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带》是小川糸2013年於日本出版的长篇小说,当中仍以她独有的温柔笔触,描绘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年出版的小说《再见了,过去的我》,皆述说着同样的核心主题:「失去」与「告别」。
《缎带》中故事情节讲述少女与祖母共同孵化一颗鸟蛋,并将诞生的玄凤鹦鹉取名为「Ribbon」,少女细心饲养小鸟,愉快的相处过程中,彷佛一切都不会改变与结束,然而却在某天,小鸟如同牠的名字一般,像一条飞扬空中的缎带,向远方飞去……
小说中,Ribbon身为一只小鸟,却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桥梁的重要连结。本次邀请小川糸来谈谈当初书写《缎带》一书的时候,为何会以小鸟作为本书的主角?对於小鸟、以及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又如何透过文字传递出来?藉由告别过去,又该如何重整内心,迎来新的开始呢?
{本文经授权转载皇冠文化,首图由皇冠文化提供}
▌学会放手与告别
少女与祖母共同抚育一颗鸟蛋,将当中孵化的小鸟取名为Ribbon,一人一鸟共度开心的日子时,某天小鸟却飞离家中。
Ribbon为所有在人生中流离失所的人寻回归处,牠成为所有人之间的连结,带来贴近内心深处的安慰。
▊作者
小川糸
作家。以《蜗牛食堂》一书出道,一举成为超级畅销之作。该书於二○一一年获得义大利书报亭文学奖(PREMIO BANCARELLA),二○一三年获得法国尤金妮.布哈吉耶小说奖(Le Grand Prix Eugénie Brazier)。
Q1:《缎带》的主角是小鸟「Ribbon」,书中人与鸟的互动描写令人身历其境。老师以前养过鸟吗?为什麽会想创作以鸟为主角的故事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出版社提供
小学的时候,我养过一只虎皮鹦鹉。
我父亲一直随身携带着我小时候的照片,放在他的钱包里。照片中,我坐在爸爸盘着的腿上,肩膀上就停着那只虎皮鹦鹉。
现在回想起来,家里的鸟笼里一直都养着各种鸟类。
我也养过玄凤鹦鹉。
小鸟对我来说是非常亲近的生物。
Q2:老师在访谈中提到:「我希望能藉由这个故事,实现我小时候没能为祖母做到的事。」想请问这本书的哪些部分,寄托了老师对祖母的思念呢?
我的童年时期和祖母相处的时间很长,但我直到长大成人後才意识到,小时候可能因为不懂事、不够成熟,有时让祖母伤心了。
我心里一直有着「如果当时能更温柔地对待她就好了」的懊悔。我想,我心中对於「孙女」的理想相处模式,就反映在这本书里「我」与「阿堇」的关系之中。
▌更多日本作家专访文章
Q3:故事里也有提到保护鸟类的设施「鸟之家」。老师在撰写本书时,是否曾阅读过与鸟相关的书籍,或是到过与鸟相关的地方?采取过程中有什麽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吗?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出版社提供
当提到动物保护设施,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狗或猫,但日本其实也有鸟类专门的保护设施。我在写作时曾造访过这些机构,并请教他们。
我在那里得知,有些鹦鹉甚至能活到六十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如果要把鸟类当作人生的伴侣,需要相当程度的决心。
Q4:这个故事有很大一部分与历史上的「东西德分裂事件」有关,选用这起历史事件是否有什麽含意?老师选择旅居柏林,是否对柏林有什麽特殊的情感?
在实际居住於柏林之後,我才知道柏林有着多样的历史,以及当地人如何正视这些历史。身为日本人,我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是必须学习的。
Q5:您在《缎带》写到:「Ribbon就像一条缎带,会永远将我和你绑在一起。」Ribbon不只联系了人与人,也将每个角色的故事串连在一起。对老师来说,联系或说缘分是什麽呢?是什麽东西将您与重要的人绑在一起?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出版社提供
原本毫无所图、只是下意识过活的Ribbon,最终却能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将故事与故事联系在一起。
我想,会不会人类也是如此,我自己也和无数的「什麽」以透明的丝线相连呢?
如此想像之後,就觉得或许我们真的就是「一体」,所有的一切都紧密相系在一起吧。
Q6:《缎带》中有许多富有个性、既温柔又坚毅的女性角色,例如祖母阿堇、插画家美步子、编辑明里。其中称自己「有人说我纤细、柔弱,那可是大错特错」、「作画时就像处在地狱一样痛苦」的美步子,更令我们联想到老师。老师对於自己和创作也有类似的心情吗?
《缎带》是在二○一三年出版的,所以执笔创作时是更早在那之前。距今已经十年以上,我想我对於写作这件事的看法也渐渐在转变。
Q7:《缎带》与《再见了,过去的我》都是老师二○一三年的作品,无论是与身边的事物或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都和「离别」息息相关。十年後的今天,老师对於「离别」是否有什麽想法上的转变呢?
我认为分离必然随着相遇而来。
但也正因为有分离,才能有新的相遇。
人们往往认为分离是痛苦、是悲伤的,但若从整个人生这样宏观的角度去看,分离并不只有负面的地方。
或许重要的是,当生命走到尽头时,自己是否感到幸福吧。
为此,我有时认为分离也是必要的。
Q8:这次台湾将同时出版《缎带》单行本与文库本两款封面版本,无论是手绘或是刺绣,都将Ribbon的可爱完整呈现出来。老师当时看到这两幅画作时,有什麽感受呢?

图片来源:皇冠文化出版社提供
Ribbon的身体小到能放在手掌心,在这点上牠是非常脆弱的;但另一方面,牠有能飞到任何地方的翅膀,这样的牠又是非常强大而坚韧的生命。我认为两款封面都描绘出了这两方面的感觉。
藉由绘画的力量,我对Ribbon的爱意又更加深刻了。
Q9:台湾读者都相当期待能阅读到更多老师的作品,最後能否请老师与台湾读者说几句话?
去年,我有幸造访了台湾的高雄市立图书馆,有机会与许多台湾读者见面。
那真是一段非常开心又幸福的时光。
透过故事,我可以跨越国界,与这麽多读者结下缘分,我认为这就是我写作最大的回报。
非常非常感谢各位拿起我的书。
▌更多【皇冠文化】系列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