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字内外的轻与重,藉书写之物转化昇华——专访物外YSTUDIO创办人廖宜贤
撰文 提案編輯室.攝影|莊永鴻而「雨」,其实没有情绪,但对书写者来说,却从此多了另一种记忆里才有的模样。如同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述「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正是物外YSTUDIO想藉书写传递的旨趣与精神。
书写的重量,文字的重量
廖宜贤说「书写很强大,是介於用嘴巴说和讯息沟通之间,它结合两者的优点,可以避免过於直接或亲密的表达,却又能真切表达出内在的情感」,随着年纪渐长,越能感受到书写对人的影响,一些不习惯用嘴巴说出口的话语,反而能藉由文字书写来传达。他还强调「书写不应该被强迫, 应该是要发自内心,真心地想要记录下来。」笔迹也是表达的一部分,有些人会透过书写来梳理思绪,「偶尔的潦草,是只有自己才懂的一种率性」。
从品牌概念去思考——什麽样的文字最有重量?「遗书」他的声音变得低沈, 还提到一本影响他极深的书《无法送达的遗书》,内容是关於白色恐怖时期,许多政治受难犯为家人亲友写下,被封存数十年、一封封无法寄出的遗书,「在阅读那些信件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情绪。有人写下对於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但最让人心碎的是,只有写下简短两三句话的。深怕因为写太多,而让家人受到审查」话才说完,情绪还在,光是简短的口述,仍不足以言喻或形容,他对这段历史记录所感受到的重量。
「物外」若是动词,廖宜贤觉得「是『连结』。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连结,连结人的情感或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跟「物」,物与物之间的连结也是其一,像桥梁一般,一个把「物」包含在内的世界观;若是形容词,他的回答是「专注」与「执着」,「虽然对於一些百年品牌来说,十年或许只是一个开端,如果在下一个十年,还能继续在谈文字与书写,甚至延伸到文化与工艺,我会对自己跟品牌感到相当骄傲。」
《私密信件博物馆》是他近期非常推荐的一本书,「『信件』对我来说,同样是书写的一种,但那种感觉又更私密」,从遗书到私密信件,文字内外的轻与重,藉由书写之物来转化视野,物外YSTUDIO不只是一个名词,更像一种与人、与物相互连结的方法。文字传递情感的温度,持续书写,才能建构出一个有生命厚度的乌托邦世界。
▊延伸阅读: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
赖毓芝/总策画;柯律格等◎着,远足文化
《无法送达的遗书:记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林易澄/胡淑雯/陈宗延/杨美红/罗毓嘉◎着,卫城
《私密信件博物馆:125封跨越时空的隽永书信》
史恩.亚绪尔◎着,脸谱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
《诚品书店eslite bookstore》粉丝专页
Apple Books《提案》线上读
US帐号
JP帐号
Current Issue_真实纪录,记录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