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线追缉令》到《斗阵俱乐部》,带你解谜好莱坞电影大师「大卫.芬奇」
撰文 龍貓大王通信(影評人)但你可能不知道,芬奇以拍摄音乐录影带与广告起家,见证过录影带的辉煌盛世,当过知名特效公司里最基层的特效师;并且,比起自己创作剧本,芬奇更擅长「改编」,他细细留意起社会事件、小说文本、当代名人,找出最适合影视娱乐呈现的主轴,将其精雕细琢成一部电影。
接下来,就带着各位进一步了解导演大卫.芬奇是如何逐渐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以及在他各个作品中的细节与巧思。
{本内容由撰文者以及远流出版提供,仅反映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seven》_IMDb}
好莱坞的黑色电影浪潮在 40 年代达到巅峰,这些关於犯罪、黑吃黑与蛇蠍美人的电影,在 50 年代末期渐渐退出主流。到了 90 年代,一批年轻创作者开始试图展现他们对黑色电影的热情,而大卫.芬奇是其中的翘楚之一。如今他已经是好莱坞的黑色惊悚电影大师,有些人甚至会称呼他的电影是「变态电影」……因为内容总有些令人齿冷或咬紧牙根的残忍暴力镜头。尽管大家都看过他的许多经典作品,但是,在《解谜大卫.芬奇》这本精美的专书上市前,也许我可以说,我们其实并未真正「看懂」他的作品,以及「看清」这位新世代电影大师。
单单是《解谜大卫.芬奇》序章里,仅仅六页关於英国导演理查莱斯特的介绍,就能让你理解《解谜大卫.芬奇》不是一本只是贴满芬奇电影剧照的海报书。莱斯特是何许人也?他正是被公认为「音乐录影带之父」的伟大导演,他的快节奏花俏运镜风格,让原本平淡无奇的音乐录影带界发生了变化,莱斯特重新让音乐录影带,变成当代流行文化里最酷最新潮的玩意。在许多导演追随莱斯特天马行空的执导风格下,音乐录影带风潮兴起,而 MTV 频道也因应而生,音乐录影带华丽奇诡的美学开始弥漫全球,连村上春树都在小说里小小地抱怨了一下……
当时 20 多岁的大卫.芬奇,也投入了这股浪潮,他执导了史汀知名的《英国人在纽约》、宝拉阿巴杜的《就是因为你爱我的方式》、玛丹娜的《表现自我》等等MV,而他在这段音乐录影带导演时期实验性的拍摄手法,至今许多仍然都被使用在他往後的电影作品里。《解谜大卫.芬奇》仔细告诉你这些形塑「大卫.芬奇导演」风格的微小脉络,在那个他还只是「某音乐录影带导演」的年代,他是如何在这个繁华盛开的媒体创意爆发新环境里,浸淫学习,并加入自己的创意,点点滴滴积累成他在摄影机背後的视野,以及摄影镜头上的风景。
Mindhunter_IMDb
自 1992 年大卫.芬奇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异形3》至今的 30 个年头,他拍过 11 部长片电影、与一部系列影集《破案神探》。12 部作品对 30 年经历的导演而言,数量不算特别多,但是还好他慢工出细活,否则《解谜大卫.芬奇》就不能一口气介绍这 12 部作品:没错,《解谜大卫.芬奇》分析了每一部大卫.芬奇电影与影集,不只是你耳熟能详的《斗阵俱乐部》或是《社群网战》,连让他痛不欲生、公言自己是「全世界最恨这部电影的人」的《异形3》也名列其中,并且仔细描写芬奇在片场里身不由己的撕裂痛苦……却也同时分析这部被当时影评形容「污蔑异形」的电影里,那些隐而不见的反体制思维——3年後芬奇的下一部电影《火线追缉令》里,将这种反政府的庞克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让杀人魔有如走进羊圈的饿狼,任意欢喜杀戮。
讽刺物欲过高的消费时代;你真的看懂《斗阵俱乐部》了吗?/ Fight Club_IMDb
《解谜大卫.芬奇》的第三部份,访问了最亲近芬奇的工作夥伴们,让他们讲述与这位当代影像大师合作的创意激荡过程、澄清外界对於芬奇在片场有如暴君一般高压专制的流言——传闻他不准演员去上厕所,而是在布景後准备了许多尿壶;传闻他要葛伦霍在一场戏里重拍了高达 90 个镜次,令这位年轻演员崩溃落泪。大卫.芬奇也许不会有兴致向外界分析他的工作方式,但《解谜大卫.芬奇》让这些摄影师、选角指导与演员们畅所欲言,说出我们渴望了解的大卫.芬奇真面目。
更令人感恩的是,《解谜大卫.芬奇》不是一本纯文字书,它附上了大量的《龙纹身的女孩》、《索命黄道带》与《破案神探》的剧照或是片场侧拍,并且以精美的大开本形式呈现。这当然是因为,大卫.芬奇是一位公认的视觉大师,不提这些作品的剧情或是演员,他电影里的每个画面都经过极其精密的设计(芬奇强烈要求太阳运行轨迹必须在他的连续镜头里保持一致)、他的构图必须呈现该有的色系与光影(那些最血腥的画面看起来也有一种洁净的无机感)、连这些电影的片头,都必须一秒令观众震撼,然後迅速沈浸到电影内容的独特世界观之中。而我们需要这些大尺寸的美丽剧照,来让我们回忆那些不太舒服却又享受的奇异观影体验。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白说的:因为在台湾,目前你压根找不到比《解谜大卫.芬奇》更详实又引人入胜的大卫.芬奇专书,芬奇正在筹备他下一部由麦可法斯宾达主演的黑色电影,在这第13部芬奇作品撑破专书份量之前,我们必须先拿起《解谜大卫.芬奇》细细品嚐他 30 年执导生涯里的那股奇异血腥味。
▌编辑阅读笔纪
我曾读过一篇报导,是关於导演大卫.芬奇在读完《斗阵俱乐部》原着小说後,他说:「谁不想看到信用卡公司被炸毁?」,那时候我就有感受到,大卫.芬奇的敢怒敢言或许就是他关心社会的一种表现。
而这或许能解释大卫.芬奇的电影为何得以大获好评吧,他擅於把对社会的观察与电影作连结,讽刺现实社会的各种不公不义,让影迷们看完後大呼过瘾。加上他巧妙的安排,让每句台词、每个场景都有讯息藏於其中。完全不浪费任何镜头,让大众能完全沉浸於他的作品之中。
▌大卫.芬奇与他的黑色电影世界
《解谜大卫.芬奇》
▌关於作者
亚当.奈曼(Adam Nayman)
影评、作家,毕业於多伦多大学电影研究所,也是多伦多大学电影课程讲者。着有保罗.汤玛斯.安德森和柯恩兄弟的专书,电影评论文章散见《电影视野》、《视与听》、《环球邮报》、《村声》、《Little White Lies》、《Reverse Shot》杂志与The Ringer网站。
相关着作有《Paul Thomas Anderson: Masterworks》
黄政渊
导演、编剧,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南加大电影电视制作艺术硕士,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兼任讲师,曾任文化部优良电影剧本奖等奖项评审、数部国片之剧本顾问,译有多本电影领域专业书籍,历年影像与文字作品多次获奖。
但唐谟
影评人、作家,爱好B级电影,着有《约会不看恐怖电影不酷》,译有《在梦中》、《诺兰变奏曲》等。
曾晓渝
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曾任艺文机构出版物执行编辑与艺术节文案记者,目前在艺术行政和翻译路上信步而行,着迷於惊悚、悬疑和血腥类型故事。
张怀瑄
毕业於台湾大学政治系,自由译者。喜欢酒,也喜欢美食,误打误撞跌入一个以四海为家的工作。
▌延伸阅读
阅读更多【远流出版】精采内容
以女儿侧写妈妈,用成长侧写死亡——专访金马奖《美国女孩》导演阮凤仪
手绘近5000幅电影海报,陈子福画笔下半世纪的台湾电影史
专访《斯卡罗》导演曹瑞原__信义店焦点人物