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前的三大症兆:避免熱傷害,從提高警覺開始落實
撰文 WOMEN'S HEALTH BY SOPHIE KU在說中暑前,先來了解身體為什麼會有「熱傷害」...
Photo by Lightscape on Unsplash
田宜民中醫師:「體溫調節中樞透過,皮膚、毛細孔、血管和呼吸進行溫度恆定調節。
當天氣熱的時候,我們會流汗,是因為體溫調節中樞感受到因環境造成血液溫度上升,除了使血管舒張讓血流速度變大、使其可以快速傳遞到皮膚;同時也發出訊息告知皮膚汗腺和毛細孔,讓體內的水分及熱能藉由毛細孔蒸發出體外。
當激烈運動時,每個小時的流汗量甚至能高達1~2公升,且呼吸頻率增加(會有喘的感覺),達到體內降溫的散熱效果。
但當外界環境溫度過高、體溫調節中樞來不及應付,就可能引起熱傷害。」
中暑是什麼?
Photo by Ritam Baishya on Unsplash
田宜民中醫師:「中暑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一種,中暑前其實會先經歷「熱痙攣、熱暈厥,或熱衰竭」3種輕度症狀。
中暑前的症狀有哪些?
✎中暑症狀1.熱痙攣
田宜民中醫師:「熱痙攣是因在高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促使體液喪失和電解質流失,形成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身體不自主骨骼肌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可以持續1到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與手臂。如果痙攣劇烈,甚至會影響腹壁肌肉,應盡快治療。」
✎中暑症狀2.熱暈厥
田宜民中醫師:「熱暈厥則是由於皮膚血管擴張散熱,血液流動到四肢及周邊血管,使得腦部供血不足出現暫時性暈眩。」
✎中暑症狀3.熱衰竭
田宜民中醫師:「熱衰竭是指人體因炎熱出汗卻未補充水分及鹽分而產生不適,患者會大量出汗、倦怠、無力、食慾不振、躁動、頭痛、噁心以及嘔吐。」
「當上述3種狀態未做及時處置,就可能演變成重度症狀,也就是所謂的中暑。
主要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皮膚無法散熱而呈乾燙潮紅狀態,患者此時會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嚴重中暑症狀需趕緊送醫治療。」田醫師補充道。
輕度中暑(輕度熱傷害)如何改善?
Photo by Nigel Msipa on Unsplash
田宜民中醫師也補充,一般遇到的熱傷害有分程度,大眾認知的輕度中暑大多是「輕度熱傷害」。若在高溫或悶熱環境下,身體無法有效調節體溫,就會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例如: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跳快等。
輕度熱傷害可把病患移至陰涼處,脫衣散熱進行刮痧並補充水分。
▌感謝諮詢:田宜民中醫師
現任:
宜民時尚中醫診所院長DT.HERBS執行總監
專長:
•專業中醫減肥、減重
•新式穴位埋線體雕塑
•青春痘皮膚美容
•內科體質調理
•婦科體質調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Women's Health |首圖來源:Photo by xframe}
✦
▌延伸閱讀
☞不要等渴了再喝水!掌握11個原則輕鬆補充水分,正確養成喝水習慣
☞鮭魚的十大好處!四個營養師推薦食譜教你有效留住營養
☞2023行事曆懶人包!春節放10天、連假補班共6天,國定假日一覽表
☞「小腹凸」怎麼辦?日本健身教練MAO教你每天5分鐘、6動作擺脫小腹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