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BLUE:那年夏天,屏东的海
撰文 李明璁・圖片提供|探照文化遥远的二十几岁时,曾有一部简单质朴的电影深刻打动我——北野武执导的《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中译: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故事讲述一对听障男女在海边的相遇与生活,关於冲浪的热情、也关於彼此之间如同宁静起伏波浪般的恋情。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内页(摄影:邱家骅,探照文化提供)
四十几岁後的人生,海洋对我来说,早已不只是电影观看或文学阅读的想像,更切身地指向─各种「在场」的经验、知性的理解与感性的影响。比如近两年最撼动我心也永远难忘的海,其实都不在他方异国,而在自己参与《屏东本事》编制所展开的每一趟旅途中。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内页(摄影:邱家骅,探照文化提供)
最感震撼的一次是二〇一九年夏日,我开车载着团队初次深入屏东田野调查。从枋山南下恒春的路程,已无铁道通联,笔直延伸的纵贯线紧贴海岸,自驾必须留意别被壮阔美景所分心。午後,预告阵雨的雷声,像是狮吼却戴了口罩,非常猛却也有点闷。
理应趁着雨未落下、催快油门的我,却被彼时窗外奇景强烈吸引,决定岔出路边暂停。只见远方外海正在倾盆大雨,雨云堆叠翻腾,同时又被天光隐隐穿透。於是海天一片,竟都渲染成渐层般的蓝——从深到浅,浓淡皆有,简直比印刷用的PANTONE色票还更复杂迷离的蓝。
团队夥伴们各自走向这片雄浑奇景,有默契地彼此都没说什麽话。摄影师静静按着快门,编辑缓缓走向海滩。不知从何漂流来此的一张办公椅,竟就伫在岸边,好像有MV道具师来设定似的,让人凝视它的凝视,想像它的想像。我们就这样久久望着天地山海,感谢屏东众神的礼物。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内页(摄影:李明璁,探照文化提供)
如此奇幻结缘,让这片南国净土,从此成了自己另一个「心之故乡」。这麽说一点都不夸张——企划《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的起心动念,其实就源自於那年夏天、不只宁静且更震撼的屏东之海。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探照文化提供
感谢屏东县政府文化处与经济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的大力支持,让这本有别於现有台湾海洋文学作品的文选得以精采面世。连结着丰厚多元的海洋资源,属於屏东独特的海洋文学品牌感,理应更加鲜明,这本书尝试着掀起一波新浪潮。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内页(摄影:邱家骅,探照文化提供)
当然,对於屏东县民乃至旅外游子来说,南国从山林河川到港湾大海,无一不是深感骄傲的认同风景。而近年各种生态旅游、艺文创作与公益活动,也经常都与水文资源的追溯叙事、教育推广和永续经营,密切结合。这本书,立基在这样的众人努力上,也期待向前推进。
《Dear Blue 屏东海洋文学新浪潮》内页(摄影:邱家骅,探照文化提供)
也再次感谢参与本书的十三位作家、与寄居在恒春的摄影师邱家骅。各位对於海的乡愁、叙事、岁月、生活与心情,透过不同文类与影像的创作,不仅带领我们从各个面向重新理解海的种种、屏东种种;也让每个身为福尔摩沙岛国子民的读者,在一页页展卷中,遥想河流似的悠悠过去、展望大海般的涛涛未来。
如果可以,最後我愿为阅毕阖上或重新打开这本书的你,在宁静层叠的海洋感受中,小小声地读一段李敏勇老师诗作〈海的臆想〉(原收录於《美丽岛诗歌》):
伫房间里
我挂一幅故乡的海景
困去了後
会当听到海的声音
寂静的暗暝
海的声音真响亮
叫着我的童年
彼款记忆
伫沙滩等待海水甲擦无去
伫梦内咾咕石
白色的海涌照着月娘光
在拍着我的心
*咾咕石:原作为【石老 石古】石,lóo-kóo-tsioh,珊瑚礁化石的一种
{本文内容由撰文者及探照文化提供,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者简介|李明璁
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曾於台大社会学系任教十余年,现执教於北艺大通识教育中心与电影创作学系。主持公视《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获「生活风格节目」、「节目创新」等三项金钟奖。亦创立探照文化,担任《屏东本事》总编辑。曾参与创办《cue》电影杂志,策展许多大型艺文活动,多次担任总统文化奖、台北国际书展大奖等评审。制作过舞台剧《败者的摇滚瞬间》。着有《物里学》、《边读边走》等书,主编过四本音乐文化专书(《耳朵的栖息与散步》、《时代回音》、《乐进未来》、《台北秘密音乐场所》),获选金鼎奖优良出版推荐。亦曾获《GQ》杂志选为2018与2020年「Men of the Year」、《La Vie》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持续以各种创作、编辑、设计和策展,致力於公共社会学推广与大众文化教育。
▌延伸阅读
《潜水时不要讲话》
《黑潮岛航》
能拯救地球的,真的是人类吗?
▌台湾首位鲸豚摄影师水下20年的梦想与坚持
《鲸豚记》
一本关於鲸豚、关於海洋、关於自然生态,以及一位摄影师自我实现的精采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