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心野出版社:台灣繪本很有創意,只是大家都沒發現而已|《提案》6月號「台灣感性,前進首爾」
撰文 吳珮如.攝影|吳珮如──前進韓國!專訪民音社、心野出版社
買下版權、翻譯出版、行銷包裝⋯⋯做翻譯書從來都不是件輕鬆的事。也因為這樣,出版人必定是看見了某些閃閃發亮的特質,懷抱著「不能只有我看到」的心情,才願意付出時間、心力和金錢,將一本翻譯作品做出來。台韓連線第四站,由定居首爾的合作記者吳珮如出擊,探訪出版在韓國最熱賣的台灣讀物《鬼地方》的民音社、已出版16本台灣繪本的心野出版社,看看他們眼中閃閃發亮的特質是?

台灣繪本作家黃一文短短兩年就在韓國出了三本繪本,作品還到首爾、坡州圖書館展覽,許多韓國讀者對她奔放童趣的風格、發人省思的主題印象深刻。她能打進韓國繪本圈,心野出版社是相當重要的推手,創社首部作品就選上《動物園的祕密》,至今還出版了十六本台灣繪本,他們究竟看上台灣作品什麼魅力?
「很有創意啊!」在心野出版社負責人申順恒眼裡,台灣作品主題、設計都很創新,「只是大家沒發現而已」。她打開黃一文的書,除了主要圖像,還有些精細的小圖案,甚至剪貼相片入畫。觸及獨裁歷史的《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書封上小孩看著父親對抗隱喻公權力的火車;書腰上小孩變成大人,同樣抵抗著火車──這些設計都讓她一見傾心。
心野出版社負責人申順恒認為,黃一文作品中的巧思、創意和主題都很能引起讀者討論,於是一本又一本帶到韓國讀者眼前:「讀者反應都很驚訝!能把社會議題做成小孩子可以理解的內容。」除了黃一文的作品,申順恒也出版了林小杯《再見的練習》,描述與動物分別的故事,書中文字不多,卻用空白頁表達時間的流動,讓她很驚豔。
心野會如此關注台灣作品,有賴申順恒極佳的中文能力,年輕時她在出版社當編輯,偶然去中國北京探望朋友,而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負笈北京大學修完碩士,回到韓國擔任《今日中國》的韓文版主編。而後於圖書版權代理公司工作,二〇一九先生嚴相進成立Arui SHIN版權公司,她也於二〇二二年創立心野出版,專注在華語和韓語作品雙邊推廣和出版。

心野出版的台灣繪本(中文版、韓文版對照)。
在韓國推廣台灣作品,心野也面臨到翻譯的困難。為提高台灣作品接受度,申順恒在翻譯上刻意貼近韓國語境,像是海狗房東《他們的眼睛》, 如果直譯成韓文會很奇怪,她改譯為「心的眼睛」;于小鷺《Somewhere 好地方》,韓文版也改譯為「回家」之意。力求切題、引發韓國人共鳴,是申順恒推廣台灣繪本的祕訣。
申順恒也坦言,韓國讀者在繪本的選擇上偏好歐美作品,「有些韓國人對亞洲作品有些偏見,覺得品質比韓國差,但我希望把這個偏見打破,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雖然文化、語言、想法不同,仍然有些共通的主題。」所以對申順恒來說,選書首重主題,再來是畫風。


為了推廣自家出版的繪本,心野製作小手冊、手提袋周邊。
為了推廣繪本,心野不時會與獨立書店舉辦讀書會,也製作許多周邊小物,像是手提袋、小海報,還在書籍介紹的小手冊上註明哪些書來自台灣,希望爭取各地圖書館員的青睞納入館藏。台灣作者被心野珍視地捧在手心上,就像申順恒說的:「種子剛種下後,應該好好給他水和營養,慢慢長大結果,這需要一些時間和環境。」台灣繪本的種子們也正在韓國茁壯。
採訪撰文.攝影|吳珮如
定居首爾的自由記者、譯者,主持Podcast「情熱韓半島」分享韓國文學,經營「雙島書店」販售韓文書籍。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台灣感性,前進首爾
Hey,Seoul. Hi,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