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打篮球》是台湾漫画家洪元建与编剧协力卤蛋周制作的作品,以周为单位连载,至今已超过十年,讲述鲁蛇周大华他在人生迷惘的时期重新接触篮球,透过篮球重燃希望的故事。
本集邀请漫画家洪元建老师与我们对谈,透过收听迷诚品 Podcast 或是阅读此篇文章,我们聊了他对篮球的热爱、即便有《灌篮高手》这座高山,他为何选择写实作为创作路线?对於作品的完结,他最担心的是什麽?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皆为撰文者观点,非代表诚品立场}
台湾漫画《宅男打篮球》剧情介绍
「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问题,我相信很多人在学校的时候应该都有想过自己十年後的样子,然後我也相信大部分的人应该不会如想像中美好。」在线上漫画平台 LINE WEBTOON 连载长达十年的长青作品——《宅男打篮球》作者洪元建以篮球为主题创作,却没有意图刻划成像是日本运动漫画里的高中生一样,走燃烧青春、称霸全国的热血漫画路线。
反之,《宅男打篮球》的主角周大华是一位正逢中年危机,人生处於失志的低谷状态,作为一位邻近三十岁,过去学生时期的风光早已淡然消逝,成为每天为生活琐事烦恼的普通人。一切的转机是周大华遇到阿基和「美又大汉堡队」的队友,重新拾起荒废已久的篮球,从篮球再度找回过去遗失的自己,获得成长的故事。
洪元建以朋友作为创作原型,并投注自身对於篮球的热爱创作出《宅男打篮球》,他细细描绘打球的各种细节,无论是对於篮球感到熟悉或陌生的读者,都能从中学习到篮球的规则与乐趣。
「我的作品大部分的角色,未来都不会以篮球为工作,或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洪元建提到,他认为《宅男打篮球》虽然是一部篮球漫画,但相较起主角,篮球的位置更趋向於配角,来陪伴漫画中的人物:「但篮球用不同角度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低潮。」
台湾漫画《宅男打篮球》的创作契机
洪元建除了画篮球,本身也着迷篮球。他提起第一次认识篮球的契机,源自於学长热烈讨论 1992 年巴塞隆纳奥运会上美国知名篮球员麦可.乔丹(Michael Jordan)的惊人表现,跟上电视转播的他回想第一次看到麦可.乔丹的第一印象:「乔丹相对其他黑人运动员来说,眼神更加锐利。」
除了深深爱上 NBA 外,收集球卡、热烈讨论球鞋、穿着,篮球成为洪元建与好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中心。与此同时,作为第一代阅读日本漫画家井上雄彦的经典之作——《灌篮高手》(SLAM DUNK)也成为每周期待的事之一。阅读连载漫画像是观看精彩的实况转播:「因为没有网路,所以大家都会疯狂在班上传阅漫画,急着想知道下星期那一球到底会不会进。」
▌更多漫画清单推荐
台湾漫画《宅男打篮球》三大亮点
《宅男打篮球》打造独一无二的台式文化
运动类型的漫画作品在日本占据重要的地位,除了《灌篮高手》外,以相对写实笔法描绘运动的作品,包含《排球少年》(ハイキュー!!)、《金牌得主》(メダリスト)等;另一种呈现方式,则是运用夸大、魔幻的手法展现运动竞技,创造超乎常理的刺激感,像是《影子篮球员》(黒子のバスケ)、《网球王子》(テニスの王子様)、《闪电十一人》(イナズマイレブン)等作品涵盖其中。
洪元建选择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下创作漫画,曾经碰触篮球的经验,促使他描绘打篮球时,会特别关注小细节:「我刚好有经历过,如果今天选择超能力的作品,也许年纪轻的小朋友会看得很开心,可是我会觉得有些白费过往接触篮球的经验。」
不过往写实路线作为创作方向,已有《灌篮高手》这部堪称是篮球界的国民经典漫画地位存在,再加上《宅男打篮球》正式连载时,洪元建认为当时的心境,早已不是创作热血高中生称霸全国的状态,於是他和编剧协力思索故事角色间的意义:「我们付出很多时间、金钱在篮球上,但实质上好像没有获得什麽,可是一定有一大群和我们类似的人,为什麽要花费这麽多心力接触这项运动呢?」
最终,《宅男打篮球》的故事诞生,虽然也是打篮球,但故事的目标不是赢得联赛、争取第一,而是透过这些面临中年危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感到不知所措的大人们,篮球如何成为他们的避风港,陪伴度过苦恼的生活。比赛的输赢不再放在第一位,当赛局结束、褪去球衣,他们仍要回归生活,过着与凡人无异的日子,但当站在球场、运球的霎那,他们从中逐渐找到活着的意义,慢慢从低潮走出。
《宅男打篮球》连载十年的转变
「我希望《宅男打篮球》完结後,可以继续留着,希望下一代有机会读到。」连载十年的漫画,陪伴读者度过人生不同阶段,成为「我是看着这部作品长大的」的作品之一,洪元建最初是参与 LINE WEBTOON 的漫画比赛,虽然最终没能获奖,但编辑看见漫画的潜力,特别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兴趣展开连载。当时获得机会的洪元建不假思索便答应下来,便开启长达十年的连载旅程。
连载的压力与负担难以想像,甚至在起步前几年,洪元建边画漫画边接设计案,工作与家庭两头烧,要同时兼顾两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每周在死线边缘交稿、空闲时间,脑袋不断思索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但他仍咬牙撑过艰辛岁月。提到连载期间是否经历低潮,洪元建笑到:「我超常陷入低潮,可是我的优点是很容易满足,画到快要崩溃的时候,去沙发小睡一下,然後倒杯咖啡来喝,看看别人的作品,就可以慢慢回过神来。」
虽然自嘲刚开始连载时,为了符合写实题材主题,改变了原先肢体动作,角色形象也较为美式画风,转为真实的人物比例,但初期却还是有些生硬:「我跟很多人讲过,初期丑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前面还是有人看得下去,我觉得是诚意满满啦。」洪元建感谢始终不离不弃的读者,但《宅男打篮球》漫画充满生命力的信念与热情,透过人物展现出来,让读者不禁想深入了解,究竟作者想述说怎样的故事。
「我觉得我的读者很怕他们追了十几年,结果最後是一个很糟糕的结局。」长久的连载经验累积,洪元建过了连载初期看到排名上升会兴奋不已的阶段。现在,邻近完结,他早已摸索出自己漫画的读者有哪些,并尽全力思考让读者感到值得且动人的圆满结局。
《宅男打篮球》真人影视化的更动
2021 年,《宅男打篮球》的官方脸书公布漫画即将迈向下一阶段,改编为真人版影视作品。目前许多台湾漫画作品都尝试往不同的媒介型态发展,除了改编成影集、电影外,音乐剧、联名周边开发也是其中一环,加深漫画IP的印象。
洪元建对於拍摄影视化在选角上有所坚持,由於漫画本身不是奇幻风格,是实实在在打篮球的写实运动漫画,因此选角的过程中,他希望演员拥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才不会让画面过於僵硬突兀,但也必须考量若选择拥有篮球基础的素人,可能需要锻链演技,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是洪元建认为真人化困难的挑战之一。
「《宅男打篮球》有时几乎大部分的篇幅都在打篮球,读者也不会觉得太腻,但是如果今天一部剧四十分钟都在打球,就会有点搞不清楚这出剧在做什麽。」改编影视另一个需要更动是情节,需要因应不同叙事媒介,改变讲故事的方式。洪元建提到,真人版影视中,「篮球」会成为真正的配角,改由剧情为主,打球为辅,展现不同面向,但同样搞笑、感人的《宅男打篮球》。
台湾漫画家洪元建的创作心法分享
历经长时间连载的洪元建坦言刚开始意识到《宅男打篮球》即将迈入尾声的时候,不禁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相较於其他连载漫画家,可能在十年间有七、八部作品,然而十年都创作同一部作品的他不免有些慌张,所幸後续调适过心情才有所好转。
「你会画到觉得很可怕,尤其是你作品没有想像中反应那麽好的时候。」藤本树的短篇漫画《蓦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中,分镜最常出现的画面是藤野孤身一人绘画的背影,由此可知,单打独斗进行连载漫画是件极具挑战性的事。
因此,洪元建对於未来有心想成为漫画家的建言,就是需要提前了解自己的性格。若对绘画精细度有所要求的创作者,他认为不用坚持一定要进行周连载。在能够负荷的范围内进行创作,维护身心灵的健康,才能延长创作寿命。
绘制漫画的过程充满艰辛与苦恼,每周连载的行程宛如脑力激荡的大考验,都在挑战自我极限,但洪元建认为正面的反馈,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让他能重获满满能量:「虽然听起来很像客套话,但是如果看到读者的正面回应,很喜欢这部作品,就会觉得精神充满活力,又能重新站起来了。」
▌最有态度的篮球漫画!
周大华学生时期是受人瞩目的万人迷,成年後却遭遇中年危机,成为一事无成的大人,每天都在工作与生活载浮载沉找不到目标。
直到他再次触碰篮球,接触身边同样喜爱篮球的队友,开始找回对於生活的热情与态度。
更多漫画作品就在【2025诚品动漫祭】,邀你近距离感受神作的无限魅力
活动日期|2025/08/01(五)-2025/09/21(日)
活动地点|全台诚品书店、诚品线上与诚品虾皮商城同步开展
▌更多改变人生的漫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