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之存在──人類對「壞」的心理需求
撰文 王浩威我習慣思考自己失去的那些記憶,已經遺忘的一些過去,特別會想知道最早的記憶應該是什麼時候呢?
我跟一位朋友談起了哪些事屬於邪惡?他提到自己小時候偷錢的故事,如何從爸爸的西裝口袋裡掏出五毛錢或一塊錢。我也有過同樣情形,而且是許多許多次,不只是爸媽的衣袋,也包括媽媽的錢包或其他放錢的地方。不過, 這次聊天我突然閃過一個記憶,可能是幼稚園大班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畫面。
我上幼稚園的時候,家裡隨著爸爸不再擔任小學老師,開始經營造紙工廠,因此搬家到鎮上的另外一端。工廠和住家是連在一起的。當時工廠的正前方是廣場,右前方則還沒有建起房子,是一片不大的香蕉林。我和一個可能永遠記不起來的兒時玩伴,在裡頭玩火。我現在可以理解,那時候必然是對火或者可以生火這件事,感到無比的好奇。然而, 有一次不知怎麼了(記憶在這裡還是沒有完全修復), 忽然就釀成火災, 林子開始起火,消防隊來了。我忘了那個夥伴如何了,但只記得自己躲在圍觀人群當中,恐懼地等待。然後,也許含水量很高的香蕉樹本來就比較不容易蔓延,火也就熄滅了。沒有人知道這是誰闖的禍,甚至我也慢慢忘記,成為旁觀者當中的一員。
然而, 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我從來沒有說這個故事, 這部分記憶也許去年才開始恢復。但是我想, 就算記得,可能也不一定會說出口。跟我聊天談小時候偷錢經驗的朋友,他則是完全不同的命運。
他很不幸, 總之就是被發現了, 而且是不只一兩次。我記得我也是屢屢被發現偷錢, 於是遭到父親一頓鞭打,有時候是母親, 但就這樣而已, 慢慢地好像也就不再犯了。但是他卻成為家裡的出氣筒, 爸爸媽媽、甚至哥哥姐姐,都認為他是家裡的黑羊。
即使上學以後很拚命地讀書, 想從成績來證明自己, 但家人永遠對他不信任。他說, 從心理層面來看, 在上高中離開中部的老家以前,他自己是很早就離開原生家庭。
當然, 我隨著於專業上的學習, 兒童精神醫學裡很早就知道, 這樣的偷竊或類似的偏差行為, 包括撒謊等等,在某個階段幾乎是出現在每一個小孩身上, 特別是男孩子。偷竊行為通常在五到八歲左右達到高峰, 之後頻率逐漸下降。
為什麼小孩會做出偏差的行為? 關於這一點, 不同的心理學派有不同的解釋。我喜歡的心理學專家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則強調,這些行為既源自於應該有的關愛(來自父母或替代父母)遭到剝奪了,也就是失去足夠的愛而產生的反應; 同時, 這個行為也包含希望—希望自己並沒有全然地被拋棄, 而是被世界看到的,即使付出了被處罰的代價。
也許我們應該思考,所有不好的行為,甚至是一切所謂的惡,可能來自於一種對善的期待。榮格(Carl Jung)甚至認為,基督教義裡面的三位一體其實是不足的。他主張應該是要四位一體。除了聖父、聖子和聖靈,第四位就是邪惡,也就是路西法所代表的。對他來說,人的內心不可能完全消除任何的邪惡。在最邪惡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幽微的善;同樣的,在最善良的內心裡,也會隨時浮現惡的可能,甚至以為自己是出自善意,但最後證明卻是選擇的邪惡。
路西法或許是最理解神意、努力創造世界,並最忠實地執行這旨意的人。因為他反抗上帝,成為了創造過程的主動原則,而創造就是以自身的反對意志來對抗上帝原來的創造。正因上帝確實有這樣的旨意,《創世記》第三章告訴我們, 祂賦予人類意志相反的力量。如果祂沒有這樣做,祂所創造的只是一台機器, 那麼道成肉身和救贖就不會發生。三位一體的啟示也不會出現,因為萬物將永遠保持為混沌一體。
創造出世界的, 是前仆後繼的許多不聽話的傢伙, 甚至是被指責為不善良的或是邪惡的傢伙。譬如說, 普羅米修斯這個不聽話的泰坦巨人, 從眾神那邊偷來的火給了人們, 世界才又往前一步。如果世界還要繼續向前運轉, 需要這樣的邪惡, 也就是不聽從眾神命令, 或是不聽從約定俗成的規矩。
只是, 大部分的人都是沉默的。在網路世界裡, 沒有人敢說出跟同溫層不一樣的意見, 只因為害怕自己可能被炎上。我們因此變得不是附和別人,就是沉默不語了。
沉默, 甚至是內心停止的思辯, 停止和自己靈魂的對話, 只是急著講出別人想聽的說辭, 也許才是我們每一個人最常出現的邪惡。至少,對於我自己就是這樣的。

《塗鴉與夢境》
作者│唐諾.溫尼考特
出版│心靈工坊

《溫尼考特的語言》
作者│珍.亞伯蘭
出版│心靈工坊

《遊戲與現實》
作者│唐諾.溫尼考特
出版│心靈工坊
▌讀更多反派之惡
☞我推的反派:《銀魂》神威、《寄生獸》田村玲子、《後宮甄嬛傳》安陵容
☞反派「哨兵」登場,科技烏托邦中全面啟動的「虛無力」
☞剖析惡之魅力 ──小說家既晴檢核五大關鍵元素
☞惡之聲,反派專屬BGM響起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反派製造所
Not Just the Villain, But the Vo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