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意料之外,其实都在情理之中──阿嘉莎.克莉丝蒂的推理写作与传奇人生
撰文 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阿嘉莎.克莉丝蒂|Wikipedia
「有一个瞬间,是当我从业余写作者转为职业作家所体认到的,我认为此项专业的重担,就是必须在你不想写时仍笔耕不辍,在你不喜欢自己写的东西时仍笔耕不辍,在你写出平凡无奇的事物时仍笔耕不辍。」——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
{本内容由撰文者以及远流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_IMDb}
出生於英国的阿嘉莎.克莉丝蒂,自幼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热爱阅读,类型不拘,在脑袋中创造想像中的玩伴,甚至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提笔写诗,同时展现了超凡的想像力与创作天赋,到了十八岁,已试图撰写短篇小说自娱,并始终谨记亲友与前辈的建议:艺术家只是像一面镜子,穿透镜子展现自己眼中的自然,当这面镜子愈是乾净愈是纯粹,我们愈能透过它看见更完美的画面,永远不要过度强化自己。
她的生平横亘了近代历史相当关键的一段时期,也就是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次世界大战。一次大战前夕,她随母亲前往埃及开罗停留三个月,发掘自身对考古学的兴趣,并於没多久後展开了第一段姻缘,对象是英国皇家飞行队的亚契.克莉丝蒂(Archie Christie)。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_IMDb
1914 年平安夜决定互许终身,但战争旋即介入了两人的婚姻,丈夫前往法国投入战事,而阿嘉莎.克莉丝蒂则在英国南部的一间红十字医院的急诊区担任志工,後来的四年内夫妻俩聚少离多,1918 年才真正展开二人生活。而在此段时期,她开始撰写侦探故事,耗费不少时间为处女作《史岱尔庄谋杀案》寻觅出版商,并谈妥後续五本小说的合约。
於是鼎鼎大名的赫丘勒.白罗就此诞生。一次大战期间,比利时的难民营大多设立於英格兰郊区,包括了她居住的地区,虽然白罗并非以特定人物为原型,但克莉丝蒂设想他是名比利时难民,前身为一位比利时警察,才具备成为杰出侦探的条件。
接着,克莉丝蒂放胆尝试各类悬疑、谋杀的推理故事,创造了鸳鸯神探汤米和陶品丝,以及文学史上相当罕见的女侦探玛波小姐,她的作家之路也渐渐扶摇直上。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_IMDb
然而人生总是潮起潮落,三十五岁时母亲辞世,丈夫出轨,创作遭遇瓶颈,就於十二月的某日,阿嘉莎.克莉丝蒂无预警消失十一日,一句话也没交代,将女儿露莎琳(Rosalind)留给褓姆,隔天早上她的汽车被发现弃置於数公里外。
此事引发媒体与大众的广大关注,无数臆测漫天飞舞,但始终没有人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较常见的说法是她打击过大而引发失忆症,对於这件悬而未解的插曲,克莉丝蒂终其一生一直是只字未提。
为首段婚姻画下句点後的秋天,她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一,那就是搭乘横贯欧洲大陆的长途列车「东方快车」(the Orient Express),後来在多次的考古行程中邂逅了身为考古学家的第二任丈夫麦克斯.马龙(Max Mallowan)爵士,两人於 1930 年走入礼堂,一起展开无数趟旅程,并完成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美索不达米亚惊魂》等脍炙人口的小说。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_IMDb
没想到,世界迅速再度笼罩於烟硝下。二次大战期间,麦克斯.马龙前往开罗协助作战,克莉丝蒂留在英国持续写作,同时在医院担任医护志工,不间断地产出了《一个都不留》、《藏书室女屍之谜》、《艳阳下的谋杀案》多部不坠经典。
随着战事告终,夫妻聚首,她逐渐放慢写作速度,也得将创作时间分给大量的戏剧相关制作,最後一次公开露面是在 1974 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电影的首映夜,由亚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饰演赫丘勒.白罗,她表示一个好的改编加上不是重点的白罗八字胡,根本不够奢华。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_IMDb
据说克莉丝蒂打从心底不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否变成电影或电视剧,那从来就不是她的写作初衷,她最喜爱的嗜好是园艺和妆点自己的房子,她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不喜欢抛头露面,但性格是聪明且和善,只为喜爱她的人们而写,这正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
从有记忆以来,阅读克莉丝蒂最迷人之处往往不在真正的凶手是谁,而是在於「Why」(为什麽)与「How」(如何进行),在於人性与心理描摹的故事肌理。依循其书写脉络,会发觉不只是逻辑清晰、布局缜密、着重细节,她总能完美掌握叙事节奏,书中人物彷佛真实存在般鲜明跃然纸上,读者情绪会随精准文字保持流转、跳动、收放,掩卷时并无太多真相水落石出的畅快,反倒淡淡的惆怅化为余韵袭上心头,原来还是种种意料之外,却属情理之中的人性盲目使然。
▌编辑阅读笔纪
记得当时2017年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电影在网路评价相当两极,不过我当时看完的整体评价是正面的。特别是剧情的部分让我为之着迷;诚如一页华尔滋所说的,电影从头到尾最吸引我的,并非凶手是谁,而是在於人性的铺张以及逻辑缜密的布局,让人会轻易进入故事情节之中。
透过那次的观影经验,我发现克莉丝蒂笔下的故事,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过时,加上她故事情节的编排、节奏的掌握都相当巧妙,让人欲罢不能,会忍不住想要地知道故事的走向;我想这也彻底说明了,为何克莉丝蒂的故事能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推理、谋杀的不朽经典
《克莉丝蒂繁体中文版20周年纪念珍藏套书》
▌关於作者
阿嘉莎.克莉丝蒂
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之外,她是世上销售量排行最高的作家,其作品翻译成百余种语言出版,畅销七十余国,发行超过二十亿册;她创造的比利时私家侦探赫丘勒.白罗,是人气历久不衰的神探,其着名的「灰色脑细胞」,已成为智慧的代名词。
一九一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莉丝蒂在医院担任药剂师,此段生涯为她生命中的转捩点,一来从中学到各类毒药的专业知识,因而萌生撰写推理小说的构想,将毒药的运用融合於小说谜团的设计中,处女作《史岱尔庄谋杀案》因此诞生;二来认识许多颠沛流离的欧洲难民,其中包括比利时人,赫丘勒.白罗的角色雏形,便是在此诞生。
超过五十年的写作生涯,克莉丝蒂产量甚丰,平均一年可完成两部小说,毕生着有六十六部长篇小说、一百五十篇短篇故事、超过二十个剧本,其中〈捕鼠器〉一剧从一九五四年以来,至今仍然在伦敦剧院上演,堪称是最长寿的舞台剧。她还有好几部小说被拍成叫好又叫座电影,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艳阳下的谋杀案》、《一个都不留》等等,而改编成电视剧的系列影集,更是英国观众百看不厌的娱乐享受,成为作品搬上电影、电视大小银幕数量最多的欧美作家。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远流出版】精采内容
就算不谈推理,也是一部惊人的历史小说
穿越遍地腐烂与死亡,孤独侦探血仍未冷
写给香港与福尔摩斯的情书|莫理斯谈《香江神探福迩,字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