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證葡萄種植與釀造的初心與未來|圖像閱讀推薦《發酵吧!葡萄汁》
撰文 李華(積木文化主編)「《發酵吧!葡萄汁》是以自然派為主題的繪本式葡萄酒漫畫,分為『種植』和『釀造』兩冊,依循著季節,各以拜訪二十多位自然派酒農的葡萄園和釀酒窖作為故事主軸,以問答形式展開非常專業且深入的主題探討。漫畫家居絲汀捨電腦繪圖和漫畫框格,以水彩和墨水手繪,和一起出發拜訪酒莊撰寫文字的芙勒,將葡萄種植與釀造中最核心的理念和複雜的技術課題,轉化成明顯易懂,一目了然的美麗圖畫。有如紀錄片般的嚴謹和聚焦,也有如田調般的真實描寫,更有如詩般的溫柔與異想。這套在葡萄酒世界中橫空出市的珍奇作品,不只為自然酒迷,也為專業的葡萄農與釀酒師們,帶來許多靈光一現的啟發和反思,以及一個個在葡萄酒路上歷經無盡風霜才能有的體驗和領悟。」——知名葡萄酒作家林裕森審定推薦

{本內容由撰文者及積木文化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自工業革命以來,從生產線上誕下、種種平價又符合日常所需的商品,受到信賴的程度一度來到高鋒。隨著環境問題接踵而至,以及原物料缺稀導致物價飛漲,加上種種因素以致產品壽命愈短,量產化的好處不再,人們對於「一致性=好品質」的觀感漸漸地淡化了。值得玩味的是,在數位/數據化的生活型態洗禮超過十年之後,我們似乎再次發覺,無論日常生活對於機器或網路的依賴有多深,追根究柢,人與人之間的信用和默契,才是最實在的憑據。
有如什麼寓言一般,有感於此的我們,卻被病毒斷開連結,反而需要更多的數位工具和科技產物來輔助生活,像某種集體殘疾,少了外部器械就難以正常作息、維持社會運作,甚至好好地活著。但也因如此,具真實感、原生感的事物,益發令人渴望了;甚至即便是不曾擁有、經歷這些的世代,在對於一律有著光滑表面、剔透質感事物的強烈倦怠使然下,被瑕疵、失誤,或是由於製程無法規格化、形態無法模組化等「古法」催生的物件深深吸引。復古風潮並非無端吹起。
在葡萄酒的世界中,也有著類似的進程。說到底,葡萄酒最初就是「把葡萄摘下來,放在恰當的溫度下,讓它發酵」。不過,人們不斷找出更多能減少環境變因,用以提高成功率及生產量的方法,葡萄酒變多了、變清澈了、變穩定了,甚至還能指定風味,久之,不少人也厭倦了。而在葡萄酒世界的復古風,吹的是被稱作「自然派」的復興運動。依種植者及釀造者的背景、生產條件不同,與對土地互動的經驗值不同等等,所謂「自然酒」並非能從一張標準化的清單中勾選幾項後達標,相反地,在現行的規章與鑑定系統中,生產自然酒的酒農、釀酒人,經常為了保存原生品種、減少人為干預等基於永續而做出的種種決定,被迫遊走於法律邊緣,喪失原有權益。
「現在的釀酒學校學生,竟然不知道葡萄自己會發酵!」在這套被自然派葡萄酒推廣者林裕森稱為「橫空出世」的漫畫《發酵吧!葡萄汁》中,比比皆是這類就算沒有背景知識,也能瞬間捕獲關鍵的對話。原文書名「Pur Jus」直譯是「純汁」,讓人聯想到「百分之百純果汁」,也的確就只是這樣簡單的涵義。這裡的「純」指的是「無外物」,也就是在葡萄變成葡萄酒的過程中,盡可能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的終極追求。





芙勒.歌達(Fleur Godart)、居絲汀.桑洛(Justine Saint-Lô)兩位作者用一整年探訪法國各地採用自然派農法、釀造法的不同酒農,並以栩栩如生的破格分鏡詳實記錄,讀來彷彿親臨現場,在夏日豔陽下、春日綠芽間,和秋冬的酒窖裡,與一個個性格迥異的職人,探索關於葡萄酒最原初、最細微的因果關係。我們將看到酒農如何傾聽葡萄藤、守護土壤生態,觀察入微地理解樹液的流動、枝芽間透露的訊息;也將見證釀酒人揭示,何以「無為而治」最困難,在釀造過程中「什麼都不做地等待」是何等巨大的煎熬;而當能坦然接受失敗時,成功又將是多麼甜美。





葡萄酒的種植與釀造,牽涉的學問廣泛,從地質、微生物、動植物、化學以至於氣象與天文,但無論從哪裡開始抽絲剝繭,終了,每個參與這場復興運動的人,都會發酵出一罈自己的哲學。相信閱讀此書的你,也能從中嘗到久違的、大地的風味,以及滿滿的人情味。
▌撰文者簡介|李華
現任積木文化主編。畢業於米蘭工業設計學院(SPD)多媒體設計系,2010年進入出版業。專事藝術、設計及圖文書編輯。編輯代表作品有《設計摺學》系列、《FLORA英國皇家植物園最美的植物多樣性圖鑑》、「漫繪系」書系《那年春天,在車諾比》、《伊甸納》等。☞積木生活實驗室

▌延伸閱讀
☞當思念化作威士忌的滋味|圖像閱讀推薦《威士忌女爵》
☞美食漫畫推薦《Comme Un Chef 一個作家的料理練習曲》:筆尖與舌尖,難分難捨的感官纏結
☞《33杯酒喝遍法國:葡萄酒大師教你喝出產區、風土、釀酒風格,全面掌握法國酒精華》

☞《會跳舞的大象:裕森的葡萄酒短篇》

▌追蹤更多:積木文化@迷誠品
☞黑暗中,異光璀璨|圖像閱讀推薦《Andersen安徒生,在黑暗中說故事的人》
☞美食漫畫推薦《Comme Un Chef 一個作家的料理練習曲》:筆尖與舌尖,難分難捨的感官纏結
☞航向伊甸納,法國漫畫巨匠墨必斯的宇宙真愛追尋 #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