,其实决定了你自己的未来,就像他会举一个例子,就是像铁人28号,这一个像超人一样的故事。孩子都会很崇拜超人这件事情,他欣赏他的超能力、拯救世界,但他不会傻到站在窗口从28楼跳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会飞。所以在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喜欢的是它的信念、它带来的精神,但是超越物理上的做法,连孩子都可以判断,不会随便去跳楼。他知道,他做披风往下跳,一定会死掉,因为他可能在家里就已经试过。

所以当我们要,把所有的错都归因於信念灌在我们脑中,而我们无法自控的时候,这件事情是不能成立的。我们最起码,都还有筛选信念,以及怎麽样去解读信念的能力,只是看我们想要怎麽做而已。



没有框架(精神牢笼)就无法忍受
所以,村上在2008年的时候,在接受每日新闻的采访的时候,他说了一段话,他说「我认为当今最可怕的,就是由特定的主义、主张造成那种类似精神牢笼的东西,但是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框架,没有了就无法忍受。那真理教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但是,除此之外,它还有各种、各式各样的框架,人一旦进去之後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他认为,好的物语就是好的故事,可以拓展跟加深人的心灵。有了这样的心灵之後,我们就不会甘愿地进去,那个狭窄的牢笼里面,也就是,我们可以提供的是更多的信念、更宽阔的信念跟想法,把这些人从比较狭隘的心灵当中拉出来,进入那样的世界。

这个很符合心理治疗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他的信念开始扭曲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让他看到另外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故事需要更宽阔的要素,需要能够更中肯的一些证据,让他知道这个世界长这个样子。

脱离框架的方法-1批判性思考
那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人一旦遇到这个状况,我们应该怎麽办?刚刚有提到,其实我们要怎麽自我训练,第一个就是保持批判性的思考。批判性思考来自於一个字眼就是「怀疑论」,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怀疑,你支持或不支持都要保持怀疑,并不是一定往负向地走,而是如果呢?我觉得what if这个字很重要。写小说也是一样,我们写到某一个情节的时候,那如果不是这样发展呢?如果顺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会怎麽样?我觉得这个是,开拓我们思考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讲普通心理学的课的时候,医学系的孩子其实都很喜欢思考,所以更喜欢挑战,他们勇於挑战。每次提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往反面想,如果不是这样会发生什麽事情?我认为,这样子的思考、引导方式,比顺着讲还要有用,会引出很多很有趣的想法。

脱离框架的方法-2What Happened to You
第二个就是,当我们坐在一个人对面的时候,我们要怎麽问出一段故事?那很多人看到一个人心情不好,他都会讲一句话,就是「你还好吧?Are you OK?」那其实我觉得,「你还好吧?」是一个,我们常常讲,但是用处不大的话,因为对方都会讲还好,不然就点点头。

最近我从一本书上得到灵感,就是欧普拉跟另外一个培理博士合写的,他们的那个书名叫做《你发生过什麽事?What Happened to You?》。那我觉得这句话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不问「你还好吧?」,而是直接问「你到底发生了什麽事?」,把故事原原本本地问出来。

当我们问出故事,然後也尝试给出故事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注意一下,我们是不是也给出了某一些框架,也就是所谓的建议。我们在安慰一个人的时候,给出建议的时候,那就包含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了。所以我觉得,在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同时也要去同理对方的心境,因为对方的情况可能跟我们的框架有点不太一样。所以我想,它会拉到一个更宽容的角度,就是我们不一定要给我们自己框架的东西,而是在他的想像当中,我们可以给他什麽样的东西。所以,这个进一步的,要去理解对方的一个状态,我们才有可能给出更中肯的一些建议。



超过「故事」本身的力量
那故事本身的力量其实可能远远超过我们自己想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信念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但是,我相信故事本身也是一个疗癒的形式,我一直都认为,不管在心理学,或是写小说,一则好的故事就像一张很好的照片,或是一首很好的短诗一样,你看了之後会有画面,这个画面会勾起某一些很遥远的回忆,或是你的经验,已经超越这个本身给的力量,而是深入到你的记忆里面去。那你会去重新反思,那个时候的你跟现在的你,到底有什麽差别?那个时候的你跟现在的你,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可以反思的一个深度。那我想,经过有用的反思,或是经过一个有立体效果的反思,才能够拓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跟深度。

所以从观察、角色到故事,这一连串不只是写小说的过程,不只是心理治疗的过程,更是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但是藉由这本书,藉由这一场跟村上春树的虚拟对谈,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个稍微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我们怎麽理解这个世界的。或许,对我来说,这样理解世界的方式是站在心理学上的,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也有你去认识世界的方式,那这个方式我们就可以来参考一下。那认识世界没有特定的规则,但是前提就是,你要对这个世界有兴趣才可以。

希望这堂课或多或少可以勾起大家对书本、对心理学,甚至对这个世界的兴趣。今天的课程到这个地方,很谢谢大家的聆听,我是刘仲彬,临床心理师,希望有机会再见,谢谢大家!

 


超過21萬種書目,逾40萬種文具、影音等各式非書商品,我們多元運用書店空間,從閱讀出發,讓人們在書與非書之間,體驗人文、藝術、創意與生活的美好。
太棒了
你已关注誠品書店
取消关注
你已取消关注誠品書店
您已經按過囉!
迷商品
約束的場所地下鐵事件2

約束的場所地下鐵事件2

作者:村上春樹

價格:253

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修訂初版

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修訂初版

作者:村上春樹/ 河合隼雄

價格:174

渺小一生 上下 (2冊合售)

渺小一生 上下 (2冊合售)

作者:柳原漢雅

價格:690

【会员专区 / 登入注册服务暂停公告】
为了提供更优良的系统服务品质,预定于2020/07/08 (三) AM8:30 – 2020/07/08(四)AM 10:00 进行维护,将暂停登入/注册服务、联络客服⋯等功能。

手機驗證
手機驗證
会员资料确认
您已是诚品会员,填写资料与会员卡资料不一致,请择一填写以下栏位进行验证。
會員資料有誤
很抱歉,您的會員資料有誤,請聯絡客服。
手機驗證

*請於5分鐘內輸入驗證碼,逾時請重新發送。

我們將發送驗證碼至您的手機

如果您無法收到驗證碼,請試試 電子信箱驗證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您無法收到驗證碼,請聯繫客服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忘记密码
簡訊/電子信箱驗證
重设密码
验证码认证
已重新发送验证信至
尚未设定社群帐号快速登入
请登入诚品帐号进行绑定
尚未设定社群帐号快速登入
请登入诚品帐号进行绑定
登录卡号
诚品会员条款
欢迎您首次登入迷诚品,请您阅读并同意以下服务条款:

诚品会员约定条款


本约定条款所称之「诚品会员」包括「累计卡友」及「诚品人会员」,「累计卡友」系指累计卡之持有人,「诚品人会员」系指诚品人会员卡持有人;「诚品会员卡」为累计卡及诚品人会员卡之统称(以下简称为「会员卡」)。


  • 壹、 一般条款
    • 一. 诚品会员卡之申办
      1. 累计卡

        累计卡之申请、核卡及续卡资格,由诚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本公司」)制订并对外公告,申请人于诚品门市服务台或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之线上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诚品网路书店、迷诚品网站、【诚品人eslite】APP)申办累计卡时,确认已详读并同意载明之「约定条款」、「个资告知事项」、「使用规则」及相关规定,并填具本人申办资料后,向本公司指定服务据点或线上平台申办。 如申请人不具申请或核卡资格,或未确实填具本人申办资料后,本公司得拒绝申请或发卡。于本公司核发本卡后,如发现申请人不具申请资格,或申请人填写之资料与事实不符,本公司有权停卡并注销申请人持卡资格及相关权益。 累计卡于诚品通路消费累计达新台币1万元,即可持本人身分证明文件至诚品门市服务台换发诚品人会员卡,若出示身分证字号与累计卡申办资料不符,恕无法进行升等换卡。

      2. 诚品人会员卡

        诚品人会员卡之申请、核卡及续卡资格,由本公司制订并对外公告,申请人于签署申请书时,确认已详读并同意申请书载明之「约定条款」、「个资告知事项」、「使用规则」及相关规定,申请人确实填具申请书并亲自签名后,连同身分证明文件,向本公司指定服务据点。 如申请人不具申请或核卡资格,或未确实填具申请书,或未提供与累计卡申办相符之身分证明文件予本公司进行身分核实,本公司得拒绝申请或发卡。于本公司核发本卡后,如发现申请人不具申请资格,或申请人填写之资料与事实不符,本公司有权停卡并注销申请人之持卡资格及相关权益。

    • 二. 诚品会员卡有效期间
      1. 累计卡无有效期间限制。
      2. 诚品人会员卡自申请日起算,有效期间一年。于有效期间到期时,消费金额或消费次数未达本公司设定之门槛,该会员累计消费金额、消费次数、点数均归零,并自动调整为累计卡。如不同意调整,请于会员卡效期截止日起算一个月内通知本公司。
    • 三. 申请人经本公司核发会员卡号时即成为持卡人,持卡人行使本卡权利时,应依服务人员要求出示会员卡、官方行动版会员卡、或提供身分证字号(外籍会员恕不适用)、行动电话号码进行身分确认,但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合作厂商得要求持卡人出示本人身分证明文件正本,以利进行身分确认,如持卡人拒绝出示,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合作厂商可不接受持卡人行使相关权利。
    • 四. 持卡资格及相关权益,恕无法以任何方法转让或转借予他人使用。如透过本公司及关系企业线上平台申办之累计卡持卡人欲申请实体卡片,可至服务台享首次免费申办发卡;若持有之实体卡片遗失或毁损,应立即通知本公司,并得申请补发,本公司将酌收工本费新台币50元。于持卡人通知本公司遗失卡片前,如遭冒用行使卡片权利,本公司概不负责。
    • 五. 如持卡人有以任何不诚实之方式累计消费金额或点数、重制/仿冒本卡,或有任何违反本约定条款及各项最新使用规则之情形,本公司得立即停止持卡人之一切权益,并予以停卡取消持卡资格。
    • 六. 已作废之会员卡(如遗失卡、过期卡等)仍被流通时,视为无效,本公司有权将卡片收回,避免再次误用。
    • 七. 为维护持卡人权益,如本公司电脑或资讯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本公司有权暂停卡片之消费登录、兑换功能及查询等相关服务,直至异常状况解除。
    • 八. 会员同意诚品得不定期发送电子报或商品讯息(EDM)至会员所登录的电子信箱帐号。惟当会员收到讯息后表示拒绝接受行销时,诚品将停止继续发送行销讯息。
    • 九. 持卡人资料若有异动请立即通知本公司,如未收到各项活动资讯,可至全台门市服务台,或以电话或Email通知诚品顾客服务中心,以利本公司尽速为您查询或更新相关资料。若因持卡人未正确更新资料,致未能收到本公司寄发的权益通知、消费优惠、活动内容等相关资讯,或变更、终止持卡权益、消费优惠、活动内容的通知,持卡人同意在此情形下视为持卡人已经收到该等资讯或通知。
    • 十. 本公司保留会员卡之核发、续卡、停用、注销及随时修改、变更或终止各项持卡人权益、消费优惠、活动内容及相关服务之权利。持卡人同意本公司对会员卡之「约定条款暨规则」,得随时修改或变更,并于修改或变更前之一定期间,于本公司门市或网站公告或个别通知持卡人后生效,持卡人同意上述公告可取代个别通知;如持卡人不同意修改或变更,应以电话或Email通知诚品顾客服务中心,由双方协商相关事宜,持卡人同意若未于前述特定期间内通知,视为同意修改或变更。有关本卡各项最新使用规则、各项权益、消费优惠、标识符号、合作厂商、活动内容等相关资讯,请详见诚品门市公告或迷诚品【会员专区】讯息:meet.eslite.com ,本公司将于符合法令规定前提下,不定期更新或变更之,以最后更新者为准。
    • 十一. 任何人均不得利用会员卡及相关制度从事不法行为,违反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十二. 对于会员卡之使用如有任何问题,敬请洽询本公司诚品顾客服务中心0800-666-798。
  • 贰、 网路服务约定事项

    为利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包括但不限于诚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诚品开发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诚品旅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您便利之网路交易与诚品会员之网路服务(以下称「网路服务」),当您使用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所提供之网路服务时,请您详读「网路服务约定事项」,在您开始使用网路服务时,即视为您已经阅读、了解并同意接受「网路服务约定事项」所有内容,并视为您已确认详阅并同意个人资料保护告知暨同意事项。如您不同意「网路服务约定事项」之全部或部分内容,请勿注册,并请立即停止使用网路服务。

    • 一. 申请方式
      1. 开通网路服务完成验证后,即同步成为累计卡友。
      2. 若您开通网路服务时已是诚品会员(包含诚品人会员及累计卡友),系统将自动为您登录诚品会员卡号,或可于会员专区登录您的诚品会员卡号,启用网路服务功能。即可于线上平台(包含但不限于:诚品网路书店、迷诚品、诚品人APP等)进行个人消费纪录之帐户查询(包含:效期、点数、消费明细…等),并可于线上即时维护您的个人资料、修改个人电子报退订阅、参加指定之线上活动等网站内提供之各项专属服务。
    • 二. 权利与义务
      1. 依《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规定,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及少年应负保护、教养之责任。若您未满二十岁,或依《民法》等相关规定,是未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之人,须由您的家长(父、母或监护人,以下同)陪同阅读本特别约定事项,在您的家长详读、了解并同意本特别约定事项后,才能使用网路服务。当您使用网路服务时,即视为您的家长已详读、了解并同意接受本特别约定事项之所有内容。
      2. 诚品会员应自行确保网路帐号及密码之机密与安全。诚品会员对于自己本身使用网路帐号及密码所为之一切行为,应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并同意遵守以下事项:
        • (1) 网路帐号或密码如被冒用或盗用,或有其他任何安全问题发生时,请立即通知诚品顾客服务中心(客服专线:0800-666-798)。
        • (2) 不得将帐号、密码及其他相关资料,揭露、泄露或提供给第三人知悉、或使用。除被冒用或盗用之情形外,使用网路帐号及密码进入本公司及关系企业网站或使用网路服务之所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检索、阅览、更改个人资料、参与各项活动,以及取得相关消费资讯、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均视为本人之行为。任何人不得使用他人之帐号或密码使用网路服务。如有违反,因而涉及犯罪或侵害他人之权利,应自负全部法律责任。
        • (3) 网路帐号、密码及网路权益,仅供诚品会员个人使用及享有,不得转让、转借或以任何方式提供他人使用,亦不得共用。
        • (4) 当诚品会员同意使用Facebook帐号登入使用网路服务时,该Facebook帐号之密码是由Facebook网站所处理,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并不会接触到该密码,而且每一个Facebook帐号只能绑定一个网路帐号进行登入,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所经营之各网路服务平台为第一次Facebook帐号登入功能时,需进行第一次绑定,第一次绑定后即不能再予修改。
        • (5) 经由登入Facebook帐号及密码而登入使用网路服务时,该登入的帐号即代表会员本人,使用者于使用网路服务之任何行为,均视为本人之行为,并需遵循诚品网路服务约定事项。诚品会员必须妥善设定、维护及保管自己之Facebook帐号及密码,包含但不限使用网路服务结束时应适时登出网路服务之网站并同时登出Facebook帐号。
        • (6) 如果会员泄漏或提供予第三人自己的个人资料、Facebook帐号及密码或付款资料,并使得第三人有使用的机会时,会员必须就第三人的行为负全部责任。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并可随时暂停或终止提供本项使用Facebook帐号及密码登入使用网路服务之措施。
      3. 会员不得基于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网路服务,并应遵守中华民国相关法令及网际网路之国际规范。若会员于中华民国领域外使用网路服务,并应遵守当地国家或地域之法令。会员不得利用网路服务从事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侵害他人权益之行为:
        • (1) 散布或传送任何诽谤、侮辱、具威胁性、攻击性、不雅、猥亵、不实、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或其他不法之文字、图片或任何形式之档案。
        • (2) 侵害他人名誉、隐私权、营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其他智慧财产权及其他权利。
        • (3) 违反依法律或契约所应负之保密义务。
        • (4) 冒用他人名义使用网路服务。
        • (5) 传输或散布电脑病毒。
        • (6) 滥发广告邮件。
        • (7) 其他诚品有正当理由认为不适当之行为。
      4. 如会员利用网路服务从事侵害他人权利之行为,或犯罪活动,或任何违法行为,会员应自负全部法律责任,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将立即撤销会员资格,永久禁止使用网路服务,并请求因此所受之全部损害,包含但不限于商誉损失、裁判费及律师费等。
    • 三. 网路服务内容的变更

      会员同意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得随时调整、变更、修改或终止网路服务或网路服务约定事项,并得于修改及变更前60日,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之网站公告后生效,不再另行个别通知。会员因参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之活动及使用网路服务,而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所发生之权利义务关系,均以本网路服务约定事项之最新修订之版本为准。如会员不同意修改或变更,应于修改或变更生效日前,以书面通知本公司及关系企业,由双方协商相关事宜,如逾期未为通知,应视为同意修改或变更。

    • 四. 网路交易须知
      1. 当会员完成线上订购程序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将自动经由电子邮件寄给您一封通知信,该通知仅表示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已收到订购讯息,惟并不表示该笔交易已经完成,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保留是否接受该笔订单之权利。会员得在本网站查询订单明细及出货状况。
      2. 当会员使用网路服务完成订购程序,即表示已经提出购买之要约,并同意本条款及网页上所载明之交易条件或限制。会员所留存之个人资料(例如:地址、电话…等),于订购后如有变更,应立即上线修改,不得以资料已变更为理由,否认订购行为或拒绝付款。
      3. 会员使用网路服务进行网路交易,如遇有任何疑义,应以诚品电脑系统之电子交易纪录为准。如发现交易资料不正确,应立即通知诚品顾客服务中心(客服专线:0800-666-798)协助处理。
    • 五. 商品的退回
      1. 收受商品后,如发现商品有瑕疵,得退回商品。
      2. 依《消费者保护法》规定,网路交易之商品,买受人得于收受商品后七天内退回商品。惟下列商品仅得于商品有瑕疵之情形退回,并不适用前述《消费者保护法》之规定:
        • (1) 以数位或电磁纪录形式储存的商品,包含且不限于电脑程式、数位音乐档案、录音带、录影带、CD、VCD、DVD等。
        • (2) 可供线上下载、或以线上传输方式提供的商品或资料。
        • (3) 性质上易于变质或损坏的商品、以及性质上无法或不适合退还的商品,包含且不限于花卉、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等。
        • (4) 依照会员所要求或注明的规格、需求或时间,所订制、调整或送达的商品。
        • (5) 密封的产品(例如漫画、小说、CD影音商品等等)。
        • (6) 报纸、杂志、期刊、或其他定期发行的商品。
        • (7) 依照通常运送条件,货物取回时已逾保存期限、或已变质或损坏的商品。
      3. 退回之商品,必须保持商品、赠品、附件、内外包装、及所有附随文件及资料的完整性,如已开立及取得实体发票(纸本),并应连同发票一并退回;否则,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得拒绝退货及退款。
    • 六. 网路服务的中断或停止

      如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之电脑或资讯系统发生异常状况,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有权暂停提供网路服务,直至异常状况排除。

    • 七. 智慧财产权的保护
      1. 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所使用软体或程式、网站上所有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著作、图片、档案、资讯、资料、网站架构、网站画面的安排、网页设计等智慧财产权,属于诚品所有,或已取得权利人之同意及授权而使用。任何人包含会员本人,未事前取得本公司及关系企业或权利人书面同意及授权,均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如违反,立即撤销会员资格,永久禁止使用网路服务,并请求因此所受全部损害,包含但不限于商誉损失、裁判费及律师费等。
      2. 会员或任何人如发现侵害诚品或其他权利人智慧财产权之情形,欢迎检举,并立即通知本公司及关系企业之顾客服务中心(客服专线:0800-666-798)处理。
  • 其他
    • 一. 「诚品会员约定条款」如有部分无效时,不影响其他有效条款之效力,「诚品会员约定条款」、会员制度及相关使用规则等仅适用于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台湾之门市。
    • 二. 「诚品会员约定条款」以中华民国法律为准据法,并以台湾台北地方法院为管辖法院。
  • 诚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关系企业个人资料保护告知暨同意事项

    为提供您最完善的服务并保护您的个人资料,诚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公司」)及关系企业(包括但不限于诚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诚品开发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财团法人诚品文化艺术基金会及诚品旅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谨此依个人资料保护法(下称「个资法」)第8条及第9条规定,告知您以下事项:

    搜集目的、个人资料类别、利用期间、地区、对象及方式

    为提供您有关本公司或关系企业各项消费优惠、商品、服务或活动及其最新资讯并有效管理会员资料或进行满意度及消费统计分析调查(下称「搜集目的」),本公司或关系企业将于上开搜集目的消失前,在台湾地区或完成上开搜集目的之必要地区内,搜集、处理、利用或国际传输您填载于诚品会员申请书之个人资料或日后经您同意而提供之其他个人资料。在上开搜集目的范围内,本公司或关系企业可能会将您全部或部分个人资料提供予关系企业或合作厂商。

    权利行使事项

    您可透过顾客服务中心(服务专线0800-666-798按1)向本公司或关系企业行使下列权利,除个资法另有规定外,本公司或关系企业不会拒绝,并得酌收必要成本费用。

    1. 查询或请求阅览您的个人资料。
    2. 制作给您个人资料复本。
    3. 补充或更正您的个人资料。
    4. 停止搜集、处理、利用或国际传输您的个人资料。
    5. 删除您的个人资料。
    6. 您的拒绝接受行销。

    注意事项

    如您不同意提供个人资料或删除或停止搜集、处理、利用或国际传输您的个人资料,您膫解本公司或公系企业可能因此无法进行核卡资格审核及相关处理作业或提供您完善的服务、或必须采取停卡措施,尚请见谅。

  • 诚品会员卡使用规则

    消费/诚品点累计规则

    1. 消费时须出示实体卡、官方行动版会员卡、或提供身分证字号(外籍会员恕不适用)、行动电话号码进行身分确认,方可累计消费金额或诚品点,单笔交易金额NT$40元1点。 (仅诚品人会员有点数累计)
    2. 于网路书店之消费请先注册网路帐号,消费累计金额、次数、诚品点,以发票日为计算基准。
    3. 诚品点有效期限:每笔消费累积之诚品点皆可使用至次年年底,惟会员资格失效点数即同时消失。 (举例:诚品人会员于2017年所得诚品点,将于2018年12月31日自动失效因故无法累计消费金额及诚品点时,请于消费日起7天内携带消费发票正本及诚品人会员卡至全台诚品各门市服务台补登消费累计。
    4. 消费累计金额、次数与诚品点以折扣后所支付实际交易金额为计算基准,于消费日2个工作天内汇入个人帐户,下列项目不列入消费累计金额:
      • 购买礼券之金额(持未开发票礼券之消费可纳入累计)
      • 代收款项(如两厅院售票、停车费)
      • 非诚品表演厅主办之节目票券及公关票券(票价为10元或票券上印有贵宾券字样)之购票金额
      • 诚品会员付费入会费用NT$2,000元
      • 退货之消费累计将自动扣除

      ◎遗失补卡之工本费可列入金额、次数与点数累计。

    诚品点折抵方式

    1. 诚品人会员持实体卡、官方行动版会员卡或本人台湾身分证正本(外籍网路会员恕不适用)可进行折抵,外籍会员仅适用出示实体卡、官方行动版会员卡,至全台各门市消费,每10点诚品点可折抵消费金额NT$1元,亦可于网路书店兑换相关商品。
    2. 诚品点折抵,网路书店及松烟影院须全额折抵,部分专柜恕不配合点数折抵,相关折抵办法以活动现场或网站标示为准。
    3. 诚品点数限于结帐时折抵使用,不得要求折换现金或转移。
    4. 点数一经折抵,若有任何问题,需经2个工作天方可返还。
    5. 为维护会员权益,如系统产生异常状况时,诚品将暂停该卡点数兑换或折抵功能;异常状况解除时,诚品随即恢复开通点数兑换或折抵功能。
    6. 会员应善尽会员卡保管责任,任何已折抵之点数除取消订单或退货外,均无法退回点数。

    ◎本公司保留随时变更使用规则之权利,最新使用规则请以门市或网站公告为准。

    如持卡人有任何违反诚品会员约定条款、消费累计、消费积点与点数折抵规则之情形,经本公司就个案认定,认为情节重大,本公司有权立即停止持卡人一切权益,并取消持卡资格,持卡人不得有异议。

绑定社群帐号
请于24小时内至您的电子信箱进行验证。若您未能于期限完成验证,请您重新注册/开通。

請以微信掃描QR碼並分享

Facebook 授权失败,请稍候再试!
您尚未申办累计卡,是否立即申办?


取消
确认
网站个人设定建置
更换照片
*设定昵称:
*请选择你兴趣的标签:(3个以上)
已选择 0/10
  • 翻譯文學
  • 華文創作
  • 華文閱讀
  • 外文閱讀
  • 親子家庭
  • 影音3C
  • 美食茶酒
  • 運動休閒旅遊
  • 服飾配件
  • 家居雜貨
  • 手作體驗
  • 雜誌新訊
  • 提案on the desk
  • 誠品選書
  • 誠品講堂
  • 誠品閱讀光影
  • 風格文具
  • 誠品專欄
  • 誠品新聞
  • 誠品30週年
  • 迷電影
  • 嚴選商品
  • 特別企畫
  • 人物故事
  • 閱讀文化
  • 藝術生活
  • 釀電影專欄
  • 赫斯特專欄
  • 門市優惠
  • 品牌優惠
  • 境外旅客
  • 會員獨享
  • 公告資訊
  • 展覽
  • 講座
  • 課程
  • 電影
  • 表演
  • 編輯書房
  • 品牌故事
  • 香氛美容
  • 典藏敦南
  • 迷韓劇
  • 一日電台
  • 不打烊書店
  • 編輯精選
  • YouTube
  • 影音企畫
  • 尋味玩食
  • 誠品線上優惠
  • 迷誠品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